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側(5點)

2007-06-20 11:59 pm
咩叫清君側?我見有幾個朝代都出現...

回答 (3)

2007-06-21 12:05 am
✔ 最佳答案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會有一種印象,
這種印象就是在中國古代君主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奸詐小人。

翻開二十五史,查一查史籍的紀錄,
我們會發現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君主身邊--
確實圍繞著后妃、宦官、外戚和一些奸佞小人。


君主身邊圍繞的這些人共同的特質在於吹牛拍馬、會阿諛君主,
會為自己圖謀利益,會為達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

這些人在中國的道德標準來說他們應該是品德不良的小人。

這些君主身邊的奸佞小人,他們在政治上的作為表現出來的常是敗壞政治風氣,
造成貪汙,迫害善良百姓。

在中國人的眼光中,認為這對國家、對老百姓是非常壞的。
因此在中國的政壇上有許多正直的士大夫們,
會上奏章要求君主清除這些身邊小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清君側」。

http://tin-day.com/bbs/thread-1278-1-1.html<---去依度睇睇!
好長細下!我睇完都覺得超正!
2007-06-21 12:22 am
清君側=清除君主身邊的奸詐小人
2007-06-21 12:18 am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會有一種印象,
這種印象就是在中國古代君主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奸詐小人。

翻開二十五史,查一查史籍的紀錄,
我們會發現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君主身邊--
確實圍繞著后妃、宦官、外戚和一些奸佞小人。


君主身邊圍繞的這些人共同的特質在於吹牛拍馬、會阿諛君主,
會為自己圖謀利益,會為達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

這些人在中國的道德標準來說他們應該是品德不良的小人。

這些君主身邊的奸佞小人,他們在政治上的作為表現出來的常是敗壞政治風氣,
造成貪汙,迫害善良百姓。

在中國人的眼光中,認為這對國家、對老百姓是非常壞的。
因此在中國的政壇上有許多正直的士大夫們,
會上奏章要求君主清除這些身邊小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清君側」。

和平方式的清君側

實際上清君側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來進行,
一種是和平的方式,另一種是非和平的方式。
我們來看看這兩種清君側的方式效果如何。

先談和平方式的清君側,這就是利用文字或是口頭來進諫,
向君主表達其身邊有哪些人是奸佞小人,請求君主清除之。

在中國歷史紀錄裡,這種形式是最多的。
我們只要看歷史上,都有許許多多正直的官員會上奏章--
向皇帝檢舉指出君主身邊現在有奸佞小人利用其權勢為非作歹、迫害良民。
這些奏章,歷代以來不計其數。用這些奏章和口頭進諫來攻擊君主身邊的近臣,
當然會引起君主身邊權勢近臣的反擊,造成政治上若干的激盪。

歷史上利用文字或語言來批評君主身邊小人的最著名兩個時期,
一個是在東漢,東漢的士大夫們常批判君主身邊的宦官,
尤其東漢中葉宦官干政的時間最多,他們干政後把持政治,把政治風氣都敗壞了。
於是當時士大夫們就對這些小人進行強烈批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清議」
結果這些宦官們起而反擊,把士大夫囚禁起來,造成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

第二個較著名的時期是明代:明代同樣的,君主身邊圍繞著大批宦官,
這些宦官為非作歹,且還設立特務機構,使許多士大夫實在是看不過去,
起而攻擊批評宦官。當然這些士大夫們也同樣遭遇政治迫害。

以上是用語言、文字來希望「清君側」,但是這種和平的方式,
是否能成功地達到清君側的目的呢?
我們遍尋史籍,幾乎找不到因為正直人士用和平方式提出「清君側」要求,
君主就會真的清除這些小人。
也就是說,希望用和平、用議論手段來達到清君側是達不到目的的。
我們就要問,為何達不到?

我們要曉得在中國古代的君主是至高無上的,擁有無限權力,
要使一個執政者能接受臣民的勸告處置身邊小人,大概有四種力量:

一、司法:

如果司法很公正的話,那些君主身邊小人若為非作歹,違法亂紀,
司法會給他們嚴格的制裁,君主也不得不接受,將之清除。

但我們須知,中國司法向來沒有獨立過,司法是行政系統裡面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自唐朝以後,司法上最高的官員,一為刑部、一為大理寺,
皆是屬於行政系統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會受到君主與宰相的干擾。

所以,當有人要告君主身旁的奸佞小人不法時,司法如何審判?
甚至宰相本身可能就是君主身旁的奸佞小人,
請問,刑部與大理寺官員敢於處分他們的長官——宰相嗎?
中國司法系統也許對小官員或小老百姓有一些正義,但對大官們的所有判決,
皆須經過君主的裁定才能執行。

司法機關判這些奸佞小人有罪時,若君主不同意,則所有罪名都不能成立,
因為君主有最後的決定權。中國古代的君主是超越司法之上,
一個司法官可以說某人犯了什麼罪,但是君主可以一句話就抹殺否認,
因為君主的言行、決定是超越法律之上。
因此中國古代的司法對於君主身邊的近臣是無法制裁的。

二、監察:

中國向來就有監察制度與機關,在明朝以前是御史台,明清兩代是都察院。
在御史台或都察院裡都設有御史,理論上,御史是監察官,可以監督文武百官,
實際上,御史對文武百官提出彈劾以後,被彈劾者是否受到處罰,仍須君主決定。

故中國古代監察御史們,他們實際上是只有彈劾權而無決定權。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
中國的監察制度實際上只有糾彈地方官時才會產生若干的真正效率,
因為御史們只有在巡察地方時,才可以威風凜凜,做到肅清地方政壇上的的風氣,
使地方官有所畏懼。

但御史對中央官的監察效力則大大減低,尤其是對君主身邊的近臣,
幾乎是使不上力的,因為有哪一個監察官敢於彈劾君主身邊的近臣?
若真的彈劾了,這個監察官恐怕也不能久做。

因為,監察官的任免是操在君主與宰相的手裡,
於是監察官本身若要保自己的官位,就很難對近臣發生真正的監察作用。
用武力清君側

一、漢代

另一種清君側的方式是用非和平的方式,換句話說,即是用武力清君側。
歷史上這種用武力清君側的例子,看起來是比用言論清君側少了很多。

史上比較有名的用武力來清君側之例子,如:
西漢高帝去世時,惠帝繼位,由呂太后在背後執掌朝政。
惠帝逝,呂后作主,先後立兩個少帝,朝政實際上由呂后操控。
呂后大量進用外戚,即呂氏家族──比較著名的是呂產、呂祿,
所以朝政被外戚把持。當時的君主是漢少帝,其身邊實際上都是外戚呂氏。

此外當時朝廷上另外一個大勢力,即是「功臣集團」,
這些功臣們害怕自己的勢力會喪失,又怕呂氏會篡奪劉家的天下。
於是功臣集團聯合起來用武力剷除了呂氏,
把呂家這些外戚們都殺盡,這便是以武力的方式來清除君側。

二、唐朝

在唐朝,以武力來清君側的例子較多。如在唐高宗去世後,中宗繼位,
武則天(當時的武太后)在背後干預政權、掌控朝政,
唐朝的宗親王室們心中都感到恐懼,怕武太后會對他們不利。

於是,像琅玡王等這些皇族王爺們便起來想以武力的方式--
剷除中宗身邊的武太后勢力,結果卻很快被武則天用武力平定而失敗了,
所以這次用武力來清君側是沒有成功的。

日後武則天稱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稱帝後,非常信任兩個男妾: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這兩人大權獨攬,
做盡壞事。朝廷大臣們對武則天身邊這二人非常不滿,
於是由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趁武則天重病臥床時,
帶軍隊進宮殺掉張易之兩兄弟,
武則天也無可奈何,宣布退位。這是歷史上又一次用武力成功的清君側。

另外一次是武則天死後,唐中宗復位之際。

中宗非常寵愛其皇后韋氏,但韋皇后卻想效法武則天,
成為第二個女皇帝,於是韋皇后圖謀按武則天的老路一步步走下去。

武則天做皇帝的步驟,第一步是做皇后、第二步是做太后、第三步做皇帝,
所以韋后也想如法炮製。然當時中宗仍在位,韋后很想成為太后、進而成為皇帝,
但中宗身體尚十分健康,韋后如果要成為太后,必須要讓中宗死去,
再另立小皇帝,韋后才可能如願當太后,
於是韋皇后用毒藥毒死中宗,另立了一個少帝李重茂。

少帝當然不能問政,朝政實際上操在韋太后手裡。
韋太后遂重用自己女兒安樂公主與韋家外戚,
以及武則天的姪兒(也是外戚),故韋、武兩家在朝中當政,朝政非常之亂。
此時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日後的唐玄宗),在某天晚上發動政變,
帶領軍隊進宮,將韋太后、安樂公主等人都殺掉,
這又是一次用武力來清君側而獲得成功。

另一次用武力來清君側是唐玄宗天寶十年以後,
此時是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當宰相,朝政也非常腐敗。

當時一個在邊疆地區手握軍權的節度使安祿山,防守中國的長城邊緣地區,
手握重兵。安祿山與楊國忠是政治上的死對頭、水火不容,
兩人皆在唐玄宗面前爭寵。安祿山本人駐守在北方(今日的北京),
而當時的首都是在長安(今日的陝西西安)。

楊國忠是在唐玄宗身邊,可以天天面見皇帝,可是安祿山卻難得才進京一次,
故非常害怕楊國忠向皇帝進讒言來害他。

所以在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就以「討伐奸臣楊國忠」的名義,
從幽州(也就是今日北京)起兵,這就是歷史上所謂「安史之亂」的開始。
但安祿山起兵的時候並不是說自己要篡位,而是說他要「清君側」。

這次安祿山起兵是唐朝歷史上一次重大軍事事變,從此以後唐朝由盛轉衰,
唐玄宗也從長安逃難到四川。這又是一次用武力來清君側的例子。

三、明朝

用武力來清君側最著名的例子,是發生在明朝。
明太祖在位時,為防範功臣們作亂篡位,便將他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封為王,
且各有領地各擁軍隊。明太祖認為用自己的兒子當屏藩,
可以保衛在中央的皇帝,讓功臣們不敢輕舉妄動。

但當明太祖死後,其孫子惠帝繼位,當時因惠帝尚年幼,
眼見擁有重兵都是他的各地藩王們的叔叔,又不聽自己的話。

所以明惠帝身邊的幾個大臣如黃子澄等,遂勸惠帝要「削藩」,
把這些藩王的勢力削弱,如此可以增強君主的權威。
惠帝聽從他們的意見從事削藩,這件事情立刻引來當時鎮守北方的燕王反抗,
燕王首先起兵,打出的名號即是「清君側」。

燕王認為惠帝身邊有些奸臣在攪亂朝政,所以由河北帶兵南下,進攻首都南京。
後來燕王軍隊戰勝,進入南京,當然,這些被燕王指為奸臣的大臣都被殺了,
但惠帝也因戰亂失蹤不知去向。燕王在南京登基為帝,做了天子,是為明成祖。
這大概是歷史上最有名的用武力來清君側之例子。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47: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20000051KK025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