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靚:孔雀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a/IMG_0625.JPG/200px-IMG_0625.JPG
藍孔雀(學名:Pavo cristatus),也叫印度孔雀,是雉科孔雀屬兩種孔雀之一,另一種是綠孔雀。藍孔雀主要產於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蘭卡,是印度的國鳥。孔雀可能是人類飼養的最早的觀賞鳥類,它們是留鳥。今天世界各地均有孔雀被飼養。
特徵
雄性藍孔雀上部的尾羽約152厘米長,可以豎起來像一把扇子一樣「開屏」。尾羽上反光的藍色的「眼睛」可以用來嚇天敵。天敵可能會將這些眼睛當作大的哺乳動物的眼睛。假如天敵不被嚇走的話藍孔雀還會抖動其尾羽,發出「沙沙」聲。雄性藍孔雀的總長度可達約兩米,重四至六千克。行為生物學認為雄性藍孔雀的長的尾羽可以用來標誌一頭動物的健康狀況。雌性藍孔雀比較容易受「眼睛」多的雄鳥的吸引。相對於雄鳥雌鳥比較小,很不顯眼,其身長僅約一米,重2.7至4千克。
雄鳥的頸部、胸部和腹部呈燦爛的藍色,雌鳥的羽毛主要為灰綠色。
分佈和生活環境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2/Pavo_cristatus_feather_LC0026.jpg/180px-Pavo_cristatus_feather_LC0026.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雄性藍孔雀尾羽的近照
藍孔雀原來產於印度和斯里蘭卡。它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它們隨其群到田地里覓食。由於孔雀吃年幼的眼鏡蛇,因此在印度它們非常受歡迎,在許多地方它們不會遭到捕獵,它們可以非常親人。
藍孔雀生活在乾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葉林地區,在地面上覓食和築巢,但在樹上棲息,主要以種子、昆蟲、水果和爬行類為食。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數據藍孔雀的數量在近年來不斷減少,但是總的來說藍孔雀的數量還是相當高的,因此它屬於不受威脅的動物。
早在4000年前孔雀就已經被人類帶到了地中海地區,因此孔雀是人類飼養最早的觀賞鳥類。在埃及、古羅馬以及在歐洲中世紀時期人也吃其肉。由於孔雀是留鳥,因此在許多公園中它們可以自由活動。
在飼養過程中產生了黑翅膀的孔雀和白孔雀。
繁殖
孔雀是多配偶的鳥,每隻雄鳥約與五隻雌鳥生活在一起。
藍孔雀的繁殖期從四月至八月。在繁殖期里雄鳥非常凶,甚至會攻擊自己鏡子里的形象。每次產4-8枚蛋,蛋白色至乳黃色,孵卵期為28天。只有雌鳥參與孵化。雛鳥的羽毛是淡棕色的,背部的顏色稍微深一些。
未成年的幼年的羽毛顏色類似雌鳥。性成熟在兩至三年後。
鄰近的種
藍孔雀與同時在東南亞生活的綠孔雀是孔雀屬中唯一的兩個種。他們之間可以雜交。與生活在中非的剛果太陽鳥的親緣關係遠一些。
圖片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9/Peacock.displaying.better.800pix.jpg/120px-Peacock.displaying.better.800pix.jpg
孔雀開屏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b/FemalePeacock_001.jpg/120px-FemalePeacock_001.jpg
雌鳥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USA_California_San_Diego_Zoo_Peacock.jpg/120px-USA_California_San_Diego_Zoo_Peacock.jpg
唔靚:烏鴉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e/Corvus_corax_%28FWS%29.jpg/260px-Corvus_corax_%28FWS%29.jpg
大嘴烏鴉,又叫巨嘴鴉,俗稱老鴉、老鴰,通稱烏鴉。
生態環境
大嘴烏鴉對生活環境甚不挑剔,無論山區平原均可見到,尤其近人,常見於田野、居民點附近,喜結群活動於城市、郊區等適宜的環境。近年來由於各大城市的熱島效應、垃圾圍城等環境問題的影響,大嘴烏鴉在城市中極常見,以路旁、公園中的高大喬木為落腳點。
分佈地域
大嘴烏鴉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地區,貝加爾湖以東的廣泛地區、庫頁島、日本列島、印度支那半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群島、南亞次大陸均有本物種分佈;中國全境可見本物種。
特徵
在雀形目中,大嘴烏鴉是體形最大的幾個物種之一,成年的大嘴烏鴉體長可達50厘米左右,這一長度甚至大過了許多猛禽。大嘴烏鴉雄雌同形同色,通體漆黑,無論是喙、虹膜還是雙足均是飽滿的黑色;但細看大嘴烏鴉的體羽並非漆黑一團,除頭頂、後頸和頸側之外的其他部分羽毛,多少都帶有一些顯藍色、紫色和綠色的金屬光澤,順光或側光觀察本物種,能明顯地看出這些精彩的金屬光澤。與形態近似的同屬鳥類小嘴烏鴉和禿鼻烏鴉相比較,本物種喙顯得非常粗壯,額頭特別突出,頗有人們所謂「奔頭」的韻味,在棲止狀態下,這一點是辨識本物種的重要依據。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8/Wybj.jpg/300px-Wybj.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三種烏鴉頭形喙形比較
食物
大嘴烏鴉是雜食性鳥類,食性很雜,垃圾、腐屍、昆蟲、植物種子、甚至青蛙蟾蜍都出現在它們的食譜中。
繁殖與保護
大嘴烏鴉的繁殖開始於每年的3月間,在南方地區可能更早,築巢於高大喬木上,每年都要搭造新巢,有時新巢會搭建在舊巢之上,形成一巢落一巢的「樓房」;巢的主體結構以枯枝搭建,用黏土作為黏合劑,內墊柔軟材料,在城市中築巢的大嘴烏鴉有時也會選擇廢鋼條作為巢材;每巢產卵3-5枚卵天藍色,被褐色斑點,孵化期15天。
大嘴烏鴉未被列入保護,由於某些城市存在著嚴重的熱島效應、垃圾圍城等環境問題,造就了非常適宜本物種繁殖的環境,且本物種智力水準極高,能很好地適應城市生活,據觀察他們能夠輕鬆學會打開密封垃圾袋的技術,還懂得利用馬路上的滾滾車流來幫助他們打開堅硬的果殼,有的個體甚至能夠看懂交通信號燈,高度的適應性和適宜的環境造成本物種的過度增長,在很多城市本物種和小嘴烏鴉一起構成了嚴重的城市烏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