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格陵蘭以外,北美唯一被證實的維京殖民地在哪裡?

2007-06-27 8:00 am
除了格陵蘭以外,北美唯一被證實的維京殖民地在哪裡?

回答 (3)

2007-06-30 8:18 pm
✔ 最佳答案
793年6月,維京人劫掠英國海岸的林迪斯芳(Lindisfarne)修道院。這次劫掠標示了維京時代的來臨。在這一年的夏季,維京人襲擊了賈羅(Jarrow),在諾林伯里亞(Northumbrie)海岸的南方。兩年後,另外兩個修道院也先後遭劫:蘇格蘭的愛奧那島(ile de Iona)和威爾斯南岸的莫根威格(Morganwg)。797年輪到不列顛群島的曼恩島(lile de Man)遭殃;800年賈羅南部的一個修道院遭劫,按著是蘇格蘭西岸的一個修道院。這些閃電般的襲擊只是序曲,預告一首將持續近二百年的史詩。
此後,維京人更加猛烈,更加頻繁地攻擊英格蘭、愛爾蘭和高盧(Gaul)的西部。北方人是如何變成掠奪者,令整個歐洲害怕呢?為了瞭解他們的歷史,必須追溯到史前時期。
從公元前6000年開始,維京人的祖先就已經乘著簡陋的小船,走遍斯堪的那維亞。在那個時代,隨著歲月流逝,氣候逐漸溫和,覆蓋北歐的停冰層也溶化了。由於氣候溫和,新的土地出現了,土地上起初長滿了苔癬,後來成了森林。北方的遊牧民族穿梭於挪威峽灣、丹麥的600個島嶼,以及瑞典無數的湖泊和河流之間。他們為了尋找獵物多的區域,甚至冒險來到外洋,捕捉海豹和鯨。
當時的北歐人已經會製造輕便的獨木舟。這些輕舟便於運送,也很容易拆卸,是用浸過油或鯨油的梣木造的,可以防止海水侵蝕。這些梣木用細皮帶圈緊,並把紐結用海水浸濕,才不會鬆開。船的骨架上鋪著用粗線縫合的牛皮。
公元前4000年左右,斯堪的那維亞的大部分土地上都是森林。針葉樹、橡樹、椴樹等是當時的北歐人造船的材料,他們用石斧和石鋤造船,技巧純熟。
接著出現了從事農耕的民族。他們訓練馴鹿做粗重的工作,馴鹿的肉和奶又是人們的食物。人口逐漸增長,人們開墾土地,播種,收割。他們用簡陋的陶器燒食物,這些農民和手工藝者吃很多魚和貝類。木頭和大海構成這個北歐文明的重心。
公元前3000年,青銅器出現,增進了工具的效益。從此以後,人們運用精湛的技藝,打造金飾和青銅首飾,編製純羊毛織的衣服,製作剃刀和拔毛鉗。
羅馬帝國瓦解,西歐的封建制度逐漸形成。此時,北歐人發動攻擊,羅馬帝國崩潰,亞洲和歐洲的部族趁機擴展。這是日爾曼人的鐵器時代,推算起來,也是斯堪的那維亞人的鐵器時代。大規模的遷移出現了:祖籍丹麥的英格蘭人和朱特人(Jutes),來到不列塔尼(Britany)定居。丹麥國王高奇萊古斯(Cochilaicus),515年遠征西歐,在遠征中命喪黃泉。
這整個階段預示著維京時代的開始。這時,斯堪的那維亞人已經建立了商業關係。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附近的小島海爾戈(ile de Helgo),就是個重要的商業中心,手工藝者在這兒鍊鐵和青銅,動物皮和毛皮的交易熱絡,有利於與
歐洲的貿易往來,往來的地區主要是西歐、英國和東波羅的海。
8世紀,瑞典,挪威和丹麥還是邊界模糊的國家。維京人來自瑞典、挪威、丹麥,在最初的遠征時,始終是唯一的斯堪的那維亞民族。維京人說同一種語言,古斯堪的那維亞語;都在偏僻的農莊裡過著艱苦的生活,信奉同樣的神。
他們的吟遊詩人吟哦同樣的詩,讚頌共同的祖先。後來,他們向各地攻掠,漸漸有了瑞典維京人、挪威維京人、丹麥維京人的名稱。
7世紀,高達爾人(Cstar)和斯維爾人(Svear)融合,建立了瑞典。對高達爾人我們幾乎完全不瞭解,不過,我們知道,多數的斯維爾人住在烏普薩拉(Uppsala),離現在的斯德哥爾摩不遠。兩個民族由同一個國王統治,國王是烏普薩拉皇族的後裔。斯維爾人建立了一個強盛的海上王國,擁有利潤可觀而繁榮的商業。後來,哥特蘭島(lile du Gotland)歸併,新的國家因而成形。哥特蘭島貢獻財力,促成中世紀瑞典的強大。
9世紀以前,挪威都不算真正的國家。的確有許多人在挪威生活,但大片的荒漠將他們隔開了每一部落組成一個小王國,由一個小國王或大莊主統治。從6世紀開始,有人嘗試統一各部落,一直到9世紀末,美髮的哈拉德(Harald aux Beaux Cheveux)國王才統一了挪威。
在丹麥,前維京時代的考古發現非常少。不過,還是可以在丹麥東部,發現不同時期的宗教建築,如在西蘭島(Zealand)、斯卡恩(Skane)和波恩霍爾姆(Bornholm)。另外,在800年時,戈弗雷(Godfred)國王向查理曼(Charlemagne)進攻。因此,我們知道那時丹麥已經是王國,而且由英勇的戰士領導,侵略西方的神聖羅馬帝國。9世紀,維京人真的出現了,他們乘船出海,襲擊了整個西方世界。
8世紀末,斯堪的那維亞只有兩百萬居民。從9世紀開始,人口增長。有幾個原因促使人口增長:一方面是氣候改變。氣候變溫和後,農作物的收獲增多,人吃得飽,吃得好,變得強壯。老人的死亡率和冬季新生兒的死亡率降低了。所以,幾年後,斯堪的那維亞的土地就顯得太狹小了。人口的增長還與維京人的傳統習俗有關,維京人是多配偶制,因此孩子特別多,年輕人不得不到別處謀生。此外,維京人還有個與法律有關的傳統:法庭判處犯人流放。人口增長及流放犯人的傳統,促使維京人到海上去,到故鄉以外的地方去碰運氣。
這些社會學資料並不能解釋一切。維京人本來就是一個勇猛的民族,喜歡冒險,愛好遊歷,也是一個貪財的民族。
11世紀,在離維京人的海岸不遠的地方,開了一條商路。商路的中心經過弗里西亞(la Frise,現在的荷蘭)的港口和萊茵河谷。這條商路成為北歐商業往來的十字路口。就在商路附近的維京人,深受這些商品吸引,到後來成了強盜,燒殺擄掠。從西元900年至1100年,歐洲可說是北歐人的天下。西元第9.10世紀,正值北大西洋的次佳條件期,北大西洋暖和的氣候吸引更多北歐人往地中海地區冒險,並且與義大利及阿拉伯國家進行海上交易。有些北歐人更循著河水東行,將觸角伸入俄羅斯。因此,最早創立俄羅斯國家的民族,應該是北歐人;另有一批人則循河道往南及往東,抵達拜占庭。不久之後,美國也被納入版圖,成為他們的殖民地。
登上新大陸
古代北歐人在格陵蘭安頓下來之後,不可避免的會有機會再繼續西行,踏上北美洲大陸。西元九八六年,冰島商人郝卓夫森的船原本欲前往格陵蘭,沒想到一場大風雨卻使船偏了向,意外地讓他發現格陵蘭西方的新大陸。不過赫卓夫森卻無意登陸,畢竟他是一位商人,而非冒險家維京人。此外,當時船上補給品短缺,滿船的貨物又急著要運去格陵蘭。因為冰島人在格陵蘭這塊殖民地上,的確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慢慢安頓下來,畢竟創造一個適於生活的環境有太多的雜事需要進行。
一直到990年代中期’紅髮艾瑞克’的兒子李夫才開始出海找尋北美新大陸。考古學家在紐芬蘭(Newfoundland;位於加拿大東部,意思為新發現的大陸)北部的草原海灣曾發現過維京人的足跡,證明這群航海專家的確曾在十世紀末登上北美洲大陸。傳說中亦提到另一段遠征歷史。話說維京人曾來到北美洲東部一處名為溫蘭(Vinland;意思是酒鄉大地)的地區。這裡四季如春,土地肥沃,樹上結滿個式各樣的水果。此外,垂手可得的獵物也使島上居民的生活輕鬆自在。這個故事雖然過分誇張,但這也正如’綠地(Greenland)’的命名由來一樣,一定是有某些事實根據,才會留下這樣的傳說。
維京人在溫蘭所開發出來的主要天然資源為木材。由於格陵蘭的木頭奇缺,李夫遂因往西開拓而名躁一時,也在一夜之間成為大富翁;眾人甚至稱他為
’狗運李夫’。儘管當時的美洲大陸氣候宜人,但所有踏上此地的冒險家卻必須面對一個共同的難題,即北美洲原住民比維京人更早一步定居在這片大地上。維京人曾在北美洲南部及西部建立過殖民地,但是卻無法維持很久,上述的難題或許是原因之一吧!!
假如登上美洲的北歐人與其歐洲祖國之間的聯繫未曾斷線,那麼他們與美洲印地安人接觸的故事一定相當驚人。歐洲拓荒者可能會與印第安人發生一場肉搏戰,也可能會在歐美兩大陸中間發展出貿易行為。美洲原住民因此會發展出自己的文化,抵抗歐洲人另外一波的侵入,因為歐洲的造船技術逐漸進步之後,終於可以直接跨越大西洋。但這一切都只是假設的狀況。唯一重要的是兩方人馬碰面後,西維京人的擴張勢力隨即遭到限制,因為不到數十年,地球氣候更日益惡化,格陵蘭殖民地已日落西山,最後島民也全數滅亡。留在美洲大陸的維京人失去後援之後,只好力求自保。有些殖民地日益沒落,甚至被印第安人同化。冰島上的居民雖然倖免於難,但是也得面

2007-06-30 12:19:14 補充:
冰島上的居民雖然倖免於難,但是也得面 對當時小冰河期的惡劣天氣。北美洲大陸上短暫的歐洲文明生活,不久以後也完全消失。
2007-06-30 10:51 pm
紐芬蘭!!!!!!!!!!!!!!!
2007-06-27 8:16 am
在紐芬蘭
維京時代
從北方日耳曼人從公元790年開始擴張,直到公元1066年丹麥人的後裔征服英格蘭,一般稱之為「維京時代」,是歐洲遠古時代和中世紀之間的過渡時期。維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們在設得蘭群島、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島、都設立了殖民地,在10世紀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紐芬蘭居住過。他們不僅是海盜,也同時進行貿易,甚至定居在歐洲沿海和河流兩岸。有記錄說公元839年他們曾作為拜占廷帝國的雇佣兵征服北非。他們的殖民地遍佈歐洲,包括英格蘭的丹麥區、基輔羅斯、法國的諾曼第等等。只是到了維京時代的末期,北歐才出現獨立的國家和國王,同時也接納了基督教,開始進入中世紀。直到歐洲各國王權強大,有能力抵抗維京海盜之後,維京方纔逐漸開始消亡。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6%AD%E4%BA%AC%E4%BA%BA&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28 15:50: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7000051KK000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