我想問香港同性戀的數目是否上升?

2007-07-09 4:25 am
我想問香港同性戀的數目是否上升?
(如果係可解?)

回答 (5)

2007-07-09 4:35 am
✔ 最佳答案
[編輯] 性傾向
香港並沒有統計人口的性傾向,但估計人口中仍以異性戀為主,同性戀及易服癖在香港仍屬少數。

[編輯] 愛滋病
成人感染率:

0.1%(2003年)
感染人數:

香港現有多少同性戀者?

目前並沒有實際的同性戀人口統計,只有研究報告或抽樣的調查供作參考。同性戀所占的人口比例根據不同的估計會有不同的結果,從1%到37%不等。然而,因為這個話題的政治原因,很多的人都對這些研究提出挑戰。

在不同的調查中,由於「同性戀」的定義不同,所得的結果也會差別很大。但是很多調查都同意下面的看法:

具有多次同性戀經歷的人少於只有一次同性戀經驗的人;
把自己完全定義為同性戀的人少於經歷過多次同性戀行為的人;
在一個極端的研究中,金賽報告指出美國有37%的男性曾經在與另一個男性的接觸中達到不同程度的快感;而在另一個研究中,美國國家意見調查中心報告說只有大約0.7%的美國男性認為他們是絕對的同性戀者(參看注腳1)。很多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的隨機調查趨向於認為在過去有過同性性行為經驗的人的人數占8%左右,而只有同性性行為經驗的人只占2%左右。

金賽以後,大量大規模的跨文化調查始終顯示人群中的同性戀比例少於金賽所宣稱的,這些調查涵蓋了隨機抽取的上萬個對象。

但是,注意不同的報告都會因為測試者的隱瞞而產生偏差。(注腳1)

不同的差異廣大的資料通常被人引用,例如:

斯密斯1991年對國家民意調查中心報告[1]進行分析後表示到18歲,有5.9%的活躍男性有過男性的伴侶,但是「18歲以後,只有1%的是同性戀,4+%的是雙性戀」。
由Christopher Bagley和Pierre Tremblay於1998年做的研究表示13.5%的男性「報告說有一定程度的同性戀」包括「自己聲稱的重複計算的同性戀(5.9%)和/或雙性戀(6.1%)」 [2]
NHSLS報告表示18歲以後的人群中同性戀占4.9%。[3]
通常來說,反同性戀者引用的資料通常顯示同性戀的比例是1%,而由同性戀活躍分子引用的資料則將近1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6%80%A7%E6%88%80




同性戀的起源:天生抑或後天

編輯及撰寫: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博士
翻譯:胡道航

香港的同志團體一直聲稱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這種性傾向不應受到歧視。他們甚至要求制訂《反性傾向歧視條例》,防止同性戀者的「權利」被「剝奪」。究竟同性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呢?本文嘗試從生物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的角度分析同性戀的起源問題,並深入檢視一些支持同性戀天生論的遺傳學、產前神經激素、神經解剖學等方面的「證據」,盼望能減少和糾正一般人對同性戀起源的誤解及不正確觀念,引發這方面更多的討論,從而讓大眾對同性戀有更全面的認識。

同性戀的起源

甲,生物學對同性戀起源的解釋

1. 遺傳學的證據

A. 簡接的基因研究
雖然同性戀與家庭有關,但這並不表示同性戀是遺傳的。很多遺傳學家對同卵雙生兒及異卵雙生兒進行研究,試圖證明遺傳基因跟同性戀有關,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Bailey和Pillard的研究(1991, 1993)。他們在同性戀社群中找出一些有雙生兄弟姊妹的同性戀者,調查他們的雙生兄弟姊妹的性傾向。報告指出男性同卵雙生兒(Identical Twins)的一致比率註一是52%,即 52%同卵雙生兒兩兄弟都有同性戀偏好,男性異卵雙生兒(Fraternal Twins)的一致比率是22%,女性同卵雙生兒的一致比率是48%,女性異卵雙生兒的一致比率是16%。

Bailey和Pillard的研究有一令人關注的地方,就是他們在一些支持同性戀的雜誌及小報刊登廣告招慕雙生兒。同性戀者為了這項研究能出現一些對他們有利的結果,於是有同性戀雙生兄弟姊妹的同性戀者便很願意參與研究,而沒有同性戀雙生兄弟姊妹的同性戀者便不大願意參與,樣本偏誤(Sample Bias)因而出現。

Bailey之後所作的研究有力地推翻初期的研究結果。他獲准向在澳洲雙生兒登記處登記了的雙生兒寄出問卷,調查他們的性偏好及性經驗。Bailey這個研究(Bailey, Dunne & Martin (2000))的結果,男性同卵雙生兒的一致比率是20%,男性異卵雙生兒的一致比率是0%,女性同卵雙生兒的一致比率是24%,女性異卵雙生兒的一致比率是10%。

上述的研究結果指出了初期的研究明顯出了樣本偏誤,它們亦令人質疑遺傳因素對同性戀的形成有多大影響。Bailey和他的同事承認新的研究結果未能提供有力的證據支持遺傳因素對同性戀傾向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的看法。換句話說,遺傳或許並不是同性戀形成的重要因素。

B. 直接的基因研究
Dean Hamer和其他研究員做了一個研究(Hamer, Hu, Magnuson, Hu & Pattatucci, 1993),他們聲稱即將發現「同性戀基因」。研究員先訂下一個假說,認為有多種類型的同性戀,其中一種能通過母親的基因(即X染色體)遺傳給下一代。他們從一個愛滋病治療計劃挑選76個男人,這些男人都有同性戀兄弟,他們的母方家族大多有同性戀傾向,而父方家族則沒有。研究員檢查這一群男人的X染色體,發現40對同性戀兄弟中,33對兄弟的X染色體某區域的模樣是相同的,遠高於預期的隨機併存水平(Random Concurrence Level),研究員便假定這區域涉及決定人類的性傾向。

根據Stanton & Yarhouse(2000),Hamer的研究有其問題和限制。首先,其他研究隊進行相同的研究,可是不能得出相同的實驗結果。其次,Hamer和他的同事並非找到「同性戀基因」,因為他們所指的「同性戀」不是一般的同性戀,他們只能從某一類男同性戀者發現這染色體標記,而這些男同性戀者都有一個同性戀兄弟,並且他們的家族出現了強烈的「母體傳遞」(Maternal Transmission)。事實上,兩兄弟都是同性戀者的情況並不普遍,我們亦不知道有這種母體傳遞的男同性戀者的數目有多少。最後,研究員發現這種染色體標記並不是引致同性戀的必需的(Necessary)或足夠的(Sufficient)條件──有這染色體標記並不表示就是同性戀者,所以不是一個足夠的條件;沒有它又不表示就不是同性戀者,所以不是一個必需的條件。

Jones和Yarhouse(2000)指出,如果Hamer的發現是可靠的,可能表示了一些染色體標記能夠使人發展出某種性格、性情或特徵,而這種性情或特徵成為了部份同性戀者被同性吸引的原因。這些染色體標記並不會決定人的性傾向,它們只能夠使人有較大的機會發展出同性戀傾向,間接引致同性戀出現。



我對同性戀係接受ge(但我唔係同性戀),,因為異性戀同同性戀都係人,,只係性取向唔同咁解
同性戀同異性戀都係一樣咁生活,,只係佢地出街做一d kiss/牽手等動作會俾某d人歧視,,,同性戀都會有性生活,,但最重要都係安全性行為至上啦!
2007-07-12 6:21 am
如果你問同性拍拖同性愛的人數係比從前係上升左, 但我唔覺佢地係同性戀, 因依加d小朋友係懶開放, 10幾歲同d朋友好傾d, 又話同性戀, 發肉期除左對異性身體有好奇外, 對同性都會架啦, 佢又話自己係同性戀, 好似有段時間, 個個都興叫自己條仔/女, 係老婆/老公, 15歲又話老婆, 10 歲又話佢係我老公, 五歲 又話" 坐我格離果個未我老公仔囉", 依加唔興.唔潮. 唔夠喪do, 冇男友.冇女友, 只係有個同性朋友, 我就可以拍拖囉, 大個啦! 拍拖啦! 成人啦! 冇人睇小我啦! 如果你計埋呢d, 數目仲好似恒生指數咁, 升足幾百點啦.
另一d係同性愛, 仲之有性慾就得, 同性異性佢要搞你你都一定有高潮架呀, 以前的同志係真係好好清楚同好認真比好多時間自己先認定自己係同性戀, 依加, 同條仔完鬧交,比條仔飛, 又講對男人冇晒信心, 一係條女出去溝弟二個, 又話至增d死八婆, 又話係同性戀, 仲之依加佢地有d, 邊個比到性慾佢, 比到高潮佢, 佢地就戀下佢,
仲有一d結左婚生左仔, 好想出去玩, 但玩女人好似對唔住老婆咁, 試下出去玩仔仔, 好似唔會上癮, 心理上好d, 呢個我真係識一個人真係咁. 但一發不可收拾
2007-07-11 4:59 am
我覺得不是同性總者的數目上昇, 而是可以見到的同志數目多了.

以前社會相對保守, 很多同志都隱藏自已身份, 不敢也不會暴露出來. 有很多同志甚至否定自己的傾向, 結婚生仔, 於是也沒有人發覺他是同性戀者.

隨著社會開放, 對同志的接受程度高了, 多了同志不介意別人知道自己的性取向, 所以像是同性戀的數目上升, 其實不過是從衣櫃裡走出來而已.
2007-07-09 12:33 pm
我會答你表面上係........
2007-07-09 4:29 am
下..........你點可以感問ga???
感我問返你hk男or女又係咪上升緊呀????
真係呀...邊有答案ga?.......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18: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08000051KK038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