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影片資料
國家:美國
年代:1936年
導演:查理·卓別林
編劇:查理·卓別林
攝影:羅裏·托澤羅,伊拉·摩根
剪輯:威廉·李·凡維
音樂:查理·卓別林
演員:查理·卓別林(飾查理),保利特·戈達德(飾加瑪),斯坦利·斯坦福(飾大比爾),切斯特·科特林(飾機修工)
查理斯卓別林這回化身為機械化工廠中的小員工,和無人性的機器對比出許多有趣故事。另一方面結識了流浪街頭的 Paulette Goddard,兩人並開始生活在一起……。
卓別林對機械化的生活作了相當大幽默的諷刺。本片也是他最後一部有聲電影,水準表現仍然相當卓越。其中還放了一首他自寫自唱的歌曲 "Smile"。本片最後一幕『迎著陽光、奔向道路盡頭』的畫面更是卓別林最有名的場景,這六十幾年來的電影無不使用他的這個概念(您親自看了以後,就會知道我說的意思了)。
圓頂禮帽、八字鬍、短背心和大皮鞋——這就是卓別林,銀幕上的流浪漢。他總是那麼邋邋遢遢,又像是患了多動症一樣不停地跑啊,跳啊,走著太空步,他是個空前絕後的天才。他那快如閃電的動作常常會把與他演對手戲的演員攪得暈頭轉向,所以他的拍檔也如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在銀幕上,無論是政府官員、頂頭上司,還是身穿制服的警察,一見到這個流浪漢都被耍得團團轉。除了動作上的滑稽之外,他的每部電影都不僅在表演藝術上有所創新,而且主題也都很深刻:社會底層人們的普通生活,小人物反抗社會和反對軍國主義,鞭撻美國社會的浮華假像——他以一種反諷的形式來表現那些大人物,沒有絲毫的誇張,都是有的放矢的演繹。1920年代末期,卓別林開始將流浪漢的形象發揮到了極致,他的電影故事情節也越來越複雜。到了1936年,他拍攝的《摩登時代》成為此類電影的登峰造極之作,經久不衰。
1926年,弗裏茨·朗格執導的科幻影片《大都會》描繪的未來都市的美景讓無數美國觀眾激動不已,而實際上,生活在那裏的底層無產者卻依然飽受壓迫。朗格的電影主題是對非個性化的大規模生產的現代社會的批判。對這一主題,卓別林在他的《摩登時代》中也給予了無情地諷刺:影片開始是一群羔羊,一個挨著一個,向著屠宰場走去。接著,鏡頭一轉,換成了一群工人,從地鐵口走出,涌向工廠的大門。但與朗格的影片不同,如果說在朗格的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座陽光工廠,那裏乾淨寬敞,工人熱火朝天地工作著,表面呈現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那麼在卓別林這裡,工廠仿佛成了人間地獄:大的嚇人的機器,殘酷的工廠老闆,還有一刻不停地監視工人工作情況的監工。此外,朗格塑造的無產者最終暈倒在蒸汽瀰漫的車間裏,而卓別林則自如地穿梭在機器中間。他不停地在擰螺絲,擰啊擰,在他的眼前除了螺絲,別無他物。他機械地擰著螺絲,追趕秘書小姐;又用擰著螺絲的動作跑到街上,甚至想把一個胸脯豐滿的過路女士的乳房也擰緊些。這顯然是不允許的,於是,警察跑來想抓住他,他呢,又跑回工廠,尋求庇護,此時他已經從擰螺絲的幻覺中清醒過來。這樣的小人物形象的戲劇化特徵非常明顯,影片中的機器場面也十分誇張,對於工廠工作本質的嘲諷如此直截了當,這就是卓別林的批判風格,非常明確,且毫不留情。
●查理·卓別林的成功來自對工作環境的嚴格要求,這一點恐怕能和現在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不相上下。
●流水線上的流浪漢——卓別林用鬧劇形式來表現真實的工廠工作。
非人道的工作性質並不是這個流浪漢最後成為工會代表的主要原因,這純粹是一個偶然。這個小子本來是追趕一輛掉了尾巴的運木頭的大貨車,途中遇到一群工人在示威遊行,他被稀裏糊塗地捲入與警察的群毆中,結果被當成工人領袖關進了監獄。而此時工廠的頭頭或其他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沒了蹤影,他們才不會出面解決這種麻煩事呢。原本一場越獄行動也被他給攪黃了,他稀裏糊塗地吸了毒,陷入迷幻狀態中,自己也不知道都做了什麼,他甚至為自己的英勇行為感到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