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三國志》記述的歷史從東漢末年的混亂時期開始,直到西晉統一三國為止,也就是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全書共分為3部分,65卷: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
陳壽著《三國志》一書,受到大臣張華的稱讚,《三國志》在當時是私人撰述,陳壽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魏志·倭人傳》係根據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的資料寫成,記載由中國前往日本這個「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今使譯所通三十國」的路線,日本女王名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又載女王國的結構、物產、法制,日本人的服飾、髮式、婚姻、喪葬習俗等,全文總字數不過兩千字,卻是現存對於古代日本的情況最早的紀錄,是研究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但也有人責難陳壽,因其父有憾於諸葛亮,「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所以說他「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然而諸葛亮乏軍事才能,在今日看來確是卓識。唐朝房玄齡撰寫的《晉書·陳壽傳》,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至於《三國志》對於晉朝皇室的敘述時有曲筆、粉飾,則屬事實,備受批評。《三國志》沒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個缺失。
陳壽治學嚴謹,收集來的材料凡是覺得可疑的,寧肯不用。陳壽死後百餘年,三國史料大量出現。《三國志》內容精潔,三書很少重複,然宋文帝認為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清代《四庫提要》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為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屈;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一百四十餘種,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有學者認為注文並未超過正文)。宋文帝驚歎為「不朽」之業。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所描寫《赤壁之戰》乃是綜合陳壽《三國志》中各有關人物傳記和裴注所引的史料編撰而成。
《三國演義》主要記載 黃巾起義,董卓亂政 曹操的崛起,劉備興起.......等歷史。
,
兩本書既分別可以咁睇:
目的: 三國志係正史, 主要目的係記載三國時期歷史, 為二十六史之一, 係官方既紀錄。三國演義只係一本小說, 主要目的係娛樂大眾, 或作為道德教化之用 (中國人以前一直強調文以載道既精神), 係民間既作品。
成書時間: 三國志係陳壽於西晉初期完成, 三國演義係羅貫中向明朝成書。兩者既時間差影響記事既真確性同客觀性。簡單d 講, 陳壽作三國志, 三國先岩岩完, 自然記事比較真實, 但因為陳壽始終係當局者迷, 叙事可能會流於片面, 而且好多歷史事件影響並唔會向陳壽既時代完全反映出黎, 所以三國志並唔可以帶出宏觀既歷史同埋對後世既影響。西晉係三國之後既政權, 好多關於司馬家既事, 三國志就可能好多忌諱。到羅貫中既時代, 三國已經事過境遷, 亦無需再為司馬家忌諱。羅貫中向明朝亦都已經知道哂三國時代既歷史及對後世既影響, 就唔會再有陳壽既局限性。
材料: 陳壽修三國志係國家修史工作, 得到政府支持, 事實上, 三國志係博採當時三國好多政府文件檔案資料寫成, 極具權威性同學術性。而三國演義除左參考三國志, 採用得最多反而係民間傳說, 戲曲, 小故事, 偏重既係趣味性。
立場: 三國志係官史, 修史求中立, 縱使陳壽係蜀人, 對蜀國感情深, 有d 偏愛, 但總體而言,三國志並無明顯既偏愛。三國演義從頭到尾都將蜀漢塑造成一個忠角, 而曹魏就係奸角, 有好明顯既愛恨立場, 呢個當然係為左小說既趣味性。
歷史價值: 三國志作為二十六史之一, 極具權威性同學術性, 所載既亦都多為事實, 為後代研究三國史既重要史料。三國演義只係"七分假, 三分真" (尹韻公, 一位研究三國既學者), 作為文學研究尚可, 萬不可當成真正史料去研究三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