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樂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燕將。魏國名將樂羊後代,事燕昭王。本為趙人,有賢才,好兵法,甚為趙人器重。趙武靈王時期的沙丘之亂以後,樂毅離趙而至燕,被任命為亞卿。建議燕昭王聯絡趙、楚、魏等國共同對付強齊,遂被派往諸國行合縱之事。前284年,樂毅統率趙、楚、韓、魏、燕五國之兵伐齊,大敗齊軍於濟西。此後,列國之兵罷歸,樂毅獨率燕國軍隊追逐敗逃的齊軍,直至齊都臨淄。攻佔臨淄之後,盡取齊國寶貝、財物、祭器運往燕國。燕昭王大喜,親至濟上勞軍,樂毅被封為昌國君。樂毅留居齊地5年,接連攻下齊國70余城,皆改為燕國郡縣,獨莒、即墨兩城未下。燕惠王立,田單施反間計,使燕以騎劫代樂毅。樂毅畏誅,以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遂降趙,被封於觀津,號曰望諸君。燕在齊之軍隊敗北之後,燕惠王復召樂毅,表示不忘其功,樂毅回應以〈報遺燕惠王書〉:「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燕惠王封其子為昌國君。樂毅遂溝通燕趙兩國聯繫,被燕、趙任命為客卿,再無作為。卒於趙。三國時期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時,每常自比管仲、樂毅。
管仲(約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謚號敬,史稱管子,出生於潁上(今安徽潁上縣),春秋時代的政治家,哲學家,周穆王的後代。《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記載他的生活傳記,《論語》(憲問第十四)也有關於孔子對他的評論,北宋蘇洵的《管仲傳》也有一些分析。
年輕時家境貧困,鮑叔牙發現管仲有才能,交為好友,經常和管仲往來,管仲常佔小便宜,鮑叔牙並不引以為意,反而處處為他設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為美談,史稱「管鮑之交」)。後來,管仲輔佐齊國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齊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孫無知篡位。
前685年春天,齊國大夫雍廩殺了公孫無知,公子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魯國卻支持其兄公子糾,因此齊國和魯國之間發生戰爭,管仲射箭中了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騙過了管仲。後來齊國戰勝,鮑叔牙向魯庄公要求處決公子糾,並把管仲交給齊國。
在鮑叔牙強烈推薦下,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甚至尊為「仲父」。管仲在齊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終於幫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
孔子曾言:「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司馬光說:「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訓儉示康〉)
經營女閭
管仲是中國官營娼妓的創立人和推動者。清代褚人在《堅瓠續集》卷一記:「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徵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教坊花粉錢之始也。」據現代學者研究,管仲實行「女閭」制,其目的有四:
第一,為國家增加收入,置女市收男子錢入官,即後世所謂「花粉稅」、「花粉捐」。所以清朝的褚學稼說︰「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花粉錢之始也。」
第二,緩和社會矛盾,即一方面不要使許多男子有無處發洩性欲的苦惱,另一方面使大量女奴隸得以適當安置。如《韓非子"外儲》說︰「桓公見民行年七十而無妻,以告管仲。對曰︰『臣聞上有積財,則民必匱乏;宮中有怨艾,則民有老而無妻者。』桓公曰︰『善。』令於宮中女子未嘗御者出嫁之,乃令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子年十五而嫁。」這一來,使社會上有些男子無妻的矛盾緩和了。同時,當時桓公稱霸,在征戰中俘獲他國女子很多,國內還有些罪犯女奴隸,把她們安置在妓女中,可進一步解決社會上一部分人的需要。
第三,吸引游士。當時各國諸侯爭雄,齊國要稱霸,必須網羅人才,用游談之士,管子相齊,已開布衣卿相之局,可是這些游士大都是生活放蕩不羈的人,喜愛婦人與醇酒,於是開設妓院就成了吸引他們的一種手段。燕太子丹也有類似的做法,他為了招攬人才,吸引游士,挑了一批美女安置在旅館中,每有賓客經過,就派這些美女招待、侍宿。
第四,供齊桓公娛樂。齊桓公好色,宮中的妻外家玩膩了,還要出來尋求刺激。《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說︰「桓公之伯也,內事屬鮑叔,外事屬管仲,被發而御婦人,日游於市」,就說明了齊桓公好冶游。管仲創設妓院也有投齊桓公所好的成分。
管仲創設妓院以後,各國紛紛仿效。對有些國家來說,還利用妓女來製服強國,亡其宗社,妓女的力量真比十萬雄兵還大。後世的所謂「美人計」、「色情間諜」,可能源出於此。
管仲設立市妓和妓院,對後世中國公共制度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他的影響下,春秋各國紛紛效仿,完全可以想像,當時的妓院肯定不像日後那樣畏首畏尾,而是在管仲丞相的翼庇之下,光明正大地經營。後世的封建統治者也從此讓娼妓制度獲得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