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夢與睡眠的關係:
科學家認為夢是睡眠中局部大腦皮層興奮活動,引起的一種頭腦表像活動。一個人夢境中的內容和他在清醒時的意識中存留的生活印象及片段有關。
夢對身體的作用:
夢有助於腦功能的恢復和加強。
夢能給人帶來愉快的回憶(這裏指美夢而言)。
夢能預示某些疾病的發生。
有夢睡眠可以延長人的壽命。
夢能增加人的創造思維。
夢有助於穩定人的精神狀態。
白日夢不好做:
有些特好睡、哈欠頻繁、精神恍惚、注意力低下、大白天就昏昏欲睡的人可要留意,過度嗜睡是疾病,應去醫生處診療。常見的白日過度嗜睡疾病有睡眠呼吸暫停、發作性睡病和夜間肌肉攣縮症等三種。
夢多可益壽:
長期以來,關於夢對人體的益害,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做夢會影響大腦的充分休息,因而夢多不利於人的健康。但是,德國腦神經學家科恩胡貝爾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做夢是對大腦有益的正常生理活動,有益於鍛煉大腦的功能。
做夢對身體有害嗎:
睡夢正常情況一般占整個睡眠的20%左右的時間,所以說人人有夢,夜夜有夢都是正常現象。 做夢是一種生理現象,但有些人認為做夢是一件壞事,認為做夢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時間長了還會損傷大腦。其實這種擔心和恐慌是沒有必要的。
夢境的記憶:
從感覺來看夢:夢境有影像、色彩;夢境有言語、聲音;視覺和聽覺似乎是夢境的普遍經驗。夢境有花香、臭味;在夢中出現比例不多 。夢境有酸、甜、苦、辣;在夢中出現比例不多。夢境有身負重物一般的感覺,表示夢境也有壓覺元素。在夢中出現比例稍多。夢境有痛覺嗎?在夢中出現比例很少。幼年就失聰、失明的聾人、盲人,其夢境內容特別顯示其所倚賴的感覺。
從動作來看夢:一般人夢境中都有動作,有時會出現命令與動作不一,有時可做出現實生活不能達成的動作。
從認知來看夢:定位夢裡會出現一些現實生活中不在一起的地點,竟然湊在一起。時間上亦是,年齡似乎可大可小。作夢會出現作夢做到一半,發現夢境的內容不合邏輯,於是中斷停下來解釋,圓了解釋之後,再繼續作夢下去。不過,作夢時的邏輯判斷,不若清醒時嚴謹。
身份:夢境中身份、角色似乎可以置換,例如:夢見自己當法官,審判犯人。
從情緒來看夢:按理說,夢境中的人物,應該有情緒的成分。夢裡的情緒,似乎和個人的性格以及最近事件的影響有關。夢境內容和情緒是否具有一致性?
從記憶來看夢:做了一個夢,想和某人分享,特別記得很牢,見到他時,卻發現想不起來那個夢。對夢的記憶,不如對清醒時的記憶清楚。
夢的連續性:前半夜和後半夜作的夢是否連貫?夢境內容在遺忘許久之後,依然可能被記起。難道夢境內容另有記憶庫,只是平常難以提取出來的?
作夢其實和清醒的各種狀態都有關係。將人從速眼動睡眠喚醒,八、九成的人報告正在作夢。階段一、二非速眼動睡眠,四成的人報告在作夢。階段三、四的非速眼動睡眠,五成的人報告在作夢。
夢的心理機制:
性格和夢境內容的關係:實驗發現,同樣在睡覺前看一部暴力影片,不同性格的人,產生的夢境內容也不相同。
生活經驗和夢境內容的關係:發現兩者的確有關係,只是夢境到底反應的是什麼時間的生活經驗,還沒有定論。且發現不同的人即使接受相同的經驗,有些人會受影響,有些人則否。
認知發展和夢境內容的關係:是目前發現和夢境內容最有關係的因素。指的是認知發展的階段,會影響夢境的內容。例如:要等到進入抽象思考階段的兒童,其夢境才會有抽象性的思考。兩者的關係相當同步。
性別和夢境內容的關係:與其說是性別和夢境有關,不如歸因到性格差異和夢境有關。比較特別的是,女性懷孕時,夢境內容特別有情緒成分存在。
社經地位、文化和夢境內容的關係:夢境特別是和文化息息相關,文化能決定夢境的成分和影像。例如:普遍一般人都有夢見不乾淨東西的經驗,我們和西方人所夢見到的不乾淨東西,自然是不相同的,受自己的文化影響。
其他因素:
年齡和夢境內容的關係:老人報告作夢的機率較少。
婚姻狀態和夢境內容的關係:特別是失婚狀態的女性,夢境內容比較是呈現有壓力的狀態等。
有夢才睡得好:
有人認為:做夢是不好的,有夢就等於大腦沒有休息,睡得再多也沒有用。這是不正確的,一個人有四份之一的睡眠時間是在做夢,而且一晚平均有四、五個夢,只是有的人記得,有的人不記得,而記得的,通常是最後一個夢。
人的睡眠有四個不同階段,一個半小時迴圈一次。第一二段是淺睡,第三四段是沉睡,第四個階段又叫慢波睡眠。人在這個階段睡得最沉,也只有在睡得很沉的時候才會做夢,而人的身體又恰恰是在“短波睡眠”階段才會產生“生長荷爾蒙”,有夢才好,有夢才表示“生長荷爾蒙”有做工,第二天醒來才會精神煥發。所以無須恐懼做夢,尤其是好夢,當然惡夢是另一回事。但人偶爾總會做做惡夢,這其實也很正常。
http://www.art-2000.org/078_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