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音符號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ˊˇˋ
發音練習,可以看這裡→
http://www.mdnkids.c om/BoPoMo/
注音符號舊稱為「注音字母」,為漢字注音而設定的符號,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共計39個字母,排列以「ㄍㄎ」開頭;1920年改訂字母順序,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達40個。
注音初期以讀音統一會所定字音為標準,故有「万v、兀Ng、广Gn」三個字母,後以北京音為標準,「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
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正式的稱呼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
相對於漢語拼音來說,注音符號有時簡稱注音。
『注音符號的來源及發音法是早在民國三十五年 (1946) 由朱兆祥先生所擬訂的』,這應該是是台語注音符號吧。
注音符號是聲韻學家章太炎先生創建的,民國七年頒布。
注音符號在發音部位與方法上是沿用中國古代傳下來的音韻系統,用來教發音,還可以根除西方學生依賴母語的習慣及其帶來的干擾。
注音符號字型大部份取自古文簡筆漢字,其中十六個符號實際具有字音與字義的字,在形體上有中國文字的根據,使學生能了解到中國文字字形構造及寫法的基本字素,幫助學生認字、寫字,提高學習效果。
注音符號的發音從唇音開始,每個部位所產生的音,以互補分配的關係在發音上自成系統,以簡單的21個聲母及16個韻母可以拼出420個音節,再加四聲的變化,產生1281個有意義的音節,可以應付全部漢字的發音與標準華語。
美國各地的中文學校在20年前均普遍採用注音符號,但近十年來,來自中國大陸人口增加,中文教材大量供應,因此漸有漢語拼音取代注音符號的趨勢,不過注音符號比較不容易與英文符號搞混,還可練習國字筆順,也較容易正確發音,可提高中文學習效率,所以後來一些中文學校又開始採用注音符號教學。不過最後還是要學漢語拼音。
圖片參考:
http://polyart.com.hk/nop/n3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