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是什麼?

2007-07-08 12:46 am
「類固醇」是什麼?

回答 (3)

2007-07-08 12:50 am
✔ 最佳答案
類固醇是屬於脂類的一類,特徵是有著碳結構及四個相連的環。所有類固醇都是從乙醘輔酶A生物合成路徑所衍生的。不同的類固醇在其附在環上的官能團有所不同,基本結構是一個環菲核(cyclophenanthrene nucleus)。現時從植物、動物及真菌中確認的有數以百種的類固醇。


[編輯] 生理及藥理
類固醇在生物系統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作為激素。類固醇激素與其受體蛋白質結合以產生生理反應,引發基因轉錄及細胞功能的改變。

在人類生理及藥理上,最重要的類固醇是膽固醇、甾體激素、它的前體及代謝物。在血液中,類固醇負責運送蛋白質。

膽固醇是一種重要的固醇,作為構成動物細胞膜的普通元素。但是,高級的膽固醇會導致不同的疾病及病徵,例如動脈硬化。大部分其他類固醇亦是從膽固醇合成。不同的激素,包括脊椎動物的性激素,都是由膽固醇建立的類固醇。


[編輯] 分類

[編輯] 功能分類
按照其功能分類,以下是一般類固醇的類別:

同化激素是與雄激素受體產生作用,以加強肌肉及骨骼合成的類固醇。它可以是自然生成或是人工合成的。現時一般運動員服用的所謂「類固醇」,就是指同化激素。
皮質醇包括有糖皮質激素及礦物皮質酮:
糖皮質激素調節新陳代謝及免疫系統,亦是醫生用作治療炎症,如哮喘及關節炎。一般非內分泌的醫護人員所指的「類固醇」,就是指糖皮質激素。
礦物皮質酮協助維持血液量及控制腎臟排出電解質。
性甾體激素是性激素的一個子集,能產生性別分化或支持繁殖。它們包括有雄激素、雌激素及助孕素。
植物甾醇是一種自然存在於植物內的類固醇。
麥角甾醇是一種自然存在於真菌內的類固醇,當中包括某些維生素D補充劑。
在解剖學治療學及化學分類系統中,同化激素被分類為A14,性激素被分類為G03及L02,而皮質醇則被分類為A07EA、C05AA、D07、D10AA、H02、R01AD、R03BA、S01BA、S02B及S03B。


[編輯] 結構分類
除了以功能分類外,類固醇亦可以其化學構造來分類,其中一個例子是按醫學標題表來分類。
2007-07-08 9:59 pm
類固醇是屬於脂類的一類,特徵是有著碳結構及四個相連的環。所有類固醇都是從乙醘輔酶A生物合成路徑所衍生的。不同的類固醇在其附在環上的官能團有所不同,基本結構是一個環菲核(cyclophenanthrene nucleus)。現時從植物、動物及真菌中確認的有數以百種的類固醇。





目錄[隐藏]

1 生理及藥理
2 分類

2.1 功能分類
2.2 結構分類
3 外部連結



[編輯] 生理及藥理
類固醇在生物系統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作為激素。類固醇激素與其受體蛋白質結合以產生生理反應,引發基因轉錄及細胞功能的改變。
在人類生理及藥理上,最重要的類固醇是膽固醇、甾體激素、它的前體及代謝物。在血液中,類固醇負責運送蛋白質。
膽固醇是一種重要的固醇,作為構成動物細胞膜的普通元素。但是,高級的膽固醇會導致不同的疾病及病徵,例如動脈硬化。大部分其他類固醇亦是從膽固醇合成。不同的激素,包括脊椎動物的性激素,都是由膽固醇建立的類固醇。

[編輯] 分類

[編輯] 功能分類
按照其功能分類,以下是一般類固醇的類別:

同化激素是與雄激素受體產生作用,以加強肌肉及骨骼合成的類固醇。它可以是自然生成或是人工合成的。現時一般運動員服用的所謂「類固醇」,就是指同化激素。
皮質醇包括有糖皮質激素及礦物皮質酮:

糖皮質激素調節新陳代謝及免疫系統,亦是醫生用作治療炎症,如哮喘及關節炎。一般非內分泌的醫護人員所指的「類固醇」,就是指糖皮質激素。
礦物皮質酮協助維持血液量及控制腎臟排出電解質。
性甾體激素是性激素的一個子集,能產生性別分化或支持繁殖。它們包括有雄激素、雌激素及助孕素。
植物甾醇是一種自然存在於植物內的類固醇。
麥角甾醇是一種自然存在於真菌內的類固醇,當中包括某些維生素D補充劑。
在解剖學治療學及化學分類系統中,同化激素被分類為A14,性激素被分類為G03及L02,而皮質醇則被分類為A07EA、C05AA、D07、D10AA、H02、R01AD、R03BA、S01BA、S02B及S03B。

[編輯] 結構分類
除了以功能分類外,類固醇亦可以其化學構造來分類,其中一個例子是按醫學標題表來分類。
2007-07-08 6:31 am
類固醇在二次大戰後,曾廣應用在臨床治療,早期大約是風濕性 關節炎等。開啟這醫學新頁的三位美國學者Hench, Kendall及 Reichstein,還因此得了諾貝爾獎。大約三、四十年前開始使用在治療 皮膚病,和傳統的治療方法比起來,它的效果令皮膚科醫師感到欣喜, 但漸漸地它的副作用也顯現出來。

類固醇是一群化合物的總稱,最早被 使用的是可體松 (cortisone) ,它進入人體內可轉變為氫化可體松 (hydrocortisone) 而產生作用,但若僅是局部塗抹則無法轉變為氫化可 體松,而不具活性。

這幾十年來,經由生化學家不斷的研究發展,各種 效果更強的類固醇藥物一一被製造出來。例如:經過脂化作用可製造出 親脂性的類固醇,此一步驟即是類固醇能用作外用藥膏的重要突破;又 如在類固醇分子的某一碳端上加上氟、氫氧基離子或甲基離子即可改變 其強度。目前市面上各種不同的類固醇外用藥不勝枚舉,且不斷有新藥 上市,如何選擇一種最合適的藥物實在也是一門大學問呢!

消炎效果 (anti-inflammatory) :無論是細菌性、化學性、 物理性、免疫性或紫化性照射所引起的發炎都有效。

抑制免疫 (immunosuppression) :它可抑制淋巴球的活性而 阻斷淋巴激素 (lymphokinee) 對標靶細胞的作用,因此可 用來治療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及扁平苔癬等皮膚疾病。相對 地,此種免疫抑制的效果也會造成感染的擴散。

抗抑細胞分裂 (antimitotic) :外用的類固醇能暫時干擾表 皮細胞內去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因此可用來治療乾癬。相對地,它也會造成皮膚的萎縮。

血管收縮 (vasoconstriction) :通常各種類固醇的強度即 是根據此一作用之強弱來設定。

礦物皮質酮作用 (mineralocorticoid activity):它具有留 鈉排鉀的作用而會引起水腫,但目前已可藉著改變部份結構 式使這個作用的影響減低。

糖皮質酮作用 (glucocorticosteroid activity): 此即為引 起庫辛氏症候群 (Cushing愀 syrdrome)的原因。

抗代謝作用 (antimetabolic effect) :過量可能造成肌肉 或皮膚之萎縮、紫斑及擴張紋。

收錄日期: 2021-05-03 15:40: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07000051KK027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