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的美國和共產主義的蘇聯冷戰的原因

2007-06-23 9:20 pm
第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的美國和共產主義的蘇聯冷戰的原因

回答 (2)

2007-06-23 11:53 pm
✔ 最佳答案
冷戰的原因:
a. 思想和意識形態上的差異
蘇聯與戰時的同盟國(主要是美國和英國)在社會制度和政治價值的看法上, 存有基本的差異, 所以一旦戰時的敵人軸心國被消滅, 這兩個互相對立的政治體系也不大可能進行真正的合作。
美國和蘇聯的思想和意識形態上的差異
美國(和西歐國家):
1. 支持自由選舉及有多於一個政黨治國
2. 信奉私有財產制, 並認為公有制效率低
3. 高度重視個人自由
4. 政府對人民生活的控制減至最低
5. 譴責獨裁統治

蘇聯(和東歐國家):
1. 維護一黨專政(即共產黨)
2. 認為一切生產, 例如: 工廠、礦井、銀行和農場, 都應該歸國家所擁有, 私有財產制只是縱容那些富有的人剝削窮人的制度
3. 認為大眾福利遠比個人自由重要
4. 政府控制人民大部分的生活頂目
5. 期望以全球革命來為共產政府帶來權力


b. 自1945年蘇聯與西方愈來愈互不信任
蘇聯對西方的不信任
西方列強干預俄國內戰(1918 - 21)
1918年至1921年間, 西方各國干預俄國內戰, 於是蘇聯仇視西方大國的程度日益加深。

於第二次大戰期間對西方盟國的抱怨(1941 - 44)
史太林抱怨西方盟國沒有幫助減輕蘇聯人民的苦難, 只是坐視蘇聯在東線獨自作戰, 直到1944年西方盟國才遲遲開闢西線戰場, 致使蘇聯的傷亡人數在同盟國中最為慘重。

對美國的猜疑態度
美國總統杜魯門一直隱瞞原子彈發明的事實,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後, 史太林才知悉, 可見美國根本不願意跟蘇聯互通機密。美國的舉動增加了蘇聯人的恐懼和猜疑, 他們害怕西方國家終有一日會對付他們, 摧毀共產主義。

對寬容處罰德國不滿(1945年)
由於蘇聯戰時傷亡慘重, 所以史太林對德國懷有刻骨銘心的仇恨和恐懼。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中, 史太林希望德國付出巨額的戰爭賠償, 以使德國永遠一蹶不振。然而, 史太林這項要求又和西方國家的看法互相衝突: 西方同盟期望德國在民主與和平的基礎上重建起來。

西方對蘇聯的不信任
蘇聯在東歐的擴張
當德國戰敗後, 邱吉爾、羅斯福和史太林於1945年2月舉行雅爾達會議。會議中容讓蘇聯解放東歐, 雖然這更令邱吉爾和羅斯福擔心蘇聯會在東歐擴張勢力, 但是為了換取史太林的支持對日本作戰, 他們不得不接受蘇聯的各頂要求。
早在戰爭結束前, 蘇聯已經將邊界延伸至波蘭領土, 並從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捷克和羅馬尼亞得到大片土地。蘇聯勢力在東歐的擴張進一步損害了它跟西方的關係。


c. 橫跨歐洲的鐵幕
史太林在1946年初開始積極推廣共產主義。在蘇聯的支持下, 共產黨人輕易地羸得選舉, 並順利地在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和波蘭建立一黨專政的制度, 這些地方也就成為了蘇維埃帛衞星國。起初南斯拉夫也是衞星國之一, 其後在1948年脫離了集團, 並在狄托元帥領導下, 在南斯拉夫維持了一個獨立而不受莫斯科操控的共產政府。
「鐵幕」(Iron Curtain)這個名詞是邱吉爾首先在1946年3月4日的演說使用的。當時他在美國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說, 其中用了「鐵幕」這個詞形容蘇聯沿着東歐衞星國邊界設下的屏障。
蘇聯中斷了東歐和西歐之間的一切交通和通訊, 並沿着衞星國邊界裝上一道有刺的鐵絲網, 禁止東歐與西方國家的所有貿易聯繫。屏障就像鐵幕, 鏘蘇維埃世界和西方國家分割開來。鐵幕下垂, 愈益加深了兩大集團的猜忌, 使雙方更深陷冷戰局面中。
2007-06-23 9:40 pm
沒有甚麼原因,一句話,爭凳坐。
美國是一二次大戰都沒有在本土發生過戰爭的國家,所以他的經濟及軍力都相當強,而共產國家則打著平等的口號,希望赤化全球各國,從而以共產思想統治地球,美國則以輸出民主為口號,統治地球村。


收錄日期: 2021-04-24 10:59: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3000051KK017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