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天安門事件回顧

2007-06-20 3:28 am
請問一下發生原委,有誰可以詳述,請據實。

我看到國外的記錄片上只能看到中國共產黨開坦克車壓中國的青年,如果知識份子在中國都要被坦克壓,都不能有自由,中國要怎麼進步?有人出來道歉嗎?
還是這是社會成長的理所當然,人命不值錢嗎?

有誰知道整件事的原委嗎?
更新1:

答案不滿意,未詳盡,也謝謝

回答 (2)

2007-06-20 3:37 am
✔ 最佳答案
整件事的原委,我相信沒有人知道全部真相。
六四事件,也稱「八九民運」(民主運動)、「八九學運」(學生運動)、「六四屠殺」、「六四風波」、「八九民主運動」、「八九學潮」、「天安門屠殺」、「天安門事件」等、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稱之為「六四動亂」,「反革命暴亂」,近些年也改稱為「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在此簡稱為「六四」,是1989年4月15日至6月4日間及其後一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政治事件,以宣佈改革開放為基本國策、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在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爭論為背景,在大規模的學生、民眾的的遊行和示威運動中開始,但是學生團體和政府之間在交涉中未能達成共識和政治妥協,最後以政府召集軍隊武力鎮壓造成若干(具體數字不詳,存在從幾百到上千的各種說法)市民和學生死傷而告終。一般認為事件的中心是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此外上海等很多城市也在這一期間進行了表達各種政治主張的示威遊行。一般政治評論家認為此次事件導致了自1978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改革步伐的停步甚至倒退。而事件中的眾多爭論時至今日也尚未解決。

背景
1976年9月9日,在毛澤東逝世之後,中國開始由自由化知識分子、領導階層的具有改革思想的人士和廣大民間共同進行的「思想解放」運動。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國人民對其有莫大的憧憬,希望擺脫十年文革的混亂及過去的貧窮。1985年,政府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遣返私營企業中的公方代表,引入市場經濟中的許多觀念,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同時亦在原有計劃經濟理論遭到拋棄的情況下引發了國內民眾的思想混亂。及後各地國營企業關閉,全國約有數百萬工人失業,在當時中國政府受到了極大衝擊。同時亦引發貪污腐敗物價升漲等問題,在民間造成一定的不滿。[1][2]

20世紀80年代,世界正處於冷戰的最後階段。1985年,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上臺,推行以人道主義為核心的「新思維」運動,在社會主義陣營內產生廣泛影響。被北京政府稱「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的西方民主思潮也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很多人認為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市場經濟理念的引入,宣告中國共產黨背棄了馬列主義的基本信條,中國已不再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是具有某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1988年,公開呼喚「蔚藍色」西方文明的政論電視片《河殤》在中央電視臺公開播出,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轟動,成為六四運動的思想前導。隨著中國的開放,中國人開始更多地接觸西方民主人權思想,很多知識分子開始公開提倡人權與民主,許多學生更是通過各種形式表達這方面的訴求。從世界範圍內看,六四運動並非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當時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內民主運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六四事件發生的同一天,波蘭團結工會在大選中獲勝,推翻社會主義制度。隨後不到一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先後發生和平演變,兩年後蘇聯亦宣告解體,社會主義陣營解體。這些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在不到5年的時間中發生了政權輪替,並改變了原有的政治體制。

1987年1月,原本被鄧小平選定為接班人的胡耀邦被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違反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在重大政治問題上失誤[3]。1月16日,政治局舉行擴大會議,胡耀邦請求中央批准他辭去總書記的職務[4][5];同時,中共中央下達(1987年)1號文件,號召全黨全國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6][3][7]。


[編輯] 事件記錄

[編輯] 起因
4月15日,胡耀邦因病逝世,終年73歲。中共中央表示哀悼,並稱他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中國軍隊傑出的政治領袖,長期擔任黨的重要職務的卓越領導人」。事件導火線是由於中國學生自發的 悼念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胡耀邦(中共文件顯示,1987年,胡耀邦因對知識分子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傾向的縱容而被中共元老們要求辭職),但很快學生的紀念活動就演變成為一場反對「官倒」,反對腐敗,爭取民主、爭取自由的抗爭。事件的起因有著更為深刻和廣闊的政治、經濟背景、以及與當時中國國內、國外勢力的鬥爭和較量有關聯。

4月16日,北京高校學生以及各界人士自發前往胡耀邦家庭靈堂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上海大學生進行了街頭遊行活動,表示哀悼。

對中國大陸的影響
六四事件是中國政治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的幾年,中國的政治日益開放。但是,在六四之後,鄧小平於當年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由江澤民接任。江澤民執政後,強調「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教育思想控制開始加強,言論空間緊縮,1980年代中期的開明氣氛開始逐漸倒退。黨內保守派對鄧的改革政策公開提出挑戰,被退休在家的鄧小平動用了軍隊勢力制止。鄧小平南巡講話促使江澤民和李鵬繼續執行開放改革政策,此後中共加大了經濟開放的力度,加強了反腐倡廉的力度,放寬了諸多經濟政策,客觀實質上改善了相當部分人的生活水準。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六四事件對中國長期的影響則也許需要再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才可能有定論。在國際上,中國政府用軍隊鎮壓學生運動的負面形象長期揮之不去,影響中國的外交運作;在國內,和六四事件相關的話題不時被提起,尤其是在領導人更替的時期。中國政府對六四事件的結論雖然基本上從未改變,但一直有一部分人希望有一天會「翻案」。在六四事件之後,中國有一些人對政治從此徹底失望而不管政治,也有一些人開始思考之前很少思考的自由、民主、憲政等政治問題。一些長期的共產黨人和共產黨的支持者在六四後成為共產黨的反對者。

六四事件也是中國大學風氣轉變的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前,大學生們不僅在學業上努力,許多人還以天下興亡為己任,關心民間疾苦和國家前途,卻因此也容易產生不成熟的政治衝動。六四事件後,大多數高校都搞人人過關,強迫學生寫檢查,不寫不予畢業。大學生們痛切意識到關心政治的危險,注意力更多地轉向個人前途和社會生存,許多人抱著出國至上的態度,在英語和電腦能力的提高上花費了過度的精力。此外,1989年的高考競爭也因為許多著名的高校大幅度縮減招生規模而變得異常激烈。減少招生據說是因為中央政府有意削弱大學生的規模。然而這種趨勢立刻因為整個社會對受教育人士需求的增大而消失。

然而,事件在大陸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的。一般人可能只知道有這麼一件事,但具體程況卻不清楚。亦有些時候,一些涉及當時的一些文學創作,亦只是以「一場政治風波」來概括了事[31]。事件結果的確使民眾對事件一無所知,使《成都晚報》兩名廣告部的人員錯誤以為事件「只是一宗礦難」,從而容許一份被中央政府極為震怒的紀念64廣告。

2007-06-25 23:03:01 補充:
六四事件,不能在四千字答完,六四事件最重要對東歐國家和平演變,國內種下改革開放因素。你可瀏覽以下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D%E5%9B%9B&variant=zh-tw有較多資料。
2007-06-26 3:48 pm
平反六四十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8xYyWR4u6s&mode=related&search=

支聯會六四18悼念國殤周年晚會 : 晚會播放『血染的風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E5dLbh_ThY&mode=related&search=

毋忘六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HhKYFhs3Gc&mode=related&search=

1989-06-04 , 六四事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QPjrsQf53I&mode=related&search=

1989年6月9日 六點半新聞報導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9zRJbL6zyo&mode=related&search=

八九民運六四事件 June4 Massacre in Beijing (4-6-1989) 香港電視新聞-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UyrGKuLlWM&mode=related&search=

毋忘六四 - 血染的風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usFlwVIjU&mode=related&search=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3: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9000051KK037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