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如何形成?

2007-06-23 9:37 pm
地震是如何形成?

回答 (4)

2007-06-24 8:43 pm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圖片參考: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quake-structure-s.jpg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2007-06-24 12:47:16 補充:
地震,是由於地球表面局部地區有大宗能量釋出,而產生短暫時間之振動或一系列之振動,由此向各方傳布。震源出發處,稱為震央。其深度可發生於地殼表層達七百公里,可分別為淺震自地面至六十公里;中震深度則自六十至三百公里間者;深震深度則在三百公里以上者。淺震在世界各地發生頻率較多,深震僅見於有限之地域。日本深震常發生在三百五十公里深度。東印度群島花海曾見深震達七百二十公里。
2007-06-23 9:42 pm
形成地震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

自然地震中,以構造地震最為普遍;其餘的成因,有火山活動、地下空洞塌陷、大型山崩、大塊隕石墜落等。人為地震亦可稱為誘發地震(induced earthquake),指因人類活動而導致發生的地震。現已發現由於水庫蓄水、油井注水、地下核試驗等影響,可以導致一系列較小規模的地震連續發生;如1962年廣東新豐江水庫發生的6.5級地震。

地震的分佈有線性排列的特點,大致上可分為幾個地帶。

其一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在太平洋東岸開始,沿著綿長高峻的安第斯山脈和洛磯山脈,經過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再在太平洋西岸,從堪察加半島開始,向南經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硫球群島、台灣、菲律賓群島直至印度尼西亞所構成的大島弧,然後由新畿內亞往東連接南太平洋中的諸島嶼,這就構成了環太平洋地震帶。全世界約80%的地震集中於這個地帶。(更有約60%的活火山分佈在此。)

其二為喜瑪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青藏高原向西,經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小亞細亞和高加索山,到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系和地中海沿岸。其東面分支從青藏高原東部的橫斷山脈向南,經緬甸、印尼的蘇門答臘成弧形分佈,在新畿內亞與環太平洋帶交匯在一起。

此外,東非大裂谷附近和大西洋的大洋中脊,也是地震較多的地帶。

地震帶的空間分佈,和板塊邊界非常吻合。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地震,是由於板塊邊界斷裂帶的板塊相互作用所導致的。

正因為板塊邊界的不穩定性,導致大量的構造地震出現;幸而不少是發生在海底,否則,地震災害的次數會大幅上升。

例如1985年墨西哥城8.1級大地震,便是板塊移動的結果。

沿中美洲西岸的海底,是兩個小板塊相接之地,東面為加勒比板塊,西面為科科斯板塊。受東太平洋海脊的岩漿外推的影響,科科斯板塊向著南美洲海岸擠去,在板塊接合處俯衝,使加勒比板塊水平堆疊在上。當兩板塊互相抗衡的力量失去平衡時,相對靜止期所積聚的熱能及壓力便突然釋放出來,造成巨大的災害。

其實,是次地震影響的範圍很大,以墨西哥城代表災區,主要因為該處人口最多,死傷和財物損失較為嚴重;這是看地震新聞時需要注意的。
2007-06-23 9:42 pm
地震生成的條件錯綜複雜,至今仍未完全瞭解。一般而言,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產生地震的物質來源,如火山、斷層、相變等,二是造成應力、應變的動力來源,如板塊間的撞擊、火山的噴發等。缺少任何一項時,地震都無法發生。 在地球構造板塊衝撞的地方,會有大量的能量,促使岩塊互相推擠。有些地方,板塊會卡在一起,動彈不得。經過幾年或幾十年後,突然之間,被壓抑住的能量會被釋放出來,使板塊互相錯開,四面八方地傳送地震波的能量。當這些震波到達地表時,即成為人們感受到的地震。
2007-06-23 9:39 pm




「陽台像被八級颱風搖撼下的船欄,晃盪晃盪,我完全失去重心,只好本能地蹲下來,趴著回到房裒。」


「當時,天崩地裂,堵水成湖,地殼陷塌,有如高山瀉水,山土翻騰,恰似驚濤駭浪,整片房屋,成群牲畜,甚至於整個村落,吞沒在一片沙石土海之中。」
甚麼是地震 特別介紹︰模擬地震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圖片參考: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quake-structure-s.jpg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平均起來,真是震個不停。幸而,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祇佔1%左右,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29: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3000051KK018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