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起源

2007-06-18 1:27 am
端午節起源?
從何時起有端午節?
那個國家開始這個節日?

回答 (3)

2007-06-18 1:47 am
✔ 最佳答案
第一個回答 :

有關端午節的起源,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在東漢末年早就有在收尋端午起源典故的記載了,認為端午節起源是在於紀念戰國時代的詩人”屈原”。

  屈原(公元前280 年左右)出生在戰國時代的楚國,才干出眾,也非常愛國,就在25 歲的時後當了楚國的“左徒”高官,官位只比宰相少了一節。由於少年的時後很得志,引起政治上敵人的不滿,甚至楚王的妻子鄭袖也對屈原十分的不滿。

  當時的楚王昏庸無道,只知道享樂,使得屈原非常的擔心,想把政治從新整理一番,主張聯合各小國共同抵抗秦朝,抵禦秦朝的強戰。楚王起初還信任屈原,但楚王因為聽從旁邊小人的讒言,相信了奸臣的話,對於屈原的忠言,一律都不敢相信。

  當時剛好在秦楚兩國爭霸的時候,楚國官員即分”親秦”與”親楚”兩派。秦國派了張儀到楚國跟楚王說,表示秦國願意割600 里地給楚國,作為楚國與齊國斷絕來往的代價。可是,當楚王與齊國斷絕來往,要和張儀取土地時,張儀卻說約定只給6 里。楚懷王一氣之下,派兵向秦國進攻,丹陽一戰,兵敗談和,反而割了更多的土地給秦國。

  當初,屈原是第一個反對與秦國談判的官員,如今楚國上了秦國的當,又派屈原到齊國當大使,希望與齊國再結聯盟。秦國一看情勢不妙,又向楚國提出建議要聯婚,相約在武關談親事,屈原知道此事之後再次反對,楚懷王一怒之下,將屈原放遂在漢水。後來,楚懷王赴約,被秦國軟禁,最終病死在他鄉。

  其長子襄王即位,主政的令尹子蘭向來反對屈原最激烈,加上屈原寫的幾篇文章引起當政者不滿,又將忠貞的屈原削職遂放。屈原在被遂放期間,寫下了他憂國憂民情懷的著名詩篇“離騷”,當他聽說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省江陵縣境內),被秦國攻破,痛不欲生。

  屈原於公元前二七八年農曆五月初五,在痛苦與憂悒中,懷抱石塊,跳入水源滾滾的汨羅江中。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起源,至今仍然還有爭論。就目前來看,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五種。

  一、是歷史的故事,包含賢君、賢臣、忠臣、孝女、節女等,例如:介子推、延娟、延娛、伍子胥、勾踐、屈原、曹娥、陳臨等。

  二、是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吳越民旅舉行龍的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中都詳細討論證明他的觀點。

  三、端午時值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季節,俗稱「惡月」。這個惡日的禁忌,以健保和避疫為主要原則,深值民心。直到現在,還可以從許多端午節的習俗,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四、端午節的時間是在夏至。

  五、端午節是民間的習俗,直接說也就是節氣,所以才會有消毒避邪等活動。

  根據有關典籍的記載,端午本為"端五",先秦時代人們已視五月五日為不祥之日,其後並逐漸約定俗成於當天以朱索(結股五色絲)和五色桃印等懸於門上、繫五色絲於臂上、掛紙書赤靈符於胸口前等,亦習慣以蘭草這被認為有辟邪功效的草藥沐浴,足見最初的端午節風俗應與古人於酷暑來臨前,希望辟邪去疾有關。

  自漢朝末年起,端午節才逐漸由原始崇拜、禁忌演變為祭奠有關的歷史人物。其中流傳最廣、最富影響力的是紀念大文學家、愛國詩人屈原,從歷史上的南北朝統一之後,中國的南北節俗趨向統一,端午節祭奠屈原便由楚地而遠播全國。

端午節的習俗

  周處(二四○─約二九九)的《風土記》記載著晉朝新興的端午節習俗有:「把艾草懸戶上,踏百草、龍舟競渡」等。懸艾草就是為了禳毒,踏百草也就是後來稱為「鬥百草」的遊戲。而被視為端午節特色的競渡習俗,也就是在這個時後出現的。

  按五月五日端午節的競渡,俗為屈原投跳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記》中並未確實記載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說顯然是受了傳說的影響。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籣節」,荊楚一帶有採艾的習俗。

  宋朝的端午節物,比起歷代,更見精緻。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記載:

  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裏。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明朝以後,原本用來驅毒的五毒符,逐漸加入了裝飾的成分,成為婦女釵頭的裝飾。沉榜的《宛署雜記》(一五九三年)第十七卷記載:「婦女畫蜈蚣、蛇、蝎、虎、蟾為五毒符,插釵頭」。這一類的釵頭飾,在清朝江南一帶稱之為「健人」或「豆娘」。

  明朝在北京一帶,以端午節為「女兒節」。《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記載:「宛俗自五月初一到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所以稱為女兒節」這個習俗好像只有在北京看見。佩掛香囊是端午節的民俗之一,閏中的兒女在這一天都要佩戴香囊。香囊又有「香包」、「馨香」。

  其實只要聯想端午節的習俗,就可發現去毒、逐疫原,就是主要意義;端午,也是端五,古稱重五,這是日月重疊的設計;端午,又稱端陽,午與陽都有取於陽漸盛,可辟陰邪。



第二個回答 :

端午節的起源 :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叫端陽節。這是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楚懷王對他變法圖強的主張不但不聽,反而把他撤職,逐出京城。屈原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憂民的著名詩篇。

後來,秦國攻破楚國的京城郢都,屈原覺得一切希望都已破滅,就在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跳進汨羅江 ( 今湖南長沙南面 ) 自盡,以身殉國。

傳說當地的人聽到消息以後,十分悲痛,紛紛划著船去搶救,人們不忍心屈原被魚吃掉,就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古人划船去救屈原,後來就衍化成龍舟競渡的風俗;而古人不忍心屈原被魚吃掉而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餵魚,後來就衍化成為端午吃粽的風俗。


端午節的另一起源

紀念伍子胥的節日
也有另一種傳說,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是春秋時候楚國人,楚平王殺了他的父親,他憤怒地投奔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完成霸業,並且攻陷楚國,把楚平王的屍體從墳墓裏挖出來,鞭打了三百下,以報殺父之仇。

吳王闔閭死後,他的兒子夫差十分專橫,根本不聽伍子胥「聯齊抗越」的正確主張,反而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賜劍令他自盡,還把他的屍體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扔到錢塘江中。據說伍子胥死後成為「波神」,江浙一帶的百姓每逢五日初五,都要舉行各種傑祀伍子胥的活動。這個祭祀活動就是後來端午節種種風俗的起源。

在香港的端午節

在香港,人們還保留了慶祝端午節,包括會在當日吃粽子和游“龍舟水”,意思是端午節當日到海邊游泳。而且,當日有得多地方會舉辦賽龍舟比賽,例如在香港島的香港仔,九龍的油麻地,新界的屯門、沙田、大埔、荃灣等。氣氛非常熱鬧。在每年的陽曆六月,香港更會舉辦國際龍舟邀請賽,邀請世界各地和國內的健兒們參加比賽,每每出現旗鼓相當,不相伯仲的精采場面,藉此把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推廣至世界各地。

希望可以幫到你 ! ! !
2007-06-18 2:10 am
有關端午節的起源,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在東漢末年早就有在收尋端午起源典故的記載了,認為端午節起源是在於紀念戰國時代的詩人”屈原”。

  屈原(公元前280 年左右)出生在戰國時代的楚國,才干出眾,也非常愛國,就在25 歲的時後當了楚國的“左徒”高官,官位只比宰相少了一節。由於少年的時後很得志,引起政治上敵人的不滿,甚至楚王的妻子鄭袖也對屈原十分的不滿。

  當時的楚王昏庸無道,只知道享樂,使得屈原非常的擔心,想把政治從新整理一番,主張聯合各小國共同抵抗秦朝,抵禦秦朝的強戰。楚王起初還信任屈原,但楚王因為聽從旁邊小人的讒言,相信了奸臣的話,對於屈原的忠言,一律都不敢相信。

  當時剛好在秦楚兩國爭霸的時候,楚國官員即分”親秦”與”親楚”兩派。秦國派了張儀到楚國跟楚王說,表示秦國願意割600 里地給楚國,作為楚國與齊國斷絕來往的代價。可是,當楚王與齊國斷絕來往,要和張儀取土地時,張儀卻說約定只給6 里。楚懷王一氣之下,派兵向秦國進攻,丹陽一戰,兵敗談和,反而割了更多的土地給秦國。

  當初,屈原是第一個反對與秦國談判的官員,如今楚國上了秦國的當,又派屈原到齊國當大使,希望與齊國再結聯盟。秦國一看情勢不妙,又向楚國提出建議要聯婚,相約在武關談親事,屈原知道此事之後再次反對,楚懷王一怒之下,將屈原放遂在漢水。後來,楚懷王赴約,被秦國軟禁,最終病死在他鄉。

  其長子襄王即位,主政的令尹子蘭向來反對屈原最激烈,加上屈原寫的幾篇文章引起當政者不滿,又將忠貞的屈原削職遂放。屈原在被遂放期間,寫下了他憂國憂民情懷的著名詩篇“離騷”,當他聽說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省江陵縣境內),被秦國攻破,痛不欲生。

  屈原於公元前二七八年農曆五月初五,在痛苦與憂悒中,懷抱石塊,跳入水源滾滾的汨羅江中。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起源,至今仍然還有爭論。就目前來看,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五種。

  一、是歷史的故事,包含賢君、賢臣、忠臣、孝女、節女等,例如:介子推、延娟、延娛、伍子胥、勾踐、屈原、曹娥、陳臨等。

  二、是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吳越民旅舉行龍的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中都詳細討論證明他的觀點。

  三、端午時值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季節,俗稱「惡月」。這個惡日的禁忌,以健保和避疫為主要原則,深值民心。直到現在,還可以從許多端午節的習俗,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四、端午節的時間是在夏至。

  五、端午節是民間的習俗,直接說也就是節氣,所以才會有消毒避邪等活動。

  根據有關典籍的記載,端午本為"端五",先秦時代人們已視五月五日為不祥之日,其後並逐漸約定俗成於當天以朱索(結股五色絲)和五色桃印等懸於門上、繫五色絲於臂上、掛紙書赤靈符於胸口前等,亦習慣以蘭草這被認為有辟邪功效的草藥沐浴,足見最初的端午節風俗應與古人於酷暑來臨前,希望辟邪去疾有關。

  自漢朝末年起,端午節才逐漸由原始崇拜、禁忌演變為祭奠有關的歷史人物。其中流傳最廣、最富影響力的是紀念大文學家、愛國詩人屈原,從歷史上的南北朝統一之後,中國的南北節俗趨向統一,端午節祭奠屈原便由楚地而遠播全國。

端午節的習俗

  周處(二四○─約二九九)的《風土記》記載著晉朝新興的端午節習俗有:「把艾草懸戶上,踏百草、龍舟競渡」等。懸艾草就是為了禳毒,踏百草也就是後來稱為「鬥百草」的遊戲。而被視為端午節特色的競渡習俗,也就是在這個時後出現的。

  按五月五日端午節的競渡,俗為屈原投跳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記》中並未確實記載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說顯然是受了傳說的影響。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籣節」,荊楚一帶有採艾的習俗。

  宋朝的端午節物,比起歷代,更見精緻。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記載:

  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裏。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明朝以後,原本用來驅毒的五毒符,逐漸加入了裝飾的成分,成為婦女釵頭的裝飾。沉榜的《宛署雜記》(一五九三年)第十七卷記載:「婦女畫蜈蚣、蛇、蝎、虎、蟾為五毒符,插釵頭」。這一類的釵頭飾,在清朝江南一帶稱之為「健人」或「豆娘」。

  明朝在北京一帶,以端午節為「女兒節」。《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記載:「宛俗自五月初一到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所以稱為女兒節」這個習俗好像只有在北京看見。佩掛香囊是端午節的民俗之一,閏中的兒女在這一天都要佩戴香囊。香囊又有「香包」、「馨香」。

  其實只要聯想端午節的習俗,就可發現去毒、逐疫原,就是主要意義;端午,也是端五,古稱重五,這是日月重疊的設計;端午,又稱端陽,午與陽都有取於陽漸盛,可辟陰邪。
2007-06-18 1:32 am
端午節的起源
惡月說
  說到端午節的起源,相信最廣為大家接受的就是屈原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雖然耳熟能詳,不過卻找不到任何證據證實這就是端午節的起源。從端午節的名稱來推敲端午節的意義,是最順理成章的做法,「端」是起始的意思,「午」與「陽」字相通,是「陰」的反義詞,端午節在農曆五月,是步進夏天的時分,氣溫開始上升,蚊蟲亦容易滋生,人們亦較易生病,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端午節的其中一個習俗便是在家門前插掛菖蒲及艾草,這些都是避病驅邪的東西,由此推敲,端午節是一個警惕人們小心生病的節日。

端午節源於夏至

  但是,在《中國文化常識》(王爾齡主編: 香教教育圖書公司,1994)中曾提及過:「古代競渡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陽都有,後來才以端午為主。不講不知,粽子也本是夏至節俗,自從有了端午粽,亦成為端午的專利了。 漢人重視五月五日與夏至相同。至今,端午風俗有不少是從夏至傳來的,如端午「採雜藥」便是一例。端午既在仲夏,把夏至的某一些風俗借來,也很相宜。」

  如果把一太陰週期(即十九年)內的端午節(五月初五)與陽曆對照列成一表,便會發覺端午節落在陽曆的 5 月 27 日至 6 月 25 日之間,與夏至的日期(6 月 21 日或 22 日)非常相近,由此看來,端午節承自夏至的說法亦不無道理,況且,端午、中秋、新年是中國人的三大節日,而中國人亦有「冬節大過年」的說法,既然冬節這麼受人重視,夏至慶祝一番也無可厚非,但為何中國節日中沒有夏至呢?夏至在農曆裏的日期每年不同,有時候更會與端午節重疊,把端午節與夏至合二為一,似乎是更「方便」的做法。

紀念屈原

  端午節,最為人們所知曉的一段事跡,事為紀念二千多年前,偉大詩人屈原投江之死的事。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二十二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闆大夫,輔助楚懷王。其時楚懷王受到奸臣的進讒,沒有接受屈原關於聯齊抗秦的主張,被說客張儀騙到秦國軟禁起來,逼他割地獻城,後因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

  屈原知道後悲憤欲絕,上書請求頃襄王為懷王報仇。但頃襄王窕寵信奸佞,不思振復,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其後楚國被秦國攻陷,亡在旦夕。 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於公元前 278 年 (屈原六十二歲時) 農曆五月五日縱路投入波濤洶湧的汨羅江。

  楚國人民聞訊,紛紛趕著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縱影。這便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 之後,人們每年迫個時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於人們祭屈原的米,都讓江上的蛟龍吃掉,故後來人們改用楝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棕子的風俗。

紀念曹娥

  在淅江一帶有著這麼一個故事:東漢時代,有位年僅十四歲的孝女曹娥,因父親溺死江中,沿江嚎哭尋找父親屍體,過了17天,依舊不見其父屍首,因此在五月五那天,投河自盡。幾日後,村人赫然發現,曹娥抱著其父,兩人屍首一同浮出水面。當地人為紀念其孝行,將那條河命名為「曹娥江」,並在每年五月五日也滑龍舟競渡。

紀念伍子胥

  有一種說法認為賽龍船是為紀念吳國大夫伍子胥的。伍子胥原來是楚國人,但他為報楚平王殺父之仇,逃到吳國借兵,攻下楚都,把楚平王從墳墓裡掘出來鞭屍。伍子胥十分感激吳國,對吳王忠心耿耿。

  但是,吳王中了越王勾踐的離間計,迫令伍子胥自殺。並令手下把他的屍首裝在一個皮革囊裡投入江中。 伍子胥   民間傳說伍子胥死後,天帝怜他竭盡忠心卻遭冤死,便封他為錢塘江的潮神。江南一帶的人民,怜憫伍子胥的冤屈,在每年五月五日他屍首投入江中的日子,都要划龍船迎接潮神。

  越王勾踐 勾踐圖像 龍舟競渡除了有緬懷屈原說和伍子胥說,另外還有起源於越王勾踐說。相傳越王勾踐為了滅吳復仇,日夜操練水兵,但怕引起吳王夫差的猜忌,結果想出一條妙計,用貌似嬉戲、娛樂的方式來訓練水師,這就產生了龍舟競渡。

聞一多之研究

   學者聞一多先生曾對端午節作過詳盡而精辟的考証,他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漢書。地理志下》應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髮,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也」。聞一多的結論是,端午應是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舉行圖騰祭的日子。吳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他們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裡,往水裡扔,獻給神龍吃。他們還把乘坐的船,刻畫成龍的形狀,配合著岸上急促的鼓聲,在水面上作各種遊戲和競賽划船。這便是端午節及其習俗的由來。

白蛇傳傳說

  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淒美的愛情故事,傳說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參考: web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57: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7000051KK029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