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六君子???

2007-07-09 2:55 am
六君子??六君子???六君子???六君子???六君子???六君子???

回答 (2)

2007-07-09 2:59 am
✔ 最佳答案
戊戌六君子是指中國歷史上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農曆戊戌年)由於戊戌變法失敗而被慈禧太后殺死的六個主要參與者。他們是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同時逮捕了這六人。9月28日,6個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殺。

1.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 - 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長沙瀏陽人,著名維新人物。1898年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後人將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其候刑時,據說曾題詩「望門投趾思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而據史學家黃彰健考證,後兩句應為「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我自……」兩句是由康有為和梁啟超所改。

2.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維新派人士。出身舉人。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曾任內閣中書。戊戌政變時侯被捕,與譚嗣同等(總稱戊戌六君子)同時被殺害。著作有《晚翠軒詩集》。

3.楊銳(1857年—1898年)字叔嶠,又字鈍叔,四川綿竹人。清末維新派人士。出舉人身,曾任內閣中書,為張之洞的弟子。戊戌變法的時侯,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戊戌政變時侯被捕,與譚嗣同等(總稱戊戌六君子)同時被殺害。著作有《說經堂詩草》。

4.楊深秀(1849年–1898年9月28日),字漪邨,號孴孴子,山西聞喜人。

12歲:錄為縣學附生
光緒8年:張之洞聘為令德堂(用以教全省士以經史考據詞章義理之學)院長
光緒15年:進士,當上刑部主事,累遷郎中
光緒23年十二月:東道監察御史
光緒24年正月:因為俄羅斯要求中國割讓旅順及大連灣,上疏請聯合英國、日本拒俄,那時的人都知楊深秀國學根底深,卻不知他也明瞭世界局勢,均感驚服
光緒24年:戊戌變法:
和徐致靖先後上疏請更改文體,不採用八股文。被盈廷、禮部尚書許應騤多番阻撓
上書請設譯書局、派皇室遊歷各國、派遣留學生等建議,均採納
面試京朝官,每日見20人,試用當中人才,罷免老庸愚不通時務的人,引起不滿
幫助、讚揚實行新政者,為他們上書或辯白,如湖南巡撫陳寶緘被守舊黨彈劾,為他剖辨
光緒24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奪回政權。其後楊深秀詰問皇上被廢的原因,要慈禧撤簾,當然是螳臂擋車,下獄。
光緒24年八月十三:和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問斬,合稱戊戌六君子。
5.劉光第(1859年 - 1898年)清末維新變法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字裴村,四川富順人。光緒進士。1883年任刑部主事。1898年入保國會。

6.康有溥(1867年–1898年9月28日),字廣仁,號幼博,又號大廣,廣東南海人,康有為之弟。參與戊戌變法,慈禧太后重奪權力後,因梁啟超帶病往北京應付官試,與他同行,因而被捕,和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齊被斬,合稱戊戌六君子。

認為八股文有害人才的發展,因而每次應試都放棄作答,20歲後曾在浙江當小吏,其後曾當保甲差、文闈差。

向美國人嘉約翰學西方醫術三年
篆書
認為作詩、駢文、散文均無用,故沒有甚麼文章傳世
2007-07-09 3:05 am
戊戌六君子是指中國歷史上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農曆戊戌年)由於戊戌變法失敗而被慈禧太后殺死的六個主要參與者。他們是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同時逮捕了這六人。9月28日,6個人在未經刑部審訊的情況下,私被慈禧太后下令押到北京菜市口問斬。
根據梁啟超的查正,究其六位君子被捕各有原因:
楊銳及劉光第乃康有為的得力助手,慈禧太后的助手直隸總督榮祿亦恨他們最深,自然要求慈禧太后最先拿下他們。
譚嗣同不想像張儉一樣,四處望門投寺,最後連累好友孔褒。他亦希望以血喚醒國人變革的希望,故一心求死,拒絕逃亡。他步往刑場時,大叫: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林旭於慈禧太后軟禁光緒後,為報光緒帝知遇之恩,不顧安危,向慈禧太后力諫,保存光緒。最後惹至慈禧太后大怒,被擲入黑獄。
楊深秀於五人下獄後,感五人年青有為,不應就此死去,於是為五人向慈禧太后求情。楊深秀正直不柯,竟演變成要求慈禧太后將權力交還光緒帝的爭論,最後亦為止賠上性命。
康有為及梁啟超逃亡時,來不及通知康廣仁,康廣仁最後在南海會館被捕。康廣仁在戊戌變法中只負責辦報,但因為是康有為親弟,所以慈禧太后要以弟代兄罪,送了康廣仁到菜市口。
以下是他們的簡介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長沙瀏陽人,著名維新人物。
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維新派人士。出身舉人。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曾任內閣中書。1898年3月倡立閩學會,與粵、蜀、浙、陝各學會相呼應,推動維新運動。又是保國會倡始董事之一。同年9月5日,百日維新後期,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此後十日間,上書言事甚多,不少上諭出其手筆。戊戌變法失敗被捕,與譚嗣同等(總稱戊戌六君子)同時被殺害。著作有《晚翠軒詩集》。妻子是晚清名臣沈葆楨的孫女,才女沈鵲應,在林旭就義後,服毒自盡。
楊銳(1857年—1898年)字叔嶠,又字鈍叔,四川綿竹人。清末維新派人士。肄業尊經書院。優貢朝考得知縣。張之洞督兩廣,跟隨赴粵。光緒十一年,舉順天鄉試,考取內閣中書。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的時侯,被陳寶箴推薦,與譚嗣同、林旭、劉光第並加四品卿,充軍機章京,參新政。失敗後被捕,與譚嗣同等(總稱戊戌六君子)同時被殺害。著作有《說經堂詩草》。
楊深秀(1849年—1898年9月28日),字漪邨,號孴孴子,山西聞喜人.
劉光第(1859年—1898年)字裴村,四川富順人。清末維新變法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緒進士。1883年任刑部主事。1898年入保國會。時他因參與維新變法,被慈禧太后處斬。
有溥(1867年—1898年9月28日),字廣仁,號幼博,又號大廣,廣東南海人,康有為之弟。參與戊戌變法,慈禧太后重奪權力後,因梁啟超帶病往北京應付官試,與他同行,因而被捕,和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齊被斬,合稱戊戌六君子。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12: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08000051KK033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