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油台一問

2007-06-24 11:58 am
我想問點解啲鑽油台個塔頂成日都著火?究竟佢地燒緊乜,同理燒黎有乜用?謝謝!

回答 (2)

2007-06-24 4:05 pm
✔ 最佳答案
塔尖燒的是甲烷氣體,因為埋藏於地底下的石油,被甲烷氣體覆蓋著。
而甲烷氣體是一種極之易燃的氣體,為了防止這些氣體突然燃燒及節省運送成本,所以決定就地把它燃燒掉,釋出二氧化碳和水。
參考: 自己
2007-06-24 4:43 pm
文明社會的建立和運作,需耗用大量地殼礦物如石油、沙石和金屬等。隨著文明迅速擴展,物料開始不敷耗用,人類便向更偏遠的地區探索,發掘更多的物資供消耗。海底礦藏極豐富,無可避免地成為開採目標。1950年代美國德州人成立了首間鑽取海底鑽石的公司,正式揭開採礦活動入侵海洋的序幕。



  從海洋開採的礦物種類極多,包括金屬(金銀銅鈷鎂)、鑽石、碎石、沙粒、天然氣、石油等。採礦對海洋造成的破壞極大。在海床上鑽刮,破壞深海珊瑚等棲息地;鑽採時揚起的沙塵,則遮蔽陽光,令浮游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食物;採礦更會將深藏地表中的重金屬帶進食物鍊,毒害生物。

  
1. 勘探:




  向海床發出衝擊波是現代勘探石油的主要方法。石油公司利用大型氣槍向海底發射氣泡,產生聲波。氣槍每10秒至60秒便發射一次;勘探為期數天至數月不等。這些聲波非常強勁,因為勘探原理是利用聲波產生的回音,以測知深達40公里的地層資料。僅美國一地,每年便有逾100個勘探活動在全國海岸進行;而隨著2005年華府通過全面勘探海岸石油藏量的議案,相信勘探活動將繼續增加。

  由於海裡光線陰暗,眼睛不能大派用場,聲音遂成為海洋生物覓食、辨認環境和溝通的最重要媒介,不少海洋生物的聽覺系統都非常敏感。可時,勘探所發出的聲響非常嘈吵,嚴重干擾本來和諧的海底音波世界。



  勘探氣槍發出的噪音高達260分貝 ,好比有土星火箭在身旁數十米內發射! 難怪魚兒要紛紛棄家躲避。鯨魚為避開衝擊波,迅速游往勘探位置數公里以外的地方;有些遷移中的鯨魚,甚至會偏離正常途徑20至30公里以上。動物被「驅離」棲息地,迫著前往其他覓食較困難的地方,生存大受影響。



  不過,趕走魚兒僅是勘探的惡果之一。研究顯示,衝擊波對鯨魚、魚類、八爪魚、海龜等動物皆會構成生理影響。一些受強烈聲波影響的鯨魚,出現耳部出血、長期失聰的情況,肝臟和肺部等器官亦有創傷跡象;研究員又發現,噪音能導致(一種體型細小的魚類)的聽覺細胞永久受損。如上述所言,聽覺是魚類覓食、辨認環境和溝通的主要媒界,故聽覺受損對它們的生存構成極重大的打擊。





  聽覺被干擾,魚兒們會迷失方向,甚至衝上岸邊死亡。歷年不少鯨魚集體擱淺的報告,均有證據顯示與人類發出的噪音有關。如2003年澳洲Tasmania的海灘曾有大量抹香鯨、巨頭鯨和海豚擱淺,當時300-500公里外勘探活動正進行中。2002年巴西亦發生類似事件, 8頭座頭鯨衝上岸邊,奄奄一息。



  研究發現,鯡魚和石魚等魚類對聲波也很敏感,勘探活動持續和巨大的聲響會干擾其繁殖,甚至影響幼小魚苗的生存率和成長。勘探氣槍1至6米範圍內的聲波壓力尤其巨大,足以導致魚苗死亡。

  除勘探活動外,開採石油、設立和拆卸鑽油台、船隻航行、軍用聲納等也是海洋噪音的來源。



   
     

  蘇聯東岸、日本以北的薩哈林島(Sakhalin)的離岸海域,是25種鯨魚的家,當中還包括瀕臨絕種的灰鯨(Eschrictius robustus)。現時灰鯨的成員剩下不足100頭,其中僅23頭雌性灰鯨具有繁殖的能力。即使一頭雌鯨死亡,亦有可能令整個族群絕種。  

  灰鯨生死一線,石油公司唯錢是問。儘管環保界強烈反對,蜆殼公司、日本的三菱和三井集團繼續在當地展開「採油計劃」第二期工程。這項100億美元的計劃牽涉在海上建設鑽油台和連接輸油管,貫穿灰鯨碩果僅存的棲息地。一項獨立研究顯示,開採計劃所發出的噪音會滋擾鯨魚,破壞其棲息地;頻繁的船隻往來,容易將牠們撞倒。此外,鑽油台和輸油管一旦洩漏石油,帶來的災難更不堪設想。


2. 開採:





  海上採油是累月經年的大工程,需要很多工具和設施,如處理石油的機器、儲油倉、工作人員起居的地方等,海上鑽油台便因應誕生。鑽油台分為多種類型,有些浮在海面有些永遠固定在海床上有些鑽油台的基柱可以提起,方便在海床上移動。
  鑽油台的建料包括鋼鐵、混凝土和其他金屬,牽涉採礦的問題。另外,將鑽油台固定在海床上,必然會破壞海床生態,鑽井採油的過程亦然。現時全球的海上鑽油設施多達6500個,當中4000個位於墨西哥灣。






  「鑽井液」是一種用於鑽頭的化學品,其作用是潤滑和冷卻鑽頭,維持油井壓力及將海床的岩屑帶回鑽油台上。雖然部份潤滑劑會循環再用,但另一部份與海床的沙石、輻射物和石油混在一起,形成一團稱為「鑽井岩屑」的毒物,最終被棄置在鑽油台周遭的海底。根據美國環保署資料,鑽井岩屑的成份包括:山埃、鉛、水銀、鎘、石油、銅、輻射物質,及其他重金屬。
  
  岩屑在鑽油台四周積累,成為一堆可重達4萬噸的沈積物,將海床的生態壓毀。揚起的塵粒和毒物更會破壞水質,堵塞海洋生物的鰓部,導致牠們呼吸困難甚至死亡。研究顯示,污染構成的影響可遠達數公里,抑壓生物的生長。如美國喬治沙洲鑽油台附近的扇貝,便出現生殖腺發育遲緩,繁衍失衡的情況。



--地層水
  「地層水」(Formation water)是採油活動另一個重大的污染源。這些水份的來源分兩種:1)本存在油礦裡的水份;2)被人工注入油井以保持壓力的水份。儘管地層水經過處理後才會排回海中,但仍難免殘餘油污、重金屬甚至輻射物。


  除上述的鑽井液、岩屑和地層水等長期持續的污染,海上採油還會產生其他排污,如興建鑽油台、水壓測試和維修油井和輸油管時釋出的化學物(防锈劑、生物殺菌劑、脫氧劑等)。這些污染物的份量不容忽視,在北海的鑽油台,數小時至數天間排出的廢水便可多達30萬立方米。





1)長期燃燒天然氣--由於石油與天然氣的形成過程近似,故兩者經常一同出現在油井內。但礙於技術和器材等問題,天然氣大多不會輸往市場出售,而是被即場燃燒。據估計,全球25%的天然氣就因此被白白耗掉。曾有太空人以肉眼看到西伯利亞和波斯灣的油井火焰,可以想像其規模之大及問題的嚴重性。

2)鑽油台(發電機、引擎、泵等)、船隻消耗化石燃料時釋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

3)生產、處理、運輸和貯存期間石油所蒸騰出的氣體。

  總括而言,採油所產生的空氣污染包括石油燃燒和蒸騰時釋出的氣體,未燃燒的微塵粒子等。對生態而言,最危險的元素是氮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燒的碳水化合物。它們與陽光及空氣中的水份產生化學作用後,更可能降至陸地和海面造成污染。加拿大波弗特海(Beaufort Sea)附近曾密集燃燒天然氣。研究員於當地的冰層上發現重油污染。另據估計,30%測試油井時燒燃的石油,有近30%會降到海上,形成一層浮油。從飛機上觀察北海,每小時的飛行平均都會見到1至2大片浮油。

  


3. 運輸:

  海底抽取出來的石油,主要經輸油管和油輪輸往世界各地。



  全球過半的石油(約62%)是靠油輪運輸的。層出不窮的漏油事故,不斷污染海洋(近年主要的漏油意外請見下表)。1989年Exxon Valdez是史上最嚴重的漏油意外之一。事故中釋出10.8百萬加侖原油,污染了阿拉斯加2,100公里的海灘,同時導致25萬頭海鳥、2,800頭水獺和300頭海豹死亡 。除洩漏油污外,繁榮的海上運輸亦衍生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壓艙水引入外來物種等問題,詳情請見下一章「航海遺污」。








  輸油管是另一個運輸石油的方法。油管被鋪設在海床上或埋在海床下,不但摧毀海底生態,而且隱藏洩漏石油的危機。僅美國一地,便有逾3萬公里的油管鋪設在淺水地區,大部份位於採油重地墨西哥灣;深海區的輸油管亦超過2萬公里。輸油管藏在水底,難以維護和修理。有時漁網誤纏在油管上,漁船扯動魚網,便將油管扯爆;另外大船拋錨、大風暴、海底山泥傾瀉、重物跌入水底,都有機會將油管砸毀,造成洩漏。1980年後期,美國的深海油管平均每5天便由於上述原因發生一次損毀。資料顯示,1967至1990年間,每年有10,585桶石油從海底油管流入海洋。每桶石油能污染3千3百多萬加侖海水。





4. 拆卸鑽油設施

  海上鑽油設施由混凝土和鋼鐵製成,不但生產過程破壞生態(採礦、虛耗能源等),在廿年的使用壽命過後,其拆卸和棄置亦對環境構成威脅。

  廢棄採油設施的頂部必須拆除後運返岸上,餘下組件的處理方法則有多種,包括完全拆卸、部份拆卸、推塌和原封不動地留在海上。 採取的方案因情況而異,石油公司考慮的因素包括技術、資金、採油設施的大小、位置的水深等。

  拆卸後的平台,部份組件會被廢物利用,納入其他建設中;另一部份則被回收,但回收的過程仍難免污染和虛耗能源。餘下無法再用的組件就成為垃圾,棄置在陸上堆填區或海底。




  海上石油設施的清拆問題一直是國際環保界的關注焦點。位於大西洋北部的Brent Spar海上貯油庫,其處理方案曾於90年代惹起極大爭議。最初,蜆殼石油公司決定用火藥將之炸毀,讓它永遠沉沒於大西洋的深海。然而,這樣將為深海帶來難以估計的災難,故引起環保份子強烈反對。經過幾番磋商,最後Brent Spar的鋼環部份運往挪威Mekjarvik碼頭循環再用,其餘組件則被帶到陸上,棄置於挪威的堆積區。雖然如此能避免污染深海,卻為陸上帶來大堆垃圾,遺廢萬年。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39: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4000051KK005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