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怎麼死的??

2007-06-17 5:52 pm
闖王-李自成 有人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死的嗎?? 他真的是兵敗死的嗎?

回答 (3)

2007-06-18 3:38 am
✔ 最佳答案
李自成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起義軍應該分成幾路,分頭出擊,打破敵人的圍剿。大家聽了,都覺得李自成說得有理。經過一番商量,十三家起義軍分成六路。有的拖住敵軍,有的流動作戰。高迎祥、李自成和另一支由張獻忠領導的起義軍向東打出包圍圈,直取江淮地區的鳳陽。
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明太祖死後,那裡成為明朝的中都。農民軍出擊鳳陽,就是要打擊明王朝的氣燄。

  高迎祥、張獻忠領導的起義軍一路進軍,勢如破竹,不到十天,就打下了鳳陽,把明朝皇帝的祖墳和朱元璋做過和尚的皇覺寺一把火燒了。這一著真的震動了明王朝朝廷,崇禎帝聽到這消息,又急又氣,下令把鳳陽巡撫處死。

  高迎祥和李自成又帶兵回到陝西,來回打擊官軍,叫明朝的官員手忙腳亂,狼狽不堪。崇禎帝和地方大臣都把高迎祥的隊伍看成眼中釘,千方百計要消滅他們。有一次,高迎祥帶兵進攻西安。陝西巡撫孫傳庭在□□(今陝西周至)的山谷裡埋下伏兵攔擊。高迎祥沒有防備,經過一場激戰,被捕犧牲。

  李自成帶領留下的隊伍殺了出來。將士們失去了主帥,心裡十分沉痛。大伙認為闖將李自成是高迎祥最信任的將領,加上他的武藝高強,打仗勇敢,就擁戴他接替高迎祥,做了闖王。打那以後,李闖王的名聲就在遠近傳開了。

  李闖王的威名越高,越引起明王朝的害怕和仇恨。崇禎帝命令總督洪承疇、巡撫孫傳庭專門圍剿李自成。李自成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但是因為起義軍將士的英勇作戰和李自成的足智多謀,多次衝破官軍的包圍圈,活躍在四川、甘肅、陝西一帶,打擊官軍。

  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另兩支起義軍的首領張獻忠、羅汝才都接受明朝招降,李自成手下的將領也有人叛變。這使李自成的處境增添了困難。

  公元1638年,李自成從甘肅轉移到陝西,準備打出潼關去。洪承疇、孫傳庭事先探聽到起義軍的動向,在潼關附近的崇山峻嶺中,布置了三道埋伏線,故意讓開通向潼關的大路,引誘李自成進入他們的包圍圈。

  李自成中了敵人的計。當他帶領起義軍浩浩蕩蕩開到靠近潼關的山谷地帶的時候,兩面高山裡殺出了大批明軍。他們依仗人多和地勢有利,向起義軍發起一次次衝擊。起義軍經過幾天幾夜的搏鬥,幾萬名戰士在戰鬥中犧牲,隊伍被打散了。

  李自成和他的部將劉宗敏等十七個人打退了大批敵人才衝出重重包圍。他們翻山越嶺,克服了重重困難,到了陝西東南的商洛山區,隱蔽起來。

  明軍佔領了潼關,派出大批偵騎,搜捕李自成,搜了幾個月,毫無信息。後來聽有人傳說,李自成在戰鬥中受了重傷,已經死去,明軍才放鬆了搜捕。

(湖南常德市石門縣夾山寺)
李自成(1606-1674),本名鴻基,小名黃來兒,陜西省米脂縣李繼遷寨人,出生於農民家庭,童年時曾給一姬姓地主牧羊,後曾當過一段時間的和尚曾為銀川驛卒。明崇禎二年(1629)參加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他採納李岩等提出「均田免賦」等意見,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時有「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崇禎十七年(l644)推翻了明王朝,進京稱帝,四月二十九日「僭帝號於武英殿,披冠冕,列仗受朝」(《明史.李自成傳》),好不風光。由於李自成犯了勝利時驕傲的錯誤,失去警惕,。明將吳三桂勾結滿族貴族入關,聯合進攻農民軍。李自成迎戰失利,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陜西、湖北等到地抗擊,節節敗退,後退至澧州一帶。據《澧州志》、《流寇志》等書記載,李自成的大順軍曾在崇禎十六年正月攻佔安鄉,二月攻佔常德,三月初二攻佔澧州,十二月還據安鄉。李自成在清軍和南明軍的夾擊追捕之下,敗走石門,兵敗如鳥獸散,或易姓埋名,或經商,或務農。李自成敗退至石門東北二千米處的洛浦寺,落髮為僧。

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虛年七十的奉天玉和尚入滅。野拂恐清朝政府得知刨墳拋屍,即將其師荼毗後將舍利子裝進青花瓷壇,另用一個同樣的空無一物的瓷壇做掩護,然後在夾山西南十五千米處堆四十八個疑冢,以為奉天玉和尚落葬,實則抱舍利壇到洛浦寺,還將奉天玉和尚原做大順帝時所穿龍袍和皇冠,殮入紅木棺,淺葬於寺之西坡。

康熙十五年(1676),野拂將衣冠棺移之山後,又挖出舍利壇到夾山安葬。夾山墓仿陜西祖傳式樣:一墓三穴,立於夾山寺大路西坡,寓陜西意(即「陜」字旁為「夾」,夾山之西寓意陜西)。一九八零年,石門縣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了奉天玉和尚殘墓,墓穴早被擾亂,只存有磚刻符篆碑一方,條石墓穴內發現一青花瓷壇,飾有麒麟、鳳凰圖案。壇內存有奉天玉和尚的舍利子。
2007-06-18 6:12 am
李自成的生死問題歷來是史學家爭論的焦點問題,史學家就此多次身先士卒去湖南、湖北的有關地區進行實體考察、確實取得了充分的證據資料。只是1949年以後這種研究便中斷了,對李自成的死因便得出了唯一的“科學論斷”,即李自成在湖北通縣的九宮山遭到當地地主團練(鄉勇)的剿殺,李自成戰敗身亡。《明史李自成傳》最後定稿,記李自成死於通城九宮山。李自成自率輕騎掠食,爲村民所困,“不能脫,自縊而死”,或被鄉民殺死,或入廟爲賽會山民擊死。這是所有史料記載中最普遍,也是最模糊的說法。 在記錄李自成死事的問題上,《明史李自成傳》,選材最佳,立意最巧,自殺與他殺並存。它歷時多年,經多人之手,反復修改,非爲 “撰寫草率”,而是極爲用心,絞盡腦汁。但由於對李自成之死一事心存疑慮,把握不定,結果弄得矛盾百出,不能自圓其說。生於天啓五年(一說天啓六年)的四川新繁(今成都)人費密,在其著作《荒書》中,對李自成的死時、死地、過程、殺李自成的兇手及其受獎的情形等,都有非常清楚的記載。據載費密“年近六十,始成此書”。由此推算,《荒書》當成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前幾年。現存的有光緒戊申(1908年)怡闌堂校刊費氏遺書本。書中記載:清兵追李自成到湖廣,李自成的軍隊還有三萬人,由其他將領統率,從興國州到江西。李自成親隨十八騎,從通山過九宮山。山民聽到消息,將十八騎打散。李自成獨行至小月山牛脊嶺,被山民程九伯發現,兩人開始搏鬥。程九伯向金姓外甥呼救,李自成被金姓外甥鏟殺。但不知道他就是李自成。此書對李自成死事的記載,疑點極多,最主要的是兩個問題:1、既然有殺死李自成的程九伯這個兇手,又有告密的,又在小月山牛脊嶺(通山縣九宮山的一部分),何以會找不到屍首?如果承認李自成的屍首已朽不可辨,或是屍首多難以查找,或是被起義軍自己收理,則所謂“縣官親入山,諭以所殺者流賊李自成”一事,純屬子虛烏有。2、程九伯殺死的究竟是誰,這是全部問題的要害所在。有關方志資料的記載,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被程九伯殺死的人,由李闖→李自成→李延。 故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在山海關、潼關大敗之後,于順治二年正月撤出西安,向湖廣轉進。從內鄉、鄧州、承天,直到武昌,被清軍八旗勁旅窮追猛打,屢戰屢敗。複從武昌沿長江水陸兩路兼程潰逃,在富池口及九江上游被清軍追及,又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損失慘重,艦船全部喪失。四月間,李過率領的另一支由陝西撤退下來的部隊,向東南方向轉進時受阻于荊州當陽一帶,與李自成分兩路撤離陝西後沒有會師。四月下旬在九江戰敗後,李自成親自率領大約萬餘人的一支小部隊,被清軍八旗勁旅緊追不捨,一直追到九宮山區。李自成率少數親隨突圍,遭到當地鄉勇伏擊,于清順治二年五月上旬遇害于湖廣興國州通山縣九宮山北麓,即今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北麓。圍追李自成的清軍將領,有傳記可查的至少有九人,從其職銜推算,大約一萬餘人。所以,其他說法中出現的奉天玉大和尚不可能是李自成,說李自成沒有死在九宮山,歸隱于湖南石門縣夾山寺破綻太大。
2007-06-17 6:02 pm
這個網站的資料應可解答你的疑問吧~http://www.epochtimes.com/b5/1/8/7/c2831.htm


收錄日期: 2021-05-03 23:07: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7000010KK023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