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中年危機」?

2007-06-18 6:33 am
我爸爸send左個e-mail給我,佢話佢可能是「中年危機」,
甚麼是「中年危機」?

回答 (2)

2007-06-18 6:36 am
✔ 最佳答案
人到中年百事哀?
中年人的婚姻素質,親子關係與心理健康
中國人有句話說:「人到中年百事哀」,反映出很多人不能適應中年期這個人生階段,常作出負面的反應;因而被描繪為有「中年危機」的一群。

何謂「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的概念,源自一位法國精神分析學家Elliott Jacques在六十年代對一群藝術工作者的觀察。他發覺這些藝術工作者不斷在追求事業的巔峰,但到了四十來歲,就漸漸會感到追尋藝術成就的時日無多,各種心理問題隨之出現,甚至會懷疑生存的意義,意志消沉,此所謂「中年危機」。其實「中年危機」是頓然察覺原來自己在人生中已過了很多時間的一種震撼,假如適應不來,便會懷疑自己對婚姻、職業等選擇是否正確,種種的心理困擾更會引致失眠和抑鬱。

儘管社會上渲染中年危機的故事和對中年期的既定看法不少,但其實關於中年人的心理特徵和發展模式的科學數據和文獻資料十分有限。有系統的研究,也只是近十五年的事。




何謂「中年」?
  自從三年前《人生下半場》一書中譯本問世,銷路甚佳,中年信徒的牧養似乎又成了
香港教會另一個關心的課題。不過,人人談中年,是不是清楚自己在說甚麼「中年」呢?
究竟四十歲是不是中年呢?定義一定要先搞清楚。
  按康威夫婦(Conway & Conway)在一九九零年版的教牧關懷與輔導辭典(Dictionary
of 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ng)中的定義,中年是包括由三十五到五十九歲這一段非常長
的時間,這是一個充滿變化、迫使個人重新釐訂人生價值取向(value redefinition)和重新
確立自我身分(reaffirming personal identity)的時期。如果以十年為一個單位,「中年」便
起碼包括了一個教會裡的三代人,由三十幾、四十幾到五十多歲這三群人,他的的經歷其
實是很不一樣的。
  因此康威夫婦又為中年細分作三個發展階段:

1. 早中年(卅五至四十歲出頭)
 身體仍然壯旺,方向清楚,身分和價值的掙扎只是漸露端倪,而女性的掙扎會比男性早
 出現一些。
2. 中中年(四十一至四十九歲)
 嚴肅地重新思考人生價值的時候。男人普遍對生活滿意度漸減;女人基本上已重整了其
 價值和方向,越來越知道應怎樣集中火力於目標上。
3. 晚中年(四十九至五十九歲)
 男女性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閱歷、睿見和社經成就,願意提攜後輩。

何謂「中年危機」?
  按康威夫婦的觀點,中年危機是由於生理、職業、婚姻、家庭和靈性各方面的挑戰
(變化)促成的,包括:身體機能衰老、感覺來日無多(接近死亡)、婚姻生活持續不滿
足、發現事業發展空間到了瓶頸、雙親老死、兒女長大獨立(父母要面對家庭之「空巢」)
。中年危機就是說:要在很短時間內同時面對這種種的變化,在當中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
、目標和態度,使自己能順利過度這些挑戰,而步入晚年以至終老。

連串挑戰的轉接或一次爆發的危機
  根據艾克森(E.Erikson)的心理發展理論,人由嬰兒到老年是一連串的發展階段,每階
段都有其發展性任務(developmental task)要完成(如學習信任、認識自我和建立親密關係)
,若沒有完成,而只是生理上年齡長大了,這些發展任務不會消失,而是會在下一階段再次
出現,迫令個人去面對。換言之,早中年和中中年沒有「交足功課」,晚中年便不可能有一
定成就和實力去扶掖新生代了。

   筆者相信中年人其實每天都或多或少面對著生理、職業、婚姻、家庭和靈性各方面的
挑戰,這些變化都陸續會在人生旅途上出現,因此,中年會經歷好一些跨越挑戰的轉接
(transition),如果以前的挑戰沒有好好面對,後來的挑戰又加上來,一次過爆發,就會變
成危機(crisis)。

   中年危機並不像出痲疹,很少是遇過一次就免疫的,中年挑戰其實每天都在發生。舉例
而言:若是從前遇到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例如與太太的溝通問題由初婚時已一直膠著),
隨著年齡漸長,其他變故也跟著發生(工作的壓力、供樓的壓力、進修的壓力,再加上照顧
兒女和年邁雙親都疲於奔命),如果這時又在公司裡遇上一位特別善解你心的女同事,婚外
情的拉力是很大的;這樣一籮筐的問題一同爆發,想不叫作「中年危機」也很難了。

   中年危機之所以出現,可能中年人(特別是早中年和中中年兩個時期)正處於「前無去
路,後有進兵」(父母不止幫不了你,還要你照顧,子女的生活和晚輩又要你提攜)的非常
忙碌時期,沒有空間仔細面對生活每個問題,因此中年挑戰會一拖再拖,最後終於一次過爆
發。


  筆者因此籲請中年朋友,及早趕快處理你的家庭問題(夫婦間、親子間、和與上一代的
問題、婆媳問題等),使你經歷一些克服中、小型變故的過度;寧願分開多次過度小痛楚,
好過一次過同時爆發,到時不知還可不可以收拾。

兩個重要的因素
  由於華人教會探討中年問題,都是受著美國心理學界近廿多年的研究影響,因此面對西
方理論時,有兩個因素要考慮:

1. 文化因素:
  我們應當注意上面所說的是美國人的中年,而且是白人中產階級的中年人的「正常」生
命發展趨勢。香港人的社會環境不同,自然不能照搬。
  例如:九七年前樓價高企,青年為拚搏買樓和面對進修之需要,普遍遲婚,生兒育女時
間也因應推後,因此空巢期如果在北美可以是在四十多歲發生,九七前結婚一族就可能是五
十多歲了(如果北美女性四十八歲時子女入了大學,就可以脫身,自己追求屬於自己的人生
目標的話;香港女性可能要到五十八歲)。
   近年香港普遍裁員減薪成風,造成許多人提早失業、轉業,迫使人更早面對「我是誰?
我要做甚麼?」等自我定位和肯定的問題。
另外香港上班族普遍工作過勞,四十歲前出現中風和心臟病之機會提高了,加快面對衰老和
死亡之問題。

2. 性別因素:
  簡單說來,男性人生大部分是事業,大部分女性除了事業,家庭還是佔相當重要的一部
分,因此女性面對其中年危機有三個可能比較重要「失落」的事件:丈夫逝世、孩子長大離
家和更年期(意味身體邁向老年和性生活需要調整)。有這個角度了解,就不會只從男性角
度去看問題了。
在華人社會,男人的人生取向專在事業,傳統女性一般仍是以丈夫和兒女的需要作人生取向
(甚至職業女性往往仍以家庭為重),因此當沒有丈夫和兒女時,她們要回答「我要甚麼」
時,會比男人困難許多,因為她們半生都是為別人而活。
另外,過獨身生活的女性,由於生命中少了子女和丈夫部分,她們的中年面貌也會很不同。
因近年被迫或定意獨身女性信徒日增,筆者側聞近年本港有教會領袖思考建立單身女信徒共
同生活守望相助、共同創建的群體,這亦不失為一個過度中年的好主意,值得跟進。

諦聽心靈的呼喚
  筆者贊同容格(Carl Jung, 1875-1961)的觀點,認為中年人面對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心
靈空虛,是一個心靈對人生更深層意義之尋求,而這些意義不是上半生所追求的物質享受、
權勢和名位所能滿足的。比方,中年男人不能只是用以往的方法解決問題(努力、體力、
意識和理性),他會越來越感到這些技倆漸漸失效,更要學習放手(不再「死撐」,接納
自己體力限制,明白有時「無為」也可以很「有為」)、接觸潛意識(探索夢想,會令你
充滿活力)和感性(不止是離身地高談政經問題,學習分享心事和軟弱的一面,醫治從前
壓抑了的創傷)。

中年是認真回答心靈問題的時候:

我是誰?(特別當職業都不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時)
我活著(除了吃喝拉睡)為要實現甚麼終極價值?
在我剩餘的生命裡我要做甚麼?
我這生要怎樣回應神的計劃?
我怎樣活才不虛此生呢?
甚麼是我最需要愛的人?
我要怎樣去愛那些人呢?
如何分配時間呢?
  
   回答這些問題都需要時間和心力,要安靜和接觸內心深處。你敢嗎?你肯花時間嗎?
中年人總有機會遇上一些傷痛和打擊,所引致的負面情緒(失落、懼怕、無助等),其實
裡面都有正面的信息,有待解讀。可惜不是任何人也有機會和勇氣去面對中年,人(特別
是男性)可以用忿怒、酗酒和吃喝玩樂去暫時麻痺和忘懷那些不快感覺。幸運的話,生活
或許仍可以勉強活下去,不過是一個沒有完全喚醒和活著(fully awake and alive)的平面人
(one-sided person)。

   在教會裡,我們還可能會發現一些人有正當的沉溺(positive addiction),不是埋首於
在酒色中,而是拚命事奉或進修(兩樣都可獲取成就感和肯定),而置家庭和心靈問題於
不顧,他們會說是為勢所迫,我們以為他們應該沒事,誰知他們有可能是邁向中年的壓力
鍋,爆炸的壓力一天一天累積。

   中年人,我知道你很忙,但你正需要靜下來,在退修或獨處中,諦聽心靈微小卻重要
的呼喚。
2007-06-18 6:51 am
駛唔駛談得咁煩呀? 剛剛落畫的<明日的記憶>就是以中年危機為題材,我建議你和爸爸一起租碟看此片,一家人共同面對這個危機。
內容:
佐伯雅行任職廣告公司,年過50歳。他備受下屬們愛戴,在公司擔當重要角色。他充滿自信,從未擔心過身體健康問題,對於開始出現健忘的情形,他歸咎於年紀的關係。他的女兒亦即將結婚,他更榮升為祖父的身份。他正準備好好享受往後的黃金日子...
某日,他突然感到身體狀態開始衰退,大大影響其工作能力。直到一天接受身體檢查後,被驗出患上「年輕性老人痴呆症」,令他晴天霹靂。佐伯和妻子惠美子無奈被這事實弄得一時間不知所措。佐伯和惠美子開始跟病魔對抗,佐伯在絕望中期望能親眼看到女兒出嫁,可是病魔卻逐漸帶走他的記憶...

2007-06-17 22:52:18 補充:
(更正) ...答得咁煩呀?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54: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7000051KK047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