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現代福音派之發展
1.新福音派(Neo-Evangelicalism)
1874年芝加哥長老會議會公開審議自由派教訓,可謂美國史上第一宗自由派「異端」裁決。1910-1915 年間出版的「基要主義-真理明證」(Fundamentals: A Testment to the Truth)系列小冊,掀起保守派與自由派間的衝突。1925年發生於田納西州的「斯科普斯案」(the Scopes Trial),反映了保守派反對「現代」科學的一擊。1929年梅欽被迫離開普林斯頓神學院。1935年梅欽等人又被逐出美國長老會。至此,基要派採取分離主義路線,與其他基督教團體不相往來。
1948年富勒神學院(Fuller Seminary)院長奧肯嘉(Harold Ockenga)正式將「新福音派」介紹給神學界。福音派大致上與基要主義相同,以維護基本神學體系為首要責任,區別所在乃是精神或態度。基要主義採取分離、不參與的立場,但福音派卻要與現代神學討論。雖然廣義而言,福音派都主張與各類思想對話,但其中仍然有兩條不同的路線-「背向現代神學」,以卡爾‧亨利(Carl F. H. Henry)為代表;及「面向現代神學」,以蘭姆(Bernard Ramm)、畢樓奇(Donald. G . Bloesch)為代表。
這兩條路線的立場差異列舉如下:
i.關於「聖經無誤論」(Infallibility and Inerrancy of Scripture):背向派持「原始手稿無誤」看法(偏向使用Infallibility of Scripture);面向派持「教導或教義無誤」(偏向使用Inerrancy of Scripture)
ii.關於聖經解釋(biblical interpretation):背向派普遍接受「低等批判/經文批判」(Lower Criticism/Texture Criticism),但拒絕「高等批判/歷史批判」(Higher Criticism/Historical Criticism);面向派則是有限度的接受歷史批判。
iii.關於啟示(Revelation):背向派認為啟示是客觀性的、命題式的、可理解的;面向派雖然持「命題式啟示觀」 (prepositional revelation),但是並非所有的面向派將啟示等同於聖經字句。
2.認信福音派(Confessionalist Evangelicalism)
在新福音派自基要主義脫離之際,有一個以更正教認信主義(Protestant confessionalism) 傳統為號召的復興運動興起,即認信福音派。認信福音派尋求保持與改教傳統的延續,特別是改教的認信傳統。例如:保守的信義宗傾向維護奧斯堡信條(Ausburg Confession)與協同書 (Formula of Concordia);歐陸的改革宗則是以海德堡問答(Heidelberg Catechism)、比利時信條(Belgic Confession)、多特信經(Canons of Synod of Dort);盎格魯-撒克遜改革宗則是威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認信福音派看重教會的教導權柄,也在此方面與基要主義有所區別。同時在社會議題察覺及批判式的聖經研究上,均有顯著的增進。主要的代表人物有Fred Klooster, Horace Hummel, Anthony Hoekema, Cornelius Van Til, Martin Scharleman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