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沙門氏菌」?

2007-07-06 11:16 pm
什麼是「沙門氏菌」?
有什麼病徵及後遺症?

回答 (2)

2007-07-06 11:31 pm
✔ 最佳答案
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一種格蘭氏陰性桿菌。會引起人類的傷寒病的傷寒沙門式菌,近年來因醫藥衛生的進步,台灣雖已少見,但另一種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是台灣地區夏天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沙門氏菌主要的宿主是動物,包括 家禽、家畜及爬蟲類(如烏龜、蜥蜴)這些動物的糞便或分泌物,經由動物製品(雞蛋)或人類吃下被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有可能被感染。
沙門氏菌引發的急性腸胃炎,常人體在接觸污染的食物六至八小時後發作,感染初期症狀以惡心、嘔吐及腹絞痛最常見;接者,出現帶有黏液或血絲的腹瀉,偶有水瀉。且合併有頭痛、不適、肌肉痠痛、發燒;此時,若施以支持性療法,上述症狀一般於二至七天內緩解。
一旦併發菌血症或局部感染,則會有發燒、寒顫、發汗、厭食等症狀,可持續數天到數週之久。如果血液培養呈陽性反應,約一成沙門氏菌菌血症患者併發局部化膿 性感染;最常見的感染部位為骨骼、關節腔、腦或腦膜、肺,其次為腎臟、心內膜、心包膜。一般說來,沙門氏菌腦膜炎常見於嬰幼兒,預後通常不好,即使存活, 也可能有神經學方面的後遺症。
沙門氏菌腸胃炎若無併發症。不須給予抗生素治療,否則,不但不能縮短病程,反而會延長沙門氏菌排泄的時間。如果感染者走出生不足三個月嬰兒、罹患惡性腫瘤者、免疫功能不全者、接受免疫抑制性藥物治療或有嚴重結腸炎等高危險群,則須小心使用抗生素。
絕大多數的兒童,若不幸得到沙門氏菌感染,是以急性腸炎來表現,通常病兒會有發燒、腹痛及腹瀉的症狀,大部分的沙門氏菌腸炎經過症狀治療,都可以在1-2週內康復。但是有少數病人,卻可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脫水、敗血症、腦膜炎或是腸阻垂、腸穿孔,對於這一群病人,如能早期診斷,並投以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是最重要的課題。
研究發現年於較小(3歲以下),病發時有嚴重血液學的變化(白血球上升,不成 熟白血球增加及急性發炎指數上升)及感染到某些較侵犯性的血清理,是發生腸道外沙門氏菌感染(如敗血症或腦膜炎)的重要危險因子。
很少數厲害合併症如:嚴重腸炎,導致腸子破裂而需要緊急開刀治療,根據分析,持續高燒超過4天,嚴重腹脹、感染指數持續升高,X光願示大腸前後徑大於5公分,超音波顯示嚴重腸壁腫大均在統計學上。明顯與發生腸子破裂有相關性。
治療這些重症沙門氏病童,適時矯正脫水及早給予有效的第三代抗生素與腸導減壓(包括插胃管與肛管引流腸液、糞便、空氣),可以 減少腸子破裂的產生,並可縮短病程。
防治上,注意環境的清潔與衛生,特別是家裡有飼養家禽、家畜,或是有養寵物的,應適善處理糞便或分泌物, 並應多洗手,勿食用未經煮熟的食物(沙門氏菌一般在攝氏55度以上一小時或60以上15分鐘即可被殺死)。

發現寶寶有腹瀉、持續高燒3~4天不退,明顯腹脹與嘔吐,應儘速就醫治療,以免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針對沙門氏菌腸胃炎,目前市面上有三種疫苗可用(台灣未上市)
一、注射型,對四至七歲兒童保護效力為51-76%;
二、口服型,保護效力可達96%。但六歲以上兒童方可接種;
三、肌肉注射純化多醣體疫苗,
保護效力為64-72%,兩歲以上兒童接種才有效。
2007-07-06 11:19 pm
什麼是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種,一般由腸道傳染,例如進食受了病毒沾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特別是蜆、蠔等貝殼類食物),或飲用受沾染了的水和飲品等。兒童如患上甲型肝炎,病況一般都很輕微。不過,成人的病況則會較嚴重,病徵包括輕微發熱、全身疲倦、肌肉痛、頭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上腹不適和脹痛腹瀉、面色變黃及尿呈茶色。極少數的病例會發展成肝臟衰竭,甚至死亡。

經自然感染甲型肝炎的人痊癒後會終生免疫。


香港的甲型肝炎嚴重嗎?


隨著衛生環境在近數十年來的逐漸改善,香港現在是甲型肝炎中度流行的地方。每年向衛生署呈報的甲型肝炎個案有數百宗。大部分30歲以下的市民因為從未受甲型肝炎感染,所以都沒有免疫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市民在個人與飲食衛生方面有所鬆懈,病毒便有可能乘虛而入,使感染人數突然激增。在1988至1992年,香港就曾經發生過甲型肝炎驟增的情況。

怎樣可以預防甲型肝炎?


要有效預防甲型肝炎,我們需要注意個人、飲食和環境衛生

在個人衛生方面

預備食物前及進食前都應洗手
如廁後要沖廁及用肥皂洗手

在飲食衛生方面

食水飲用前要煮沸
所有食物,特別是貝殼類海產食物,都應清洗乾淨並徹底煮熟(甲型肝炎病毒在100 ℃高溫煮五分鐘才會死亡)
小心不要用手觸及已經煮熟了的食物


在環境衛生方面

適當處理污水及排泄物
妥善處理及儲存食水
廚房及飲食用具要保持清潔


其次,注射甲型肝炎疫苗能夠令人產生抗體,不受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什麼是甲型肝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的主要成份是已失去活性的甲型肝炎病毒,適合兩歲以上未受過感染的人士注射。疫苗經肌肉注射入身體後,會刺激抗體產生而形成對甲型肝炎的免疫力,成功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四。一般相信免疫力可維時超過十年時間。



我需要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注射嗎?


現時沒有數據支持決定那一些人必須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注射。市民應先考慮本身的生活習慣和其他因素,選擇是否接受疫苗注射。需要考慮的因素如下:

一般四十歲以上的本地人士,大部分已曾接髑甲型肝炎,並對病毒產生免疫能力。
經常到甲型肝炎高度流行地方旅遊的人士,較容易因接觸病毒污染的食物而受感染。
經常進食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食物者,受甲型肝炎感染的機會較大。
外國資料顯示,男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受感染的機會較高。
從事飲食行業人士,如受到甲型肝炎感染,便有廣泛傳播給顧客和公眾的危險。
甲型肝炎疫苗注射程序是怎樣的?


要有效產生免疫能力,需要在上臂肌肉接受兩次疫苗注射。第二次注射通常在第一次注射的六至十二個月後進行。



接受了甲型肝炎疫苗注射會有什麼保障?


甲型肝炎疫苗的保護範圍只局限於甲型肝炎。而且,疫苗通常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產生足夠抗體。

要同時預防其他食物傳染病如霍亂、痢疾、傷寒、食物中毒(沙門氏菌)和寄生蟲病等等,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小心注意個人、環境和食物衛生。

我可以在什麼地方接受注射?


如果你認為你有需要接受疫苗注射,請詢問你的家庭醫生,安排疫苗注射。



假如懷疑受了甲型肝炎感染應該怎辦?


如果你懷疑感染甲型肝炎

應立即求醫進行身體和血液檢驗
切忌私下亂服成藥
戒酒
絕對遵守個人和飲食衛生,以免傳染他人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12: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06000051KK021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