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

2007-06-18 10:06 pm
端午節的由來~

回答 (5)

2007-06-18 10:09 pm
✔ 最佳答案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也叫「端午」、「端陽」或「端五節」,「端」即「初」,即是指初五這天,「五」字與「午」相通,如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這也就是端午節名稱的由來。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重要節慶中,歷史最悠久,也是民間的重大節日之一,與春節、中秋節並列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三個節慶。

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較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兩種:

  最普遍的說法,認為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傑出的政治家和詩人,極為楚懷王所信任,受任命為左徒,後因士大夫忌嫉其才,而遭到陷害,楚懷王聽信讒言,把屈原驅逐出國。屈原自此終日鬱鬱寡歡,憂國憂民,乃於五月初五這天,於汨羅江投河自盡,以死相諫。當地的百姓被屈原所感動,紛紛駕船搜索,打撈他的屍體。大家敲鑼打鼓的嚇走魚蝦,並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希望將魚蝦餵飽,免得牠們咬食屈原的屍體。村民拋進水裏的飯團,就演變成現在粽子。而村民每年的五月初五到汨羅江划艇紀念屈原,則演變成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有熱鬧非凡的龍舟競賽。

  屈原是名詩人,他的詩歌《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都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佳著。後人於是訂定端午節為「詩人節」,以感念其崇高的人格及文學上的成就。傳統習俗的扒龍舟和吃粽子也是對屈原的一種尊重的表現。而這習俗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據載當時就有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可見端午節是一個相當古老的節日。

  另一種說法,認為端午節可能是源自古代驅除瘟疫的習俗。早在戰國時代,人們視五月為「惡月」,而五月初五更為「惡日」,《四民月令》記載:「是月也,陰陽爭,血氣散。」事實上,每年五月已接近夏天,炎夏暑熱,天氣濕悶,潮濕多雨,細菌滋長,毒蟲滋生,瘟疫疾病流行,且人的體質也較差,易生病,所以古人通過端午的種種習俗及方法,來驅除瘟疫,如插艾蒲、飲雄黃酒、帶香包等,以求送走惡運,驅邪求安。後來演變成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http://hk.knowledge. yahoo.com/question/? qid=7006051600720

端 午 節 最 令 人 期 盼 的 活 動 便 是 划 龍 舟 , 台 灣 各 地 的 主 要 河 川 在 當 天 都 會 舉 行 盛 大 的 龍 舟 競 賽 , 選 手 們 隨 著 隆 隆 的 鼓 聲 , 奮 力 向 前 划 , 在 精 彩 激 烈 的 賽 程 中 , 這 傳 統 的 習 俗 得 以 不 斷 的 延 續 。

為 了 驅 除 疾 厄 , 端 午 節 時 可 見 住 家 門 口 都 掛 菖 蒲 和 艾 草 , 以 及 「 鍾 馗 」 的 畫 像 , 成 人 飲 雄 黃 酒 , 並 讓 小 孩 身 配 香 包 , 這 些 物 品 據 說 都 有 避 邪 , 保 平 安 的 作 用 。 而 台 灣 的 「 打 午 時 水 」 的 風 俗 , 亦 即 汲 取 端 午 節 中 午 的 井 水 , 據 說 有 治 病 的 療 效 , 此 外 , 若 能 在 正 午 時 將 雞 蛋 直 立 起 來 , 表 示 來 年 會 有 好 運 道 。

端 午 節 最 為 人 熟 知 的 食 品 便 是 粽 子 , 這 個 原 本 富 有 紀 念 意 義 的 食 品 , 在 中 國 人 的 巧 手 製 作 下 , 已 成 為 具 各 種 變 化 , 且 隨 時 都 能 嚐 到 的 美 食 了 。
http://www.gio.gov.t w/info/festival_c/dr agon/dragon.htm


競渡詩(一作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

  獸頭淩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2007-06-19 12:09 am
農 曆 五 月 五 日 是 端 午 節 。


午 節 時 值 夏 季 , 正 是 疾 病 開 始 流 行 的 季 節 , 因 此 端 午 節 的 由 來 , 可 追 溯 為 驅 邪 避 惡 , 以 求 身 心 的 平 安 , 後 來 加 入 愛 國 詩 人 屈 原 的 傳 說 , 更 增 添 了 端 午 節 的 重 要 性 。


端午節裏,流傳著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據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忠臣,卻被奸臣陷害,報國無門,只能暗自憂心後,在農曆五月五日( 端午節 )這天,投江自盡。人民都紛紛划船去拯救他,這就是端午節划龍舟的起源。人民又有感於他的忠誠國,恐怕他被大魚吃了,就用竹筒裝了糯米,做成粽子,拋入江裏,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後來改用竹葉包粽子,在端午時吃用,以為紀念屈原。

2007-06-18 16:13:47 補充:
農 曆 五 月 五 日 端 午 節 , 是 夏 季 裡 最 重 要 的 一 個 節 日 。 一 般 傳 統 的 說 法 , 都 認 為 端 午 節 源 自 於 紀 念 屈 原 的 活 動 。 然 而 , 許 多 盛 行 於 世 的 端 午 習 俗 , 歷 史 卻 比 屈 原 的 傳 說 還 要 悠 久 。據 說 屈 原 投 江 的 那 天 是 五 月 五 日 。 從 此 以 後 , 每 年 到 了 五 月 五 日 , 人 們 都 要 划 龍 舟 、 吃 粽 子 、 喝 雄 黃 酒 來 紀 念 屈 原 。

2007-06-18 16:15:30 補充:
有關端午節的起源,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在東漢末年早就有在收尋端午起源典故的記載了,認為端午節起源是在於紀念戰國時代的詩人”屈原”。   屈原(公元前280 年左右)出生在戰國時代的楚國,才干出眾,也非常愛國,就在25 歲的時後當了楚國的“左徒”高官,官位只比宰相少了一節。由於少年的時後很得志,引起政治上敵人的不滿,甚至楚王的妻子鄭袖也對屈原十分的不滿。屈原於公元前二七八年農曆五月初五,在痛苦與憂悒中,懷抱石塊,跳入水源滾滾的汨羅江中。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2007-06-18 16:16:58 補充:
端午節也有另一種傳說,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是春秋時候楚國人,楚平王殺了他的父親,他憤怒地投奔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完成霸業,並且攻陷楚國,把楚平王的屍體從墳墓裏挖出來,鞭打了三百下,以報殺父之仇。吳王闔閭死後,他的兒子夫差十分專橫,根本不聽伍子胥「聯齊抗越」的正確主張,反而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賜劍令他自盡,還把他的屍體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扔到錢塘江中。據說伍子胥死後成為「波神」,江浙一帶的百姓每逢五日初五,都要舉行各種傑祀伍子胥的活動。這個祭祀活動就是後來端午節種種風俗的起源。
2007-06-18 10:45 pm
關於屈原架囉~
2007-06-18 10:09 pm
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較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兩種:

  最普遍的說法,認為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傑出的政治家和詩人,極為楚懷王所信任,受任命為左徒,後因士大夫忌嫉其才,而遭到陷害,楚懷王聽信讒言,把屈原驅逐出國。屈原自此終日鬱鬱寡歡,憂國憂民,乃於五月初五這天,於汨羅江投河自盡,以死相諫。當地的百姓被屈原所感動,紛紛駕船搜索,打撈他的屍體。大家敲鑼打鼓的嚇走魚蝦,並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希望將魚蝦餵飽,免得牠們咬食屈原的屍體。村民拋進水裏的飯團,就演變成現在粽子。而村民每年的五月初五到汨羅江划艇紀念屈原,則演變成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有熱鬧非凡的龍舟競賽。

  屈原是名詩人,他的詩歌《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都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佳著。後人於是訂定端午節為「詩人節」,以感念其崇高的人格及文學上的成就。傳統習俗的扒龍舟和吃粽子也是對屈原的一種尊重的表現。而這習俗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據載當時就有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可見端午節是一個相當古老的節日。

  另一種說法,認為端午節可能是源自古代驅除瘟疫的習俗。早在戰國時代,人們視五月為「惡月」,而五月初五更為「惡日」,《四民月令》記載:「是月也,陰陽爭,血氣散。」事實上,每年五月已接近夏天,炎夏暑熱,天氣濕悶,潮濕多雨,細菌滋長,毒蟲滋生,瘟疫疾病流行,且人的體質也較差,易生病,所以古人通過端午的種種習俗及方法,來驅除瘟疫,如插艾蒲、飲雄黃酒、帶香包等,以求送走惡運,驅邪求安。後來演變成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意義
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紀念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敬仰其詩其人,在五月初五詩人節與屈原合併舉行紀念。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5: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8000051KK017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