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挑戰者號爆炸
西元 1969 年,美國的太空任務團隊 (Space Task Group) 建議當時的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美國在登陸月球之後的太空計劃走向。這些計劃包括了永久太空站、可重覆使用的太空梭,還有火星計劃。
無論如何,太空實驗室都算是美國的第一個太空站。它在西元 1973年5月14日以巨大的土星五號火箭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的甘迺迪太空中心裝載升空,但在 63 秒之後,用來遮蔽太空實驗室工場的流星体板居然脫落了,並且因為空氣阻力的關係被從太空站上撕裂開來,為了解決流星体板和太陽能板的問題,於 5 月 25 日發射昇空的第一批太空實驗室的三名太空人肩負起了修復太空站的重責大任。第一批太空人在太空站上待了 28 天之後於 6月22 日返回地球。第二批的三名太空人於 7 月 28 日昇空,於 9月25日返回地球,共待了 59天之久。第三批的三名太空人於 11 月 16 日昇空,於 1974年的2月8日返回地球,共待了 84天。這打破了美國太空人在太空中待最久的記錄,這項記錄維持到 1995 年美國和蘇聯的太空梭與和平號的泊接任務。
1999年11月20日,北京時間(與香港沒有時差)早上6時30分,中國第一艘試驗性質的無人太空船神舟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二號己火箭發射升空。這次發射的主要目的:1.驗證新型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2.考核新型太空船的結構和返回技術。
神舟號繞地球飛行了14圈、歷時約21小時,最後於翌日凌晨3時41分在預定地點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這次飛行試驗的任務全部圓滿完成,為中國的航天事業立下了新里程。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早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切就緒,航天員楊利偉英姿勃發,神情自若,步入目前世上可用空間最大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肩負為國爭光的大任,心懷雷霆不移的大勇,責無旁貸,義無反顧,踏上了乘雲陵霄、遨遊穹蒼的征途。
「神舟五號」於十月十五日由有「神箭」之稱的長征二號F火箭推動,順利升空,十分鐘後進入軌道。楊利偉在太空航行二十一小時,環繞地球運行十四周,飛行 共六十萬公里,最後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安全著陸,與目標著陸點僅相距四點八公里,顯示中國航天科技的長足進步與卓越成就。至此,中華民族五千年 來的飛天夢想,自嫦娥、鯤鵬,至李白的「相期邈雲漢」,終於得到了實現,而中國亦自此繼美國、前蘇聯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個載人升空的航天大國。
身為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不但順利完成任務,十月十六日凌晨與地面控制中心通話時,更表示「感覺良好」。這看似平淡的話語,卻含蘊著雷霆 萬鈞的震撼力,振奮了千萬國人的精神,也激盪了無數同胞的心靈。可以想見,楊利偉身處太空飛船艙中,向外眺望,仰而瞻之,可見浩浩九天,巍巍蕩蕩,高遠無 極;俯而瞰之,則見茫茫大地,蒼蒼莽莽,恒久不已,這種天高星遠的境界,豈是常人可以切身領會?自此,他的胸憶間必定持載天地,浩瀚無涯;而他的立身處 世,也必能更恢宏包容,虛懷若谷。
楊利偉在太空做什麼?
10月14日
17時29分 首飛太空員梯隊與記者見面
10月15日
5時28分 太空員出征儀式在太空員公寓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
5時30分 在5輛摩托車的護送下,楊利偉乘專車駛向發射塔架
9時0分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9時10分 船箭分離
9時10分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9時34分 太空員楊利偉向北京報告,感覺良好
9時42分 李繼耐宣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胡錦濤發表講話
10點31分 太空員楊利偉執行地面指令,摘下手套,並解開系在膝蓋下方的束縛帶。
11點08分,北京太空指控中心指揮大廳大屏幕顯示,太空員楊利偉開始在太空中進餐。
11時12分至14時15分,太空員楊利偉進行太空飛行中的首次休息
13點02分,北京太空指控中心指揮大廳大屏幕顯示,神舟五號飛船正在進行第三圈飛行。
13時39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繞地飛行第四圈。北京太空指控中心指揮大廳大屏幕上顯示,太空員楊利偉呈仰臥姿態,正在記錄飛行日誌。
15時28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第五圈飛行。
15時57分,太空員楊利偉的報告和地面監測表明,飛船變軌成功。
16時50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第六圈飛行。
17時05分,北京太空指控中心指揮大廳的大屏幕上顯示出太空員楊利偉從神舟五號飛船舷窗向外拍攝到的地球畫面,畫面清晰。
17時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曹剛川在北京太空指揮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與正在太空飛行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太空員楊利偉開始進行實時通話。
18時24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第七圈飛行。
19時57分,神舟五號飛船飛行進入第八圈。
20時,正在太空飛行的太空員楊利偉與他的父母妻兒進行了「天地對話」。
21時31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第九圈飛行。
23時08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第十圈飛行。
10月16日
0時18分,神舟五號飛船繞地球進行第11圈飛行。楊利偉進行太空睡眠。
1時17分,飛船飛行進入第十二圈。測控點向北京太空指控中心報告飛船跟蹤正常。
2時52分,飛船飛行進入第十三圈。太空員楊利偉向地面指揮人員彙報身體感覺良好。
4時19分,飛船飛行進入第14圈。按照即定計劃,飛船在環繞地球運行14圈後,將在預定地區著陸。
4點34分,飛船第13次飛越中國上空,飛船飛行情況一切正常,地面指揮中心,各地監控站點工作正常。楊利偉開始進行飛船著陸的準備工作。
5時04分,圍繞地球運行了14圈的飛船飛越南大西洋海域上空,在這裡待命10天的「遠望三號」太空測量船迅速捕獲飛船目標,及時準確地向飛船發出了調姿和返回制動的指令。
5時35分,北京太空指揮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運行的神舟五號飛船發送返回指令。
5時36分,神舟五號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返回艙與推進艙軌道高度不斷降低,向預定落點返回。飛船軌道艙將留軌工作半年,開展相關的科學實驗。
5時38分,神舟五號飛船制動火箭點火,飛船返回艙飛行速度減緩,軌道高度進一步降低。返回艙向預定著陸場降落。
5時58分,在北京太空指揮控制中心的組織指揮下,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與推進艙成功分離。飛船返回艙失去動力後,按照升力控制技術向預定著陸場降落,成功進入返回軌道。
6時02分,設在新疆和田的活動測量站報告,飛船進入中國國境上空。
6時04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大氣層,處於「黑障」階段。
6時07分,搜救直升機收到飛船返回艙落地後發出的無線電信號,機上的搜索人員目視到「神舟」五號返回艙。由5架直升機組成的空中搜救分隊和14台專用車輛組成的地面搜救分隊立即從不同的方向迅速向落點前進。
6時18分,返回艙引導傘已打開,楊利偉報告身體狀況良好。
6時23分,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安全著陸。
6時28分,地面搜索人員距返回艙落點7.5公里。
6時31分,溫家寶總理與楊利偉通話,祝賀他順利返航!
6時33分,搜救直升機發現落在草叢中的飛船返回艙,並迅速著陸開始救援工作。
6時36分,地面搜索人員找到了「神舟」五號返回艙。
6時38分,搜索人員報告,楊利偉身體狀況良好。
6時54分,載人太空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宣佈中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6時54分,溫家寶總理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祝賀載人飛行圓滿成功。
7時許,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獲悉我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圓滿成功後,打電話表示祝賀。
7時40分,中國首位太空員楊利偉乘坐直升機離開著陸場返回北京。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鞋印。這是一個測試月球表面風化層的實驗的一部分。
7月20日,當飛船在月球背面時,呼號為「鷹號」的登月艙從呼號為「哥倫比亞號」的指令艙中分離。科林斯獨自一人留在「哥倫比亞」上,圍著登月艙飛行了數圈,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以確保這個飛行器一切正常。檢查過後,科林斯做了一個簡單的告別手勢——「兩位多加保重」——便離開了。科林斯的任務是留在指令艙中並繞月球環行,在以後的24個小時中只能監測控制中心與鷹號之間的通訊並祈禱登月一切順利。如果鷹號發生了意外並且不能夠從月面起飛的話(可能性極大),科林斯就只能獨自一人返回地球。
很快,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啟動了鷹號的推進器並開始下降。他們很快意識到它「飛過頭」了:他們向月面降落時,表明電腦過載的警報器開始響起。鷹號在下降彈道中多飛了4秒,也就是說登月點會離計劃西面若干公里遠。導航電腦出現了若干次異常的程序警報。在休斯頓的詹森太空中心,飛行控制指揮官史蒂夫·貝爾斯(Steve Bales)面臨著一個關鍵的、一剎那間的抉擇——終止登月計劃(這也意味著終止整個飛行計劃,因為飛行器上的燃料僅夠進行一次嘗試),或者命令太空人按照計划行動,不要理會登月艙電腦出現的問題。貝爾斯後來承認,他是「憑著直覺」允許阿姆斯特朗嘗試登月的。重新開始注意窗外之後,阿姆斯特朗發現他們正處在一塊岩石和一片硬地之間。電腦失靈導致他們飛過了預選著陸區,而燃料也很快就要耗盡了。此時,阿姆斯特朗選擇了手動控制登月艙。準確的登陸時間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
參考: 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鞋印。這是一個測試月球表面風化層的實驗的一部分。登月艙不斷下降,燃料開始耗盡——登月艙位於月面上空大約9米,所剩燃料僅夠用30秒鐘——阿姆斯特朗在遍佈礫石和隕石坑的月面冷靜地找到一處適合於著陸的地方,並駕駛登月艙穩穩地降落在月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