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哪些歷史文化遺產具有葡國特色????

2007-06-26 4:38 pm
澳門哪些歷史文化遺產具有葡國特色????
講埋有咩葡國特色???
最好詳細d!!!
更新1:

全部都有葡國特色???

回答 (1)

2007-06-26 8:37 pm
✔ 最佳答案
澳門歷史城區小檔案

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多個廣場空間,以及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台、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等20多處歷史建築。





亞婆井前地







圖片參考:http://www.macauheritage.net/images/MWH035M.jpg
簡介:
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這裏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又靠近內港,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澳門葡人民謠說:“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可見亞婆井對本地葡人具有重要的意義。今天亞婆井前地一帶仍然保留許多西式建築,充滿南歐風情。
建築描述:
亞婆井前地周圍的建築主要有葡萄牙民居式建築和具有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公寓式住宅。葡萄牙民居式建築主要分佈在龍頭里上,順山勢而建,建築較為低矮;白色的外牆,襯托綠色的百葉窗,加上紅瓦坡屋頂,明顯地帶有南歐風韻。亞婆井前地7、9、21號為葡人公寓式住宅,屬於裝飾藝術風格,建造於20世紀初。7、9號每幢佔地約300 平方米,為兩層建築,高約10 米。21 號佔地約460 平方米,為三層建築,高約13 米。平面基本為長方形,建築立面有裝飾藝術風格的裝飾線條,入口結合地形,外牆表面以黃色粉刷,白色裝飾線條,屋頂形式為平屋頂,結構為磚牆與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







仁慈堂大樓






圖片參考:http://www.macauheritage.net/images/MWH065aM.jpg
簡介:

仁慈堂於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後,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育嬰堂、痲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
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 8 世紀中葉,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建築描述:
仁慈堂位於議事亭前地,為一磚石建築,由於後加的兩層券廊,賦予它新古典外衣,從而吸引人們的注意。
建築整體除花崗石柱基外,均以白色粉刷,故即使立面裝飾線豐富,依然給人一種安靜高雅感覺。
建築物正立面上層有外廊,下層有寬兩米的行人走廊。立面牆身是建在十個方形的花崗石柱基上,柱基間則以磚券相連,同時,在柱基上均設有壁柱一對作裝飾,這種券柱式建築手法在立面上重覆使用,從而令大樓立面具有一種鏤空的效果。建築物寬22米,女兒牆高度為1 2 . 5 米,左右分為三部分,中間部分稍凸,其頂上之三角形山花高達16米,打破了建築物的水平感。立面上下兩層各開有七個拱券,其中以中間三個較大,而拱券兩側之壁柱在形式及柱式上均有所不同,上層中央三組為愛奧尼式圓柱,兩側四枝則為愛奧尼式方柱,至於下層則為科林新柱式,兩側為圓柱,中間卻是方柱,並以疊柱形式出現。






東望洋炮台(包括聖母雪地殿聖堂及燈塔)







圖片參考:http://www.macauheritage.net/images/MWH0114aM.jpg
簡介:
東望洋炮台修築於1622 年, 1637 年擴大增修,翌年完工,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此後,炮台一直被列為軍事禁區,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祗有每年的8月5日聖母誕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炮台才被闢為旅遊點,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
炮台內的聖母雪地殿聖堂約建於1622年,祀奉雪地聖母(Nossa Senhora da Guia)。1996年,政府對聖堂進行內部保護和修復工程,發現了壁畫遺跡。壁畫上的聖經故事和人物,運用了中國繪畫的技法,整個畫面是中西文化和藝術的大融匯。這種特色是本地區眾多教堂中獨一無二的。1998年起,一組專家開始修復教堂內的壁畫,到2001 年完成,重新開放。
東望洋燈塔建成於1864年,次年9月24日正式啟用。1874 年9 月,燈塔因風暴受損,經過重修後於1910 年6 月29 日重新啟用,一直至今。
 
建築描述:
東望洋炮台位於澳門半島最高峰東望洋山之巔,俯瞰整個半島,建築佔地約800平方米,炮台平面為不規則多邊形,牆高約6米,立要由花崗石築建而成,女兒牆不作雉堞式設計,在架設大炮的地方,子牆稍為降低。
炮台上建有一座燈塔及小教堂,為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其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標值亦為澳門於世界地圖上之地理定位,建築為一圓柱形結構,底部直徑為7米往上收分為5 米,總高15 米,內部共分三層,有一迴旋梯連接垂直空間,塔頂設置巨型射燈。
燈塔側的小教堂名為聖母雪地殿。主堂呈長方形,其長為16 米,寬4.7 米,兩側牆身較為厚大且有扶壁,以承托筒拱結構的屋頂,但屋頂外形則為坡屋頂,以紅瓦鋪設,屋脊高7米多,檐口高4.8米,主祭壇右側設有一祭衣房,唱詩台則在門口上層,極為狹窄。教堂立面設計較為簡單,兩邊壁柱加上三角形山花,而入口大門亦以相同手法設計。教堂內的拱頂和牆身繪有彩色壁畫,其繪畫技巧融合中西藝術,彰顯教堂之價值。






大炮台







圖片參考:http://www.macauheritage.net/images/MWH097dM.jpg
簡介:
大炮台創建於1617 年,至1626 年建成,名為聖保祿炮台,澳門居民多稱為“大炮台”。在近四百年的歷史裏,大炮台內部建築曾多次改建。大炮台的大門朝南,早期入口為火藥儲存庫;上層的中央是一座三層高的塔樓(現已不存),每一層都裝備火炮;旁邊另有四排房子,為澳督及官兵的營房,宿舍兩側有台階與下層入口處相連。炮台內備有水池及軍需庫,軍需庫儲備充足,足以應付長達兩年的包圍。這座炮台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並與其他炮台一起,構成一個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而從1623年至1740年間,這裏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的住所。
大炮台一直為軍事禁區,直至1965年原營房位置改建成氣象台,1966年氣象台遷入後開放為遊覽區。
大炮台城牆分別於1992、1993和1996年進行修葺,有關工程祗限於必需的,以保持其真實性。除了清洗狀況良好的牆身外,還清除表面雜草,用除草劑清除植物的根部,使用原有材料修補牆身裂縫。因此,大炮台之結構被完整地保存。
1996年9月起,政府將氣象台原址改建為澳門博物館,1998年落成啟用。
 
建築描述:
大炮台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海拔52米的小山頭上,西側緊靠聖保祿學院遺址。炮台由該學院耶穌會會士於1617年開始修建,直至1626年才正式完成。
炮台佔地約8,000 平方米,呈不規則四邊形,邊長均約為100 米,四個牆角外突成為棱堡,炮台東北、西南及東南面牆身建基於3.7 米寬的花崗石基礎上,牆身以夯土砌建,並以蠔殼粉末作灰泥批盪,堅實非常,牆高約9米,往上收窄成2.7米寬。子牆高約2 米,成雉堞狀,可架設多達32 門大炮。東南牆兩角更設有碉堡。面向中國大陸的西北牆身,主要以花崗石砌築,子牆較矮且沒有炮口設置,這主要顯示其對海外的防御作用以及對當時中國官方的友好姿態。
炮台之正門入口設在東南牆上,大門後又設有一些簡單房間,是當時軍事用房,現作為旅遊設施。沿着一條短短的彎曲坡道,可到達炮台寬敞的大平台,歷史上炮台平台上及其下層空間均設有軍事設施,如西面棱堡內之彈藥庫(現為小展覽區)及儲水池等(現為博物館一部分)。


資料太多,呢度貼唔晒,你自己去睇啦:http://www.macauheritage.net/Info/
參考: www.gov.mo


收錄日期: 2021-04-28 13:34: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6000051KK006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