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序帶階段的演化
由原恆星塌縮成主序星的過程中,基本上恆星的物質成分並無變化。所以零齡主序星(zero age main sequence, ZAMS) 仍然含有3/4 的氫以和1/4 的氦及極少量的重元素。
在主序星階段,恆星最主要是靠重力塌縮所產生的向內壓力,與輻射所產生向外膨脹的壓力達成平衡來維持穩定 。當然核心物質的氣壓,與電離氣體的庫侖斥力所生的壓力,對抵抗重力塌縮也都有小量的貢獻。
主序星的演化
恆星核心的氫融合,不管是依循氫–氫鍊(P-P chain)或是碳氮氧循環(CNO cycle),其淨反應皆是將四個氫融合成一個氦,所以在恆星核心物質的總數逐漸減少。每一氫融合反應後,所生成的氦原子核對星核氣壓的貢獻與氫原子核相當,但原子核的總數下降,導致氣壓也略微降低,重力壓將星核稍微壓縮。當星核收縮,核心的溫度上昇,氫融合反應的速率升高,產生更多的輻射能,恆星也變得更亮。增加的能量向外傳遞,使恆星的外層膨脹且表面溫度下降。故恆星在進入主序帶後,隨著星齡增加,體積會緩慢增加,亮度逐漸升高,但表面溫度反而下降。
太陽的"中年危機"
以我們的太陽為例,太陽距零齡已有四十六億年,約處在中年期,核心 溫度已升高到15,000,000度,但核心的氫氦比己由3:1 降到1:1 (甚至1:2),所以產能強度已大為降低。結果核心受強大重力的擠壓,物質的密度高達150克/公分3。依據恆星理論 的推算,現在太陽的亮度比零齡階段高30%。太陽的核中心的氫之比例會持續下降,當核中心的氫用盡後,以組成成份來看,太陽的結構將會是個多層結構 。除了自從誕生後,就未曾發生氫融合反應的外層(輻射層與對流層),核心的中心區是"氦核",而"氦核"外面是仍在進行融合反應的核心層。氫融合層會逐漸變小,而"氦核"範圍將持續增加,直到氫融合層消失,太陽被迫走上死亡之旅為止。
所以主序星的核心區,氫與氦的比例會隨著年齡逐漸發生改變。除此之外,恆星能量產生的狀態與能量傳輸的方式,也都會發生變化。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主序星的性質會隨星齡而略有變化。在H-R 圖上主序星的分佈並不是呈線狀,而是分佈在一個帶狀的區域上–主序帶。在主序帶上,零齡主序星是在主序帶的下端,隨著星齡的增加,逐漸向右上方移動。當主序星移至主序帶的上緣時,星核的氫燃料已經耗盡,核心的氫核融合反應也終止了,恆星即將離開主序帶,並走上死亡之旅。
不均勻的主序星
除了質量少於0.4 M太陽的恆星外,其餘恆星的物質分佈並不均勻。恆星的內部結構隨質量而異,但對大部份的恆星而言,核心物質並不與恆星外層物質相混合。例如質量與太陽相當的恆星,星核的外面是輻射層,所以星核的物質並不與外層的物質混合,這一類的恆星物質的分佈不均勻,當核心的氫已耗盡時,核心外的物質仍然大致保有3:1 的氫氦比。對大質量的恆星,星核的物質會與對流層的物質混合,但兩者合起來也只佔全部體積的小部份,所以它的物質分佈也是非常不均勻。所以對恆星而言,而參與氫融合反應的氫燃料,只佔全恆星的一小部份。
後主序帶的演化:單星系統
離開了主序帶的恆星,到底會如何演化,與它們的質量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不同質量的恆星,會有不同的演化途徑。為了方便討論起見,我們將恆星大約分成三大類:M恆星 > 8 M 太陽、8 M 太陽 > M恆星 > 0.4 M 太陽、M恆星 < M太陽,以下為各類群恆星可能的演化路徑(流程圖 或演化圖) 。
M 恆星 演化歷程:主序星—> 白矮星—> 黑矮星。
恆星無輻射層,以對流的方式傳輸能量,因此恆星物質的分佈很均勻。氫融合反應速率非常緩慢,恆星的主序星生命期非常長,宇宙誕生初期所產生的這類型恆星,尚在主序帶上。
這類低質量恆星,星核氫融合反應終止後,會進行重力塌縮,重力位能轉成核心熱能,但未高到能夠觸發氦核融合的溫度 。當重力位能耗盡後,黑矮星是這類恆星演化的終點。
8 M 太陽 > M恆星 > 0.4 M 太陽
演化歷程:主序星—> 巨星—> 氦閃、碳閃、行星狀星雲、…—>白矮星—> 黑矮星。
星核的氫燃盡之後形成氦核心。
氦核心的溫度不夠,無法使氦產生融合,只有繼續塌縮,將重力位能轉變成熱能。
當氦核溫度昇高時,會對氦核附近的氫,再加熱使得氫產生融合,構成了氫融合層。
氦核所輻射出的能量與氫核融合層所產生的能量, 使得恆星外層的氣體(H, He) 膨脹而成巨星或超巨星。
恆星在主序星時期之後會進行更重的元素的融合, 產生的現象包括有氦閃、碳閃或行星狀星雲。
離開了主序帶的恆星,除了星核的邊緣區域仍有少量的氫融合反應外,中心區域的核反應已經停歇,但殘存的輻射能量,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傳遞出來,所以核心溫度,並未因為核反應中止而大幅下降。但此時逐漸失去輻射壓支撐的恆星,星核被強大的重力壓縮,其重力位能轉換成星核心物質的動能,致使星核的溫度急劇上升。所以對這一階段的恆星而言,它的能量輸出速率反而比在主序星時來得高。
M恆星 > 8 M 太陽
演化歷程:主序星—> 超巨星—> 超新星爆炸—> 中子星或黑洞。
愈重的恆星,演化的速度愈快。
後主序帶的演化:雙星系統
50%以上的星隸屬雙星或多星系統。
Roche面與Lagrangian 點
演化過程中所排出的質量,會被侷限在個別的Roche 面內,而雙星透過Lagrangian 點交換物質或稱物質轉移。
演化過程較雜,有時會重覆演化的歷程。
例:大陵五(Algol,英仙座)
恆星演化的觀測證據
變星的觀測
當恆星離開主星序進入巨星區域之前會經過所謂的不穩定時期 ,此時恆星的發光強度會不穩定。恆星外層的離子化氫與氦原子,會吸收恆星內部所發出的能量,恆星外層因而膨脹變大,使得發光強度變大,在膨脹的過程中,常又超越了"平衡半徑" 。當外層物質放出所儲存的能量後,重力勝過輻射壓,恆星外層向內"跌",此時表面積變小,所以光度也變小。當收縮衝過了頭,使得恆星外層又重新吸收了大量的能量,又開始下一波的膨脹與收。對這一類的恆星,它們的外層像是作簡詣運動的彈簧,而它們的光度的變化也具有週期性 。
上述的模型,可解釋變星的週期與光度的關係(週光曲線)。 因為,從質量與發光強的關係,質量愈大的星球,它的發光強度愈大。另外質量愈大的星球,它的外層愈大,可吸收的能量愈多,因此週期會較長。所以週期較長的變星,它的發光強度愈大。
2007-07-09 21:03:41 補充:
來源: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star_death/star_dea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