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係中子星?

咩係中子星?

回答 (3)

2007-06-19 5:35 pm
✔ 最佳答案
中子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子星的模型中子星,又名波霎、脈衝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恆星在核心的氫於核融合反應中耗盡,完全轉變成鐵時便無法從核融合中獲得能量。失去熱輻射壓力支撐的外圍物質受重力牽引會急速向核心墜落,有可能導致外殼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向外爆發產生超新星爆炸,或者根據局恆星質量的不同,整個恆星被壓縮成白矮星、中子星以至黑洞。白矮星被壓縮成中子星的過程中恆星遭受劇烈的壓縮使其組成物質中的電子併入質子轉化成中子,直徑大約只有十餘公里,但上頭一立方厘米的物質便可重達十億噸,且旋轉速度極快,而由於其磁軸和自轉軸並不重合,磁場旋轉時所產生的無線電波可能會以一明一滅的方式傳到地球,有如人眨眼,故又譯作波霎。

一顆典型的中子星質量介於太陽質量的1.35到2.1倍,半徑則在10至20公里之間(質量越大半徑收縮得越小),也就是太陽半徑的30,000至70,000分之一。因此,中子星的|8×1013 to 2×1015 g/cm³,大約是原子核的密度。[1] 緻密恆星的質量低於1.44倍太陽質量,則可能是白矮星;但大於奧本海默-沃爾可夫極限(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發生重力崩潰,則無可避免的將產生黑洞。

由於中子星保留了母恆星大部分的角動量,但半徑只是母恆星極微小的量,轉動慣量的減少導致了轉速迅速的增加,產生非常高的自轉速率,周期從700分之一秒到30秒都有。中子星的高密度也使他有強大的表面重力,強度是地球的 2×1011 到 3×1012 倍。逃逸速度是將物體由重力場移動至無窮遠的距離所需要的速度,是測量重力的一項指標。一顆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大約在10,000至150,000公里/秒之間,也就是可以大道光速的一半。換言之,物體落至中子星表面的速度也將達到150,000公里/秒。更具體的說明,如果一個普通體重(70公斤)的人遇到了中子星,他撞擊到中子星表面的能量將相當於二億噸核爆的威力(四倍於全球最巨大的核彈大沙皇的威力) [2]

目錄 [隐藏]
1 歷史上的發現
2 一些能觀測的中子星
2.1 波霎(脈衝星)
2.2 磁星
3 巨大核心
4 相關條目



[編輯] 歷史上的發現
1932年,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詹姆斯·乍得威克發現了中子[3],並因此獲得193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俄國著名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及其同事們隨即預測存在一種完全由中子組成的星,但他們的想法並沒有及時發表。1934年,美國威爾遜山天文臺工作的沃爾特·巴德和弗里茨·茲威基發表文章稱,中子簡並壓能夠支持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恆星,預言了中子星的存在[4]。為尋找超新星爆炸的解釋,他們提議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後的產物。超新星是突然出現在天空中的垂死恆星,在出現後的幾天或整個星期內,在可見光的亮度上可以超越整個星系。巴德和茨威基正確的解釋產生中子星時釋放出的重力束縛能,供給了超新星的能量:「在超新星形成的過程中大量的質量被湮滅」。如果在中心的大質量恆星在他崩潰之前的質量(例如)是太陽質量的3倍,那麼在中心可能形成一顆2倍太陽質量的中子星。被釋放出來的束縛能(E = mc2)相當於一個太陽的質量全數轉化成能量,這足以作為超新星最後的能量來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和沃爾科夫提出了系統的中子星理論,認為在質量與太陽相似的恆星內部可以達到簡並中子的流體靜力學平衡,但是並沒有引起天文學界的重視。

1967年,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喬絲琳·貝爾和安東尼·休伊什發現了有規律的無線電脈衝,隨後被推斷來自於旋轉中的中子星,而且極大數量的中子星都屬於此類。休伊什因此獲得197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8年有人提出脈衝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5]。1969年,在1054年超新星爆發的殘骸蟹狀星雲中,發現了一顆無線電脈衝星又是中子星,證明了脈衝星、中子星和超新星之間的關係。

1971年,里卡爾多·賈科尼等人發現半人馬座的X射線源半人馬座X-3具有4.8秒的周期[6],他們解釋這是一顆炙熱的中子星環繞者另一顆恆星的結果,能量來源是持續不斷掉落至中子星表面的氣體釋放出的引力勢能。這是第一顆證認的X射線雙星。




[編輯] 磁星
還有另外一種中子星,稱作磁星。磁星具有大約 1011 特斯拉的磁場,大約是普通中子星的 1000 倍。這足以在月球軌道的一半距離上擦除地球上的一張信用卡。作為對比,地球的自然磁場是大約 6×10-5 特斯拉;一小塊釹稀土磁鐵的磁場大約是1特斯拉;多數用於數據存儲的磁介質可以被 10-3 特斯拉的磁場擦除。

磁星有時會產生X射線脈衝。大約每10年,銀河系中就會有某一顆磁星爆發出很強的伽馬射線。磁星有比較長的自轉周期,一般為 5 到 12 秒,因為它們的強磁場會使得自轉速度減慢。


[編輯] 巨大核心
中子星由核子構成,具有原子核的某些包括密度在內的性質。因此,在流行的科學文獻中,中子星有時被稱為巨型原子核。然而在其他方面,中子星和真正的原子核是很不一樣的。例如,原子核是靠強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而中子星是靠引力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一般來說,把它們看作天體會更有用一些。


[編輯] 相關條目
夸克星
中子
脈衝星
毫秒脈衝星

2007-06-19 09:38:29 補充:
由於字數太多,不能張貼全部,如果你想看全部,請你到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子星&variant=zh-hk瀏覽。
2016-03-10 12:17 pm
最好:是比1.44大又比3.2小的它們經過超新星後會有中子星
2007-06-19 4:14 am
中子星,又名波霎、脈衝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恆星在核心的氫於核融合反應中耗盡,完全轉變成鐵時便無法從核融合中獲得能量。失去熱輻射壓力支撐的外圍物質受重力牽引會急速向核心墜落,有可能導致外殼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向外爆發產生超新星爆炸,或者根據局恆星質量的不同,整個恆星被壓縮成白矮星、中子星以至黑洞。白矮星被壓縮成中子星的過程中恆星遭受劇烈的壓縮使其組成物質中的電子併入質子轉化成中子,直徑大約只有十餘公里,但上頭一立方厘米的物質便可重達十億噸,且旋轉速度極快,而由於其磁軸和自轉軸並不重合,磁場旋轉時所產生的無線電波可能會以一明一滅的方式傳到地球,有如人眨眼,故又譯作波霎。

一顆典型的中子星質量介於太陽質量的1.35到2.1倍,半徑則在10至20公里之間(質量越大半徑收縮得越小),也就是太陽半徑的30,000至70,000分之一。因此,中子星的|8×1013 to 2×1015 g/cm³,大約是原子核的密度。[1] 緻密恆星的質量低於1.44倍太陽質量,則可能是白矮星;但大於奧本海默-沃爾可夫極限(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發生重力崩潰,則無可避免的將產生黑洞。

由於中子星保留了母恆星大部分的角動量,但半徑只是母恆星極微小的量,轉動慣量的減少導致了轉速迅速的增加,產生非常高的自轉速率,周期從700分之一秒到30秒都有。中子星的高密度也使他有強大的表面重力,強度是地球的 2×1011 到 3×1012 倍。逃逸速度是將物體由重力場移動至無窮遠的距離所需要的速度,是測量重力的一項指標。一顆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大約在10,000至150,000公里/秒之間,也就是可以大道光速的一半。換言之,物體落至中子星表面的速度也將達到150,000公里/秒。更具體的說明,如果一個普通體重(70公斤)的人遇到了中子星,他撞擊到中子星表面的能量將相當於二億噸核爆的威力(四倍於全球最巨大的核彈大沙皇的威力)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AD%90%E6%98%9F

http://www.hongen.com/art/twdg/cyztm/tc0009.htm
參考: 多多支持~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26: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8000051KK039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