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動詞」vs「無意志動詞」;「条件形」vs「普通体+なら」

2007-07-05 9:25 am
嗯,因為上日文課時經常提到「意志動詞」和「無意志動詞」,
什麼「ように」、「ために」又要分,「て」和「ので」用作理由又要分,
但先生只提過「很多自動詞」是無意志動詞、
可以加たい的都是意志動詞,但又一堆例外例如なる,
而且我不太明白「不可以加たい」是什麼意思…… = =
會不會有一個簡單清晰的分辨方法喔?用某些方法會有什麼例外?
===================================================
另外有一次看歌詞見到「心だって変わるなら 明日も変わる」,
想起日語課教的條件形是說「なら」只會加在名詞後,
而動詞就是轉え段加ば,那為什麼這兒是「変わるなら」,
而不是「変われば」?是不是「普通体+なら」有另一意思?

希望各位賜教一下~~ ^^"
お答えを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す。(呃,這句沒弄錯吧...? XD)

回答 (1)

2007-07-05 6:46 pm
✔ 最佳答案
我自己是這樣理解的.
「ように」指就像是, 如「君のように」解作「就像你一樣」, 動機較小, 主體是對方或其他人.
「ために」是指為了, 如「君のために」解作「為了你」, 有自己的意志在裡面, 主體是自己.

相對於「ので」, 「て」是指因為, 意思中性, 如「雨が降り出して、遅くなりました」, 解「下雨後, 我遲到了」, 純粹只是說出事實, 當中沒有把遲到的責任歸咎於下雨的意思.
「ので」雖然也解因為, 但有歸咎於對方的意思, 比較容易的記法是把它當成「のせいで」的意思去記, 如「雨が降り出したので、遅くなりました」便解作「都是因為下雨, 我才會遲到的」, 把遲到的責任歸咎於下雨.

「たい」因為有「想要」, 的意思, 所以要用在意志動詞上. 例如「見たい」=想看, 「眠りたい」=想睡, 只能說「雪を見たい」=我想看雪, 「XXが眠りたい」=xx想睡, 一定有個人做主體才行. 你只要記著不能用在人身上動詞就不能加「たい」便可. 例如「運転」=開車, 這個動詞是用在車上而不是人身上, 所以不能說「運転たい」, 要說「運転する」=>「運転したい」.

「なる」解作「變成」, 「なりたい」解作「想要變成」, 因為是想像, 所以可以變成人以外的東西, 因此是例外. 如「雪になりたい」=想要變成雪, 這個「想要變成」的 「想法」是可行的, 所以可以加「たい」.

歌詞最重要是配合音樂, 文法反為其次, 所以最好不要拿歌詞做例子. 就像中文歌一樣, 很多歌詞的文法或用字或讀音根本不對, 只因為分成兩句或為了遷就音樂, 填詞人便覺得沒關係.
你說的是對的, 「変われば」才是「変わる」的變化形, 但「普通体+なら」也沒甚麼想問題, 意思上是有一點點不太同啦. 「心だって変わるなら」=「心也是, 如果能夠改變的話」 重點是"只要心能改變的話". 「心だって変われば」=「心也是, 只要改變的話」, 重點是"只要改變心的話".

2007-07-05 10:49:15 補充:
打錯字...最尾段"但「普通体 なら」也沒甚麼想問題"應該是"但「普通体 なら」也沒甚麼大問題"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50: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05000051KK002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