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筆/原子筆/毛筆的出現

2007-06-21 10:49 pm
我想知道铅筆/原子筆/毛筆的出現
那一類有先

咩人發明?

回答 (6)

2007-06-21 11:02 pm
✔ 最佳答案
鉛筆:
1564年,英格蘭島受颶風襲擊,昆布蘭地區的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人們在樹根下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質——石墨,它可以輕易地在物體上留下黑色的印記。當地牧羊人常用它在羊身上畫記號,以便於辨認。石墨這種特殊的礦物質非常純淨結實,可以很容易把它製成棒形。石墨的價值不久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大,主要是因為它可用於在加農炮模具上畫線,並且這個礦已被皇室所控制。石墨被私運出去製作鉛筆。因為石墨比較柔軟,必須製成一定形狀。石墨棒起初是用細繩或羊皮紙包裝。鉛筆的好用性被廣為傳播,吸引了全世界著名藝術家的注意。首先是意大利人想到用木頭來固定它,剛開始的時候是在木頭中挖出棒性的洞。不久以後,發明了一種更高級的技巧:用兩塊雕刻過的木頭夾住石墨棒,然後將兩塊木頭用膠水粘住——從本質上來說,這個方法與現在所使用的是一致的。

雖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發現過石墨,但是純度和質量卻與英格蘭島發現的不一樣,必須碾碎它以去除雜質,留下石墨粉。英格蘭繼續壟斷鉛筆的生產,直到出現一種新方法可以重新組合石墨粉。這種直接從原始石墨中切取出來的方形英國鉛筆一直生產到19世紀80年代。現在,在凱斯維克鎮(靠近原來發現石墨塊的地方)有一個鉛筆博物館。

1662年,在德國的紐倫堡人們首次開始嘗試用粉碎的石墨製作石墨棒。他們使用了石墨混合劑——硫磺和銻,雖然可以使用,但還是不如英國鉛筆。

在拿破崙戰爭的時候英國和德國鉛筆不再供應給法國。拿破崙部隊里的一個軍官試圖改變這種情況。1795年孔德發現可以把石墨粉用粘土混合,將其做成棒形放入窯中烘烤。通過改變石墨對粘土混合的比率,可以改變石墨棒的硬度(粘土越多,鉛筆就越硬,筆跡顏色越淺)。這個製作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原子筆:
1930年代匈牙利記者拜羅Mr.Biro發明了第1支原子筆。剛發明的原子筆要價高達10元美金,在原子彈之前早就有科學家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了,只是在2次大戰結束之後才被炒得很熱。就像現在的資訊時代一樣,把許多新的事物都冠上原子兩個字。例如新發明了1種用滾動的小球作為筆尖的筆,比鋼筆還好用,在手帕上、木材的表面上都可以寫字,又不必灌墨水,真的很新奇,於是就叫它“原子筆”。正好那時美國在日本丟了原子彈,他大做廣告 ,把他的筆與原子彈並論,命名為原子筆,很快風靡世界。我們可以順手拿枝原子筆來觀察一下。可以看到筆尖有一顆直徑約0.1cm的「小鋼珠」,它是由鉻和鋼的合金所製成的,非常耐壓、耐磨;這顆小圓球待在筆尖的窩裡,當我們拿筆滑過紙面,它一滾動,就把頂在上方筆管內的墨水帶到紙上。這個小圓球是原子筆最大的特色所在,它並不是「原子」,但是又圓又小--「彷若」1個小原子,因此它剛出現時就被稱為「原子筆」

毛筆:
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的書寫工具,合稱「文房四寶」。

筆是指毛筆,相傳是由秦朝大將蒙恬發明的。但根據考古發現,早在戰國時已有毛筆,可見蒙恬並非毛筆的始創人,可能他曾改良製筆的方法。筆的桿一般用竹子做成,筆頭的毛多採用羊毛、兔毛、黃鼠狼毛,也有用雞毛、鹿毛。

墨是用來書寫、繪畫的顏料,而硯就是磨墨、儲墨的工具。根據考古發現,戰國時已有墨和硯。傳統的製墨原料是將松枝燃燒的煙,混合牛骨提煉出來的膠,再經捶打、揉捏、定型、乾燥而製成墨。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相傳是東漢蔡倫發明的。但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武帝時(公元前一世紀),已有麻紙出現,可見蔡倫並非發明紙的人,可能他曾經改良造紙的方法。

先後:毛筆>鉛筆>原子筆
參考: 百寶箱
毛筆first.
檢舉


蔡倫造紙.蒙恬製筆]這句話,兩千年來一直是很普遍的說法.但蒙恬這位秦國的大將軍,究竟是如何製筆,製的什麼筆,在正史中卻找不到任何資料.雖然漢朝張華的博物志中有--蒙恬造筆--之句,宋人蘇易簡在其所著的文房四譜中也有--史記云:...恬取中山兔毛造筆..的句子,但現在所傳的史記版本中,完全找不到這段記載.記錄這段文字者所見的,也許是失傳的古本.


不過晉人崔豹在古今注中為此事到留下了一條很寶貴的線索:蒙恬做的是秦筆,是以枯(柘)木為筆管,以鹿毛及羊毛做筆頭,與以前的竹筆管,兔毛筆頭不同.至於為什麼蒙恬又成為毛筆的創始人?那是因為秦滅六國,盡奪六國之美.所有的好處盡落秦人之手.蒙恬順裡成章成了毛筆的發明人.


事實上從一九五四年在湖南長沙發現第一枝戰國毛筆開始.蒙恬早年在文房中的記錄被證實為錯誤的.隨後一九五七年在河南信陽,一九八八年在湖北包山都發現過戰國的毛筆.


這三支毛筆都屬於楚國之物,楚國富強之初曾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可見毛筆的使用,在春秋戰國時期應十分普遍.其實毛筆的使用,最早可上朔到新石器時代.不過此篇暫不談及此事.


所以蒙恬應只是毛筆的製作人,而不是發明者.更何況蒙恬所製作的秦筆並沒有延續下去.--如果古今注中所記錄的是正確的--他嘗試著改良毛筆的製法,似乎並不很成功.因為竹管,兔毛的製作仍然很普遍,甚至延續到了唐初.
晉人崔豹在古今注中為此事到留下了一條很寶貴的線索:蒙恬做的是秦筆,是以枯(柘)木為筆管,以鹿毛及羊毛做筆頭,與以前的竹筆管,兔毛筆頭不同.至於為什麼蒙恬又成為毛筆的創始人?那是因為秦滅六國,盡奪六國之美.所有的好處盡落秦人之手.蒙恬順裡成章成了毛筆的發明人.
事實上從一九五四年在湖南長沙發現第一枝戰國毛筆開始.蒙恬早年在文房中的記錄被證實為錯誤的.隨後一九五七年在河南信陽,一九八八年在湖北包山都發現過戰國的毛筆.
這三支毛筆都屬於楚國之物,楚國富強之初曾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可見毛筆的使用,在春秋戰國時期應十分普遍.其實毛筆的使用,最早可上朔到新石器時代.不過此篇暫不談及此事.
所以蒙恬應只是毛筆的製作人,而不是發明者.更何況蒙恬所製作的秦筆並沒有延續下去.--如果古今注中所記錄的是正確的--他嘗試著改良毛筆的製法,似乎並不很成功.因為竹管,兔毛的製作仍然很普遍,甚至延續到了唐初.

檢舉


毛筆的選擇方法


筆有「四德」,即「尖、齊、圓、健」,下面逐一介紹:

一、尖 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瑞。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彩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二、齊 指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毫齊力」。因爲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無法檢查這一點。

三、圓 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四、健 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後提起,隨即恢復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亦堅挺峻拔。關於這點,潤開後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四德指的是筆本身的功能,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也。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殺雞焉用牛刀了。

毛筆的使用與保養

一、開筆  將筆毛沾些許冷水,用手輕捏筆毛,由下往上逐漸化開,依個人習慣不同,可將筆毛全部或局部化開,如果筆毛化開的不夠,筆頭會漸漸硬化,只有下面化開的部分才能使用,寫字會受影響。若浸於水中,最好懸吊,以免筆尖觸底變形。

二、使用前 先在冷水中沾泡再擦乾,使筆毛外部形成一層保護模,然後再沾墨書寫,以防墨汁所含的防腐劑侵蝕筆毛,並易於清洗。

三、使用時 通常只用筆頭三分之一的部分,如果使用過度,將會減短該筆之壽命。

四、使用後 將水龍頭打開,但水量不可太大,以手掌接住水流,在掌心形成一個水窪,將筆頭在水窪中輕壓,然後放入水中輕輕攪動,頻頻換水至清水不再變黑,最後用衛生紙或棉紙將水吸乾,吊在筆架上,使筆頭朝下懸空,將筆頭毛料稍微撥開、晾乾即可。


毛筆的種類

毛筆的種類眾多,有獸毛筆、禽鳥毛筆、植物性毛筆、胎毛筆、人造纖維筆等。獸毛筆種類有羊毛、馬毛、狸毛、鼠毛、香狸毛、栗鼠毛、鹿毛、山馬毛、牛耳毛、兔毛、狼毛…等。禽鳥毛筆種類有雞毛、鵝毛、鶴毛、孔雀毛…等。植物性毛筆筆則有竹筆、萵筆、草筆、木筆…等。

毛筆主分3大類

兼豪毛筆:是由各種不同的原料毛,如黃鼠狠毛,羊毛,馬毛,鼠曲毛,飛鼠毛,鹿,香狸毛,鼠鬚,山馬毛,豬毛,猿毛,水牛毛,熊毛,胎毛類毛等,混合性配製,依各人需求製之筆,因筆性毛是以兼配製故費工費時。所以筆性是依書畫家而求,每一種毛筆的軟,硬性各有不同。因此選筆時要注意筆順自如,彈性,硬兼傋,以不分叉,不掉毛。重要是不可參化學維。因為會破壞筆毛之原性。

狼豪毛筆:毛性屬鋒尖,腰健,毛柔而順,不粗硬,是毛類中之極品。故價值不斐。購時以兩,可比黃金之值。書寫以楷書,隸書,行草體由其二王,柳,歐皆可。國畫筆中也是主要用筆,如四君,抅勒,工筆,圭筆等。現今筆市場上有些工作者用化學纖維替代黃鼠狠毛,因化學纖維彈力強,不斷。但化學纖維不吸水,含墨量不飽滿,故常要沾水,不易控制。寫書法並不適用,而國畫筆因不要求如此,故用都隨人所取。

羊豪毛筆:純羊毛筆分有,羊鬚,頭心毛,細嫩光鋒,老光,粗光鋒,透爪鋒,白細鋒,細長鋒,等山羊毛可說一身毛都可用,故較格較實。毛質以嫩光鋒,老光鋒為最佳,因毛尖透明鋒長,吸水性強,但毛腰軟,故都以中鋒書寫為順,筆型有細長型的長鋒羊毛筆。是寫行草,篆書的最利器。圓錐型的中鋒羊毛筆是寫楷書,隸書為主,因筆苞飽滿,吸水量強,用者為多,也可用於北魏體之筆。短鋒羊毛筆,一般以國畫,如渲染,葉脈法荷花圖居多。

國畫用筆有蘭竹筆,山水筆,長流筆,抅勒工筆,圭筆,渲染筆,大小不一。故種類較為繁多,所用的毛類剛硬為多,少數為羊毛是以渲染為主,原料中以黃鼠毛,粗牛耳,山馬毛,豬鬚,香狸毛,黑尖羊毛,馬蓋毛,飛鼠毛,鼠鬚…;等。

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湖州,稱為湖筆。
參考: 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11102583
2007-06-21 10:54 pm
1564年,英格蘭島受颶風襲擊,昆布蘭地區的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人們在樹根下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質——石墨,它可以輕易地在物體上留下黑色的印記。因當時化學剛開始發展,故被誤認為鉛。當地牧羊人常用它在羊身上畫記號,以便於辨認。石墨這種特殊的礦物質非常純淨結實,可以很容易把它製成棒形。石墨的價值不久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大,主要是因為它可用於在加農炮模具上畫線,並且這個礦已被皇室所控制。石墨被私運出去製作鉛筆。因為石墨比較柔軟,必須製成一定形狀。石墨棒起初是用細繩或羊皮紙包裝。鉛筆的好用性被廣為傳播,吸引了全世界著名藝術家的注意。首先是義大利人想到用木頭來固定它,剛開始的時候是在木頭中挖出棒性的洞。不久以後,發明了一種更方便的技巧:用兩塊雕刻過的木頭夾住石墨棒,然後將兩塊木頭用膠水粘住——從本質上來說,這個方法與現在所使用的是一致的。

1930年代匈牙利記者拜羅Mr.Biro發明了第1支原子筆。剛發明的原子筆要價高達10元美金,在原子彈之前早就有科學家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了,只是在2次大戰結束之後才被炒得很熱。就像現在的資訊時代一樣,把許多新的事物都冠上原子兩個字。例如新發明了1種用滾動的小球作為筆尖的筆,比鋼筆還好用,在手帕上、木材的表面上都可以寫字,又不必灌墨水,真的很新奇,於是就叫它「原子筆」。正好那時美國在日本丟了原子彈,他大做廣告,把他的筆與原子彈並論,命名為原子筆,很快風靡世界。我們可以順手拿枝原子筆來觀察一下。可以看到筆尖有一顆直徑約0.1cm的「小鋼珠」,它是由鉻和鋼的合金所製成的,非常耐壓、耐磨;這顆小圓球待在筆尖的窩裡,當我們拿筆滑過紙面,它一滾動,就把頂在上方筆管內的墨水帶到紙上。這個小圓球是原子筆最大的特色所在,它並不是「原子」,但是又圓又小--「彷若」1個小原子,因此它剛出現時就被稱為「原子筆」。

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15號戰國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筆。以木作桿,用竹管將毛套在木桿上,這是原始的毛筆。傳說秦朝大將蒙恬發明的羊毫毛筆,是先將羊毛困成筆頭,塞入筆桿孔內。蒙恬毛筆的改進對於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義,與大篆不同,小篆線條婉轉曲折,非硬物所能為,故應當是用毛筆書寫的。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
2007-06-21 10:54 pm
鉛筆是一種用於在紙上書寫、繪畫的手持式工具。它是用石墨(除了彩色鉛筆)進行記錄的,石墨的外面還套著木桿。鉛筆的另一頭也可以帶有一個橡皮擦。鉛筆與其他筆(除了可擦寫筆)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筆跡很容易被擦掉。

歷史
1564年,英格蘭島受颶風襲擊,昆布蘭地區的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人們在樹根下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質——石墨,它可以輕易地在物體上留下黑色的印記。因當時化學剛開始發展,故被誤認為鉛。當地牧羊人常用它在羊身上畫記號,以便於辨認。石墨這種特殊的礦物質非常純淨結實,可以很容易把它製成棒形。石墨的價值不久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大,主要是因為它可用於在加農炮模具上畫線,並且這個礦已被皇室所控制。石墨被私運出去製作鉛筆。因為石墨比較柔軟,必須製成一定形狀。石墨棒起初是用細繩或羊皮紙包裝。鉛筆的好用性被廣為傳播,吸引了全世界著名藝術家的注意。首先是義大利人想到用木頭來固定它,剛開始的時候是在木頭中挖出棒性的洞。不久以後,發明了一種更高級的技巧:用兩塊雕刻過的木頭夾住石墨棒,然後將兩塊木頭用膠水粘住——從本質上來說,這個方法與現在所使用的是一致的。

雖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發現過石墨,但是純度和質量卻與英格蘭島發現的不一樣,必須碾碎它以去除雜質,留下石墨粉。英格蘭繼續壟斷鉛筆的生產,直到出現一種新方法可以重新組合石墨粉。這種直接從原始石墨中切取出來的方形英國鉛筆一直生產到19世紀80年代。現在,在凱斯維克鎮(靠近原來發現石墨塊的地方)有一個鉛筆博物館。

1662年,在德國的紐倫堡人們首次開始嘗試用粉碎的石墨製作石墨棒。他們使用了石墨混合劑——硫磺和銻,雖然可以使用,但還是不如英國鉛筆。

在拿破崙戰爭的時候英國和德國鉛筆不再供應給法國。拿破崙部隊里的一個軍官試圖改變這種情況。1795年孔德發現可以把石墨粉用粘土混合,將其做成棒形放入窯中烘烤。通過改變石墨對粘土混合的比率,可以改變石墨棒的硬度(粘土越多,鉛筆就越硬,筆跡顏色越淺)。這個製作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製作

削鉛筆機現在,鉛筆在工業生產中是通過混合細微石墨和粘土粉,加水,做成象麵條一樣的長條形,在窯中烘烤。再將長條形浸入油或融化的蠟中,使液體滲透到材料的微小孔隙里,可以使書寫更為流暢。在樹木或雪松板上刻上許多平行的細長凹槽,將石墨/粘土的長條放在其中,再將凹槽板頂部粘住,切割成單個的鉛筆,然後噴漆著色。

------------------
1.
1930年代匈牙利記者拜羅Mr.Biro發明了第1支原子筆。剛發明的原子筆要價高達10元美金,在原子彈之前早就有科學家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了,只是在2次大戰結束之後才被炒得很熱。就像現在的資訊時代一樣,把許多新的事物都冠上原子兩個字。例如新發明了1種用滾動的小球作為筆尖的筆,比鋼筆還好用,在手帕上、木材的表面上都可以寫字,又不必灌墨水,真的很新奇,於是就叫它“原子筆”。正好那時美國在日本丟了原子彈,他大做廣告,把他的筆與原子彈並論,命名為原子筆,很快風靡世界。我們可以順手拿枝原子筆來觀察一下。可以看到筆尖有一顆直徑約0.1cm的「小鋼珠」,它是由鉻和鋼的合金所製成的,非常耐壓、耐磨;這顆小圓球待在筆尖的窩裡,當我們拿筆滑過紙面,它一滾動,就把頂在上方筆管內的墨水帶到紙上。這個小圓球是原子筆最大的特色所在,它並不是「原子」,但是又圓又小--「彷若」1個小原子,因此它剛出現時就被稱為「原子筆」。

2 & 3.
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屬、胡桃殼或種子製作的染料或使用墨斗魚、章魚等海生動物的墨汁。中國的墨使用的是碳製成的墨。
用色素製造的墨水一般參有其它物質來防止色素被擦掉。這樣的墨水一般不滲入紙內,因此在印刷時使用的墨水可以降低印刷的成本。
用染料製造的墨水更強烈,但這樣的墨水一般是溶在水中的,它們滲入紙內,並可能滲到紙的背部,因此它們在印刷中有一定的技術障礙。因此這樣的墨水一般使用乾得非常快的溶液或在印刷時設法加速墨水的乾燥。其它的技術有使用比較硬的紙或使用特別的紙。
-----------------
毛筆的分類主要有依尺寸,還有筆毛的種類,來源,形狀等等來分。

依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
依筆毛分類
種類:軟毫,硬毫,兼毫等。
來源:胎毛筆、狼毛筆、兔肩紫毫筆、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鼠毛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等。
形狀:圓毫,尖豪等。
筆管
金、銀、象牙、玻璃、紫檀、斑竹
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湖州,稱為湖筆。

歷史
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15號戰國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筆。以木作桿,用竹管將毛套在木桿上,這是原始的毛筆。傳說秦朝大將蒙恬發明的羊毫毛筆,是先將羊毛困成筆頭,塞入筆桿孔內。蒙恬毛筆的改進對於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義,與大篆不同,小篆線條婉轉曲折,非硬物所能為,故應當是用毛筆書寫的。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
2007-06-21 10:52 pm
毛筆出現先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

毛筆的分類主要有依尺寸,還有筆毛的種類,來源,形狀等等來分。

依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
依筆毛分類
種類:軟毫,硬毫,兼毫等。
來源:胎毛筆、狼毛筆、兔肩紫毫筆、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鼠毛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等。
形狀:圓毫,尖豪等。
筆管
金、銀、象牙、玻璃、紫檀、斑竹
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湖州,稱為湖筆。


歷史
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15號戰國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筆。以木作桿,用竹管將毛套在木桿上,這是原始的毛筆。傳說秦朝大將蒙恬發明的羊毫毛筆,是先將羊毛困成筆頭,塞入筆桿孔內。蒙恬毛筆的改進對於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義,與大篆不同,小篆線條婉轉曲折,非硬物所能為,故應當是用毛筆書寫的。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

《西京雜紀》中紀述漢朝天子御用的毛筆鑲嵌寶石,用秋兔之毫製成。

唐代著名的毛筆有諸葛筆。宋代有成安道筆、程奕筆、屠希筆等。
2007-06-21 10:52 pm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9/Ink-Brush-Taipei.jpg/250px-Ink-Brush-Taipei.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文具店中好幾種不同的毛筆
毛筆的分類主要有依尺寸,還有筆毛的種類,來源,形狀等等來分。

依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
依筆毛分類

種類:軟毫,硬毫,兼毫等。
來源:胎毛筆、狼毛筆、兔肩紫毫筆、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鼠毛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等。
形狀:圓毫,尖豪等。
筆管

金、銀、象牙、玻璃、紫檀、斑竹
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湖州,稱為湖筆。





目錄[隱藏]

1 歷史
2 畫家論筆
3 參看
4 註解

[編輯]

歷史
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15號戰國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筆。以木作桿,用竹管將毛套在木桿上,這是原始的毛筆。傳說秦朝大將蒙恬發明的羊毫毛筆,是先將羊毛困成筆頭,塞入筆桿孔內。蒙恬毛筆的改進對於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義,與大篆不同,小篆線條婉轉曲折,非硬物所能為,故應當是用毛筆書寫的。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
《西京雜紀》中紀述漢朝天子御用的毛筆鑲嵌寶石,用秋兔之毫製成。1
唐代著名的毛筆有諸葛筆。宋代有成安道筆、程奕筆、屠希筆等。
[編輯]

畫家論筆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Ink_brush-xiangshan.jpg/180px-Ink_brush-xiangsha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文震亨:「尖」、「齊」、「圓」、「健」,筆之四德。2
張大千。張大千說英國出的一種水彩筆十分名貴,是用英國某地黃牛耳朵內的細毛製成,2500頭黃牛才出一磅黃牛耳毫。牛耳毫製成的畫筆,吸水飽滿,有彈性。3
潘天壽:羊毫圓細柔訓,含水量強,筆鋒出水慢,運用枯墨濕墨,有其特長。4
[編輯]

參看

書法
[編輯]

註解

註解1: 宋趙彥衛著《雲麓漫鈔》
註解2: 明文震亨著《長物志》
註解3: 《張大千論畫精粹》
註解4: 潘天壽著《聽天閣畫談隨筆 》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8/Museum_template.gif/25px-Museum_template.gif
毛筆是一個與文化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http://zh.wikipedia. org/w/index.php?titl e=%E6%AF%9B%E7%AC%94 &variant=zh-tw"

頁面分類: 文化小作品 | 毛筆 | 筆 | 書法
追本溯源

專門研究工程與工業技術史的狄更森(H. W. Dickinson)發現,掃帚與毛筆的老祖宗間,具有語源以及機能上的關連。他認為,毛筆是農業社會而非遊牧部族的產物,同時,早在七千年前毛筆便已出現。然而,狄更森指出,第一個用以形容刷狀物的英文字「掃帚」(besom),卻出現於西元一千年,指的是由樹枝、細枝或是嫩枝等束集而成的工具。由於經過一段時間後,金雀花叢(broom Shrub)成為製造掃帚最普遍的材料,久而久之,金雀花便成了掃帚的代名詞。而最原始的掃帚十分短小,人在打掃時總得彎著腰,後來為了方便起見,就有人在上面加了根棍子。於是掃帚柄這個複合名詞接著出現。

言歸正傳,「brush」這個字,在語源上所意謂的是「細枝」,但後來卻逐漸引申為任何打掃、去塵、清潔、打光、繪畫,以及書寫的工具,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語源,還有技術的延續性上,「brush」與「pencil」根本是平行的。至今我們從毛筆的形狀看來,仍可看出其發展的一貫性。埃及的畫筆早在第二十八王朝(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前)時便已出現,其長度由六到九吋不等,而今天鉛筆的標準長度則為七吋,兩者之間差別不大。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58: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1000051KK021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