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堀起--這個節目會講哪幾個國家?

2007-07-03 2:14 am
大國堀起--這個節目會講哪幾個國家?

回答 (1)

2007-07-03 2:19 am
✔ 最佳答案
《大國崛起》是2006年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電視紀錄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規律。該電視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黃金時間09:30首播,每集大約50分鐘。本片播出後,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冊同名系列圖書,內容有了大規模擴充。並於2007年5月1日黃金時間08:55起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再次播出。

該電視片採訪的名人有《大國的興衰》一書的作者保羅·甘迺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1][2]、耶魯法學院教授布魯斯·阿克曼、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等。

整個紀錄片共十二集:

[編輯] 海洋時代:開篇與葡萄牙、西班牙

本集講述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與西班牙探索海洋的歷程。

葡萄牙人為了打破被阿拉伯商人壟斷香料貿易,在恩里克王子(Prince Henry)的主持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所國立航海學校,系統研究航海科學和技術。他們還不斷派出船隊,從羅卡角出發,沿著非洲西岸向南探索,把當地的黃金,象牙,非洲胡椒運回里斯本。公元1487年7月,迪亞士率領三艘帆船沿大西洋南下,經過半年的航行,他們繞過非洲的最南端 - 好望角。1498年5月,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率領的船隊抵達印度,最終打通了與東方的貿易通道。

受葡萄牙人的成功的影響,它的鄰國西班牙也開始了海洋的探索。由於葡萄牙人壟斷了向東的航線,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決定贊助哥倫布向西航行,希望開闢到印度的新航線。雖然哥倫布沒有最終到達印度,他卻意外的發現了美洲大陸(1492年10月12日),並由此給西班牙帶回了數量可觀的白銀和黃金。1519年9月20日-1521年9月5日,西班牙贊助的航海家麥哲倫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他帶領了5艘船和265名船員出發,僅剩18人返回。麥哲倫本人在航程中死於與菲律賓人的戰鬥。

隨著航線的開闢,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別壟斷了東、西方的海上貿易,並通過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擴張而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但是,大部分的國家財富被用於支持宗教和殖民戰爭。兩國的王公貴族都不支持本國的工商業,國內工業萎縮,最終導致國力的逐漸衰落。

[編輯] 小國大業:荷蘭

17世紀,只有150萬人口的荷蘭,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和海上第一強國。本集探索其中原因。

荷蘭人通過捕撈和加工鯡魚和海上貿易開始自己的致富之路。在與英格蘭的貿易競爭中,荷蘭人通過建造造價低、速度快的船隻以及良好的商業信用而逐漸佔據有利地位。為了解決開闢新航線的資金問題,荷蘭人進行一系列金融和商業上的創新。 1602年,第一間股份公司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1609年,第一個股票交易所成立,同年,阿姆斯特丹銀行建立,並第一次引入銀行信用。這些新的金融和商業體系,使荷蘭的財富快速增長。到了到17世紀中葉,荷蘭的貿易額佔據占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編輯] 走向現代:英國

本集講述英國如何擊敗西班牙和荷蘭,逐漸取得海上的霸權。

1558年伊莉莎白一世繼承英國王位。她通過鼓勵雷利、弗蘭西斯·德雷克等海盜來發展國家的海上力量。英國海盜的掠奪行為一方面帶回豐厚的回報,另一方面卻加劇了與西班牙的矛盾。1588年,英西海戰爆發。由商船和海盜組成的英國艦隊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英國由此迅速成為海上強國。

1625年,查理一世繼位後,開始繞開議會直接向社會徵收新稅,完全破壞大憲章的規則,不斷激發與議會的矛盾。1629年,查理一世強行解散議會。1642年,英國革命爆發。議會軍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的帶領下,擊敗國王軍。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處死。在此後幾十年裡,英國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國家的政治體制,並在王權和民權的鬥爭中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編輯] 工業先聲:英國

本集講述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的發生和發展。

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自己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證明了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牛頓的理論,使人們不但能預測行星的運動軌道、潮汐的漲退,而且可以更有規律性地設計和製造改良客觀世界的工具。

藉助以牛頓為代表的近代科學,1765年,瓦特和博爾頓發明了實用的蒸汽機,解決了工業化的核心問題-動力問題,從此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指出經濟活動里的個體在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會最終促進社會資源的高效配置。為自由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

在海外擴張、自由主義經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合力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編輯] 激情歲月:法國

本集講述了位於歐洲大陸西部的法國如何從16世紀後半葉「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時,國力因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即又從頂峰跌落,再次因為1789年7月發生的法國大革命以及拿破崙登基上升至歷史巔峰,前前後後近四百年之間的興衰史。

法國的國力第一次頂峰始於1661年,23歲的路易十四即位。在他執政的54年中,竟從未任命過一任首相,並留下了「朕即國家」的名言。在他的統治下,巴黎成為全歐洲的外交和文化中心,法國當時的國際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但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法國竟有31年處於和其他國家的交戰狀態之中,足以說明其好戰和對權力與領土的渴望。路易十四的時代,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時代。

但僅僅過了74年,法國的君主政體就因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而暫時消失。五年以後,亂世中湧現出的拿破崙踏上皇帝寶座在他的帶領下,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傳遍了全歐洲,甚至全世界,其國力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局面卻因1812年侵俄戰爭失敗而走向衰竭,伴隨著1814年簽訂的退位詔書和 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消失。

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法國,至今仍然是國際舞臺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但對其來說,成為19世紀時的超級大國已經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編輯] 帝國春秋:德國

地處歐洲中部心臟地帶的德國,四面強敵環伺。15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終引起了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戰爭。為結束這場戰爭而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用法律形式確保了德國的分裂狀態。這片土地上曾經產生過1789個獨立政權,並且嚴重阻礙了德意志地區的經濟發展。

18至19世紀,普魯士王國的崛起使德國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經過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三場戰爭,『鐵血宰相』俾斯麥最終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大業。然而,德皇威廉一世所鼓吹的大國沙文主義最終將德國推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漩渦,並最終戰敗。其後的魏瑪共和國又被阿道夫·希特勒帶領下的納粹黨所顛覆,使德國掉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無底洞,與冷戰一起導致德意志民族再次分裂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分別實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

經過40年,德意志民族的親和力衝破了柏林圍牆的阻隔,再次統一成為一個國家。

[編輯] 百年維新:日本

[編輯] 尋道圖強:沙俄

[編輯] 風雲新途:蘇聯

[編輯] 新國新夢:美國

[編輯] 危局新政:美國

2007-07-02 18:19:51 補充:
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大国崛起&variant=zh-tw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32: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702000051KK032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