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被挑除9大行星?

2007-06-29 10:53 pm
點解冥王星被挑除9大行星?
點解初初又要加埋佢入九大行星呢?

回答 (6)

2007-07-02 6:19 am
1930年,冥王星在被發現之後很快的被歸類為行星,大概因為當時沒有其他天文學名比「行星」更配得起冥王星。
行星是直徑大於2,000公里,在軌道上環繞太陽的任何天體。(11票贊成)
行星是任何外形已經在重力作用下穩定,並且環繞太陽運轉的天體。(8票贊成)
行星是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上,能統治鄰近範圍內天體的任何天體。(6票贊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8C%E6%98%9F%E5%AE%9A%E7%BE%A9

2007-07-01 22:19:42 補充:
以上三項為行星最新定義。

2007-07-01 23:46:47 補充:
冥王星因為不能附合以上定義而被剔除於行星之外。
2007-06-30 2:08 am
因為冥王星太細,所以被挑除9大行星
參考: me
2007-06-30 2:02 am
冥王星簡介:

冥王星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太陽系中一個的行星,但是爭議不斷。2006年以前與其他的八大行星並稱九大行星,但2006年的天文大會已經將他降級成矮行星。
冥王星是個軌道偏離太陽系平面的矮行星。

右側的照片圖是冥王星與衛星的合影,左下角為冥王星,右上角的亮點則是冥王星的衛星凱倫。(1978年發現)
冥王星被人發現的時間是1930年。其英文名稱『Pluto』是冥界之神的意思。

冥王星的發現

冥王星是在1930年1月,由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Clyde William Tombaugh)在羅威爾天文台所發現,後來命名為普魯托(Pluto),意思是羅馬神話中的冥界之王,並且被歸類為九大行星之一。歷經76年後,在2006年降級為矮行星,目前為三顆已被認可的矮行星之一,並且被賦予編號小行星134340。

此外,冥王星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克伯帶星體。

冥王星的大小

冥王星的直徑為2320公里,目前(2007)準確程度已經達到1%。目前仍然需要更精確的觀測才能獲得更確定的大小。
冥王星的大小甚至比地球的衛星月球(直徑約3400公里)還要小,大約為月球直徑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是比最近發現的克伯帶星體賽德娜(Sedna)以及夸歐爾(Quaoar)還要大一些。

右圖為冥王星與地球等星體的合照,可以看出地球月球冥王星等星體大小的相對關係。

 

資料來源: NASA, 李彥頡 翻譯


冥王星的外觀

冥王星距離太陽十分遙遠,最清晰的照片是由哈伯望遠鏡所拍攝的,但僅能顯示冥王星表面的明暗程度,無法了解確切的地貌。左圖是由哈伯望遠鏡的資料分析所製作的冥王星地圖。橫軸代表冥王星的經度,縱軸是冥王星的緯度。
目前最新的探測計畫是新地平線號探測船(New Horizon)已經於2006年的一月十九日發射成功,預計在2007年的二月藉由木星的重力拋射,往冥王星與凱倫邁進。並且預計於2015年的七月到達冥王星系統。

 

c資料來源: NASA


冥王星的奇特的軌道

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軌道大多接近圓形,但是冥王星的軌道是細長的橢圓形。表示橢圓形與正圓形之差異程度的數值是離心率。離心率越大則橢圓越細長。地球公轉軌道的離心率是0.02 ,冥王星離心率是0.25 。冥王星最接近太陽時,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最遠離太陽時,距離太陽約50天文單位。冥王星的軌道也偏斜黃道面達17度,為太陽系中偏斜最厲害的行星。

冥王星的公轉週期為248年,1979年 曾跨入海王星內側成為第二遠的行星。在1999年跨出海王星軌道,再度成為最遠的行星(2006年被降為矮行星前)。冥王星也是克伯帶(Kuiper belt)中的一份子,也是克伯星體中最明亮的。 大小是目前發現的克伯帶星體排名前兩名(可能略小於厄里斯,但時由於厄里斯的大小誤差太大仍然需要更多數據確定)。

冥王星的衛星

1978年發現冥王星也擁有一顆迷你小衛星-凱倫。他們的距離非常小,只有19500公里左右,為冥王星半徑的17倍。 由於凱倫的直徑約為冥王星的一半,因此兩星軌道的重心是在冥王星外面的,也就是說她們比較像是一個雙 矮行星系統。

隨著哈伯望遠鏡的深入研究,在2005年有更驚人的發現。2005年5月哈伯望遠鏡的觀測冥王星系統的時候,發現兩顆星的衛星海卓(Hydra,S/2005 P1)及尼克斯(S/2005 P2),並且在2006年2月正式確認。
右圖是2006年2月由哈伯望遠鏡拍攝的冥王星系統合照。可清楚的看見冥王星與較大的衛星凱倫,右方的兩個星點則是新發現的迷你衛星海卓與尼克斯。凱倫的直徑達到1290公里,約為冥王星的一半之多 !所以冥王星反而比較像是一個雙矮行星系統。

海卓與尼克斯的大小都非常的小,海卓較明亮,也可能較大直徑約為52-160公里,尼克斯的直徑約為16-72公里,大概跟台北縣差不多大。

海卓的命名為希臘神話中的九頭蛇,而尼克斯是神話中的水妖。

哈伯j望遠鏡發現的冥王星衛星
資料來源: NASA
 

冥王星的星體結構與大氣

冥王星主要可能是由冰所組成的,並且有一個由鐵鎳岩石混合成的小核,右圖為冥王星結構的示意圖,不過仍然需要更多的觀測數據確認。
藉由冥王星的恆星蝕可得知冥王星也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因為恆星被冥王星遮蔽時,恆星的光並非立刻消失,而是逐漸降低亮度,從降低亮度的情形得知,冥王星的大氣分為透明的上層大氣和相當不透明的下層大氣。據光譜觀測的結果,發現冥王星覆蓋著甲烷的冰或霜。凱倫則是覆蓋著水的霜。所以冥王星的反射能相當大,約達50%。

由於距離太陽十分遙遠,在冥王星上遠望太陽,太陽已經變得像一顆亮星一樣了,使得冥王星的表面因為缺乏熱輻射源而十分寒冷,溫度大約為-240度-220度之間。
 

冥王星相當黯淡,而且距離較遠,因此還沒有清晰的表面照片。 要探索冥王星的廬山真面目,只有發射探測太空船接近冥王星才能得知。 冥王星結構 資料來源: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李彥頡 翻譯


冥王星的探測計畫

冥王星的探測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原因是因為他的大小很小並且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原本航海家一號有機會可以探測冥王星,但是執行計畫的科學家決定讓太空船飛越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而沒有辦法接近冥王星。另外一艘探測外行星的航海家二號探測船的軌跡則完全沒有機會探測冥王星,使得冥王星的真面目仍然是一個謎團。


由NASA所主持的新地平線號(New Horizon)已經於2006年1月19發射升空,2007年二月借由木星拋射到冥王星。預計在2015年的七月到達冥王星,將對冥王星與衛星凱倫等三個衛星進行深入的探測與研究,即將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並且在2016-2020年探索克伯帶星體。主要的時間表如下:
2006年1月19日 成功發射升空
2007年2月28日 飛越木星拋射往冥王星方向
2015年7月 到達冥王星系統並且進行探測
2016-2020年 進行克伯帶星體的探索

新地平線號探測船
資料來源: NASA
任務的相關資料可在NASA網頁找到。

冥王星的觀測資訊

由於冥王星距離地球遙遠,體積又小,在地球上最大星等僅14等,無法以肉眼或小型望遠鏡觀測,需要利用大口徑的望遠鏡長期曝光 ,並且使用星圖比對才能見到冥王星的蹤跡。右圖為地面觀測望遠鏡ESA所拍攝的冥王星照片,左下的凸起是冥王星的衛星凱倫。
冥王星於2005年至2010年之間大略在巨蛇座以及人馬座之間緩步移動。

資料來源: ESA


參考資料與相關網站:

1. NASA http://pluto.jhuapl.edu/index.php (英)
1. 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Pluto (英)
2007-06-30 12:52 am
因為以前既9大行星都是有軌道的,而且大約是圓的,但偏偏冥王星的軌道是偏小,所以於2006年被國際天文學會從九大行星中剔除。
2007-06-29 11:16 pm
冥王星是在1930年1月,由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Clyde William Tombaugh)在羅威爾天文台所發現,後來命名為普魯托(Pluto),意思是羅馬神話中的冥界之王,並且被歸類為九大行星之一。歷經76年後,在2006年降級為矮行星,目前為三顆已被認可的矮行星之一,並且被賦予編號小行星134340。此外,冥王星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克伯帶星體。

今次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因為它不符合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天體。
而「矮行星」這個詞語,也是一個新名詞,從前只有矮恆星,(即質量比太陽低的暗淡恆星,又稱為褐矮星。)利用這個邏輯,較細小 只符合部份條件的行星就被命名為矮行星。而不符合所有條件,在太陽系中運轉的物體將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也是一個新名詞。


不知道是否是你想要的
2007-06-29 11:12 pm
冥王星是太陽系天體。它於1930年1月被發現,並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魯托(Pluto)命名,中文意譯為冥王星。發現後長期以來一直與地球、土星等並列為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第五號決議,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dwarf planet)在行星之列中除名,並賦與成為小行星134340的編號。


行星地位的爭論
冥王星由於尺度小(比其他八大行星小得多)、軌道扁長,許多人對它能不能算一顆真正的行星表示質疑:

其它的一些天體,例如小行星2060(喀戎)的軌道與冥王星十分相似。
太陽系中的一些行星還有著7個比冥王星更大的衛星。
在海王星外有一沿軌道運行的天體帶——柯伊伯帶。許多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就是這一軌道帶上最大的天體之一,並相信海王星是最後一顆「真正的」行星。
有說冥王星擁有衛星—冥衛一(凱倫),因此它該作行星論,但天文學家及後相繼發現小行星243(愛達)等部份小行星同樣皆有衛星,所以擁有衛星被認為不再是判定行星的標準。

1998年曾有建議把冥王星剔除太陽系行星之列,但當年國際天文聯盟(IAU)否決。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2006年9月7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把已知或即將成為矮行星的天體賦與編號,冥王星現編號為小行星134340號。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34: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9000051KK021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