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台的歷史?

2007-06-17 4:58 am
釣魚台的歷史?

回答 (2)

2007-06-17 5:01 am
✔ 最佳答案
釣魚台或稱釣魚台島(25°46'N 123°31'E),大陸現代亦稱釣魚島,是釣魚臺列嶼的主島,位於台灣東北外海,琉球海槽(俗稱「黑水溝」)西側,是台灣島附屬島嶼之一。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琉球主權移交日本時,一併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將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留予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國進行爭議及解決。目前,該島實際由日本管治,劃歸沖繩縣石垣市,日文名稱「魚釣島」;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均對釣魚台列嶼聲張主權,並劃歸台灣省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自1970年代開始,海外華人及大中華地區民間團體曾多次登島或試圖登島以宣示主權,稱為「保釣行動」,參見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地理
釣魚台島位於台灣基隆港東偏北約186公里(100海里)處、中國浙江溫州港東南約356公里(192海里)處、中國福建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東偏南約385公里(208海里)處、日本沖繩那霸空港西偏南約417公里(225海里)處。釣魚台呈番薯形,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約4.3平方千米。地勢北部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脈橫貫東西;最高山峰海拔383米,位於中部;其他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

釣魚台島位於東海大陸架上,而日本沖繩琉球群島則是大陸架之外的火山島。


名稱
中國有關釣魚台島的最早文獻出自明朝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的《順風相送》,稱該島為「釣魚嶼」。其後文獻及官方輿圖亦採用「釣魚嶼」名稱,見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西元1534年)第十一次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嘉靖四十一年(西元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憲編纂之《籌海圖編》、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年)乾隆皇帝欽命繪製之《坤輿全圖》(《坤輿全圖》使用閩南語發音,稱為「好魚須」[Hao-yu-su],即「釣魚嶼」)。至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十月,即甲午戰爭前一年,慈禧太后將釣魚台島賞給郵傳部尚書盛宣懷作採藥用地,在詔書中使用了「釣魚台」的名稱。但是也存在該詔書是份假詔書的說法。台灣沿用「釣魚台」名稱至今。中國現代則稱該島為「釣魚島」,有時也用「釣魚台」的名稱。
油田儲量豐富

日本誓奪釣魚台

去年3月,7名中國保釣人士在24日登上釣魚台,并遭到日本警方逮捕偵訊后,中國廈門保釣船揚言29日再度駛往釣魚台。而另一邊廂,日本右翼份子“日本青年社”則早已準備就緒隨時登上釣魚台。


由于中日雙方針對釣魚台的沖突恐怕難以輕易平息,日本當時的外相川口順子的北京行也因此事蒙上陰影。


當時,中國副外長張業遂于 3月24日下午緊急約見日本駐北京大使館代表原田親仁,為中國公民登上釣魚台而遭日本扣留的問題,向日本提出交涉。


中國外交部公開要求日本無條件釋放該 7名保釣人士,并且嚴厲警告日本,此事件的發生對中日關係惡化,必須負起很大責任。


其實,在19世紀末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前,日本沒有對中國擁有釣魚台主權提出任何異議。


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后,日本政府通過強迫清朝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攫取了台灣及附屬島嶼。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后,把台灣歸還中國,卻把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台等私自交給美國托管。


日本對釣魚台開始垂涎,關鍵是該島水域的石油。根據聯合國亞洲和遠東經濟委員會(ECAFE)的勘探結果,釣魚台水域海底油田儲量豐富,可達30億至70億噸,是世界未來數一數二的產地之一。


日本本土不產一滴石油,全部依靠國外進口,所以一聽說靠近日本國土的釣魚台一帶有這么多的石油儲藏,加上日本急迫需要石油,自然而然絞盡腦汁,想把釣魚台占為己有。


日本在獲知該消息后,立即採取行動,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釣魚台勘探,接著駕駛巡邏艇開往釣魚台水域,擅自將島上的中國標記消毀,換上了標明日本沖繩縣的界碑,還將釣魚台的 8個島嶼起了日本名字。


至此,釣魚台就成了中日雙方的爭論焦點,更是東亞國家矚目的課題之一。中日兩國政府也先后發表聲明和采取行動,個別提出對釣魚台的擁有權。


美日兩國在1971年簽訂歸還沖繩島協議時,私自把釣魚台等島嶼劃入歸還的區域內,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


1972年中日兩國恢復邦交的談判中,兩國以雙方友好關係為前提,同意將釣魚台主權問題,留待往后條件成熟時才加以解決。


可是,當1978年中日談判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日本一些反華的國會議員提出要求中國承認日本擁有釣魚台主權。


日本政府更順從右派份子的要求,出動巡邏艇、飛機和直昇機,對在釣魚台海域作業的漁民進行監視。


1979年 5月,日本政府用巡邏艇將工作人員和器材運到釣魚台,並在那里修建直升機場,還派出調查團和測量船到釣魚台進行研究。


隨著世界局勢和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上世紀90年代,日本再次向釣魚台伸出觸手。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份子經過政府允許,在釣魚台的其中一個島嶼上修建燈塔。


除此之外,日本還出動12艘船隻和兩架直升機,阻遏台灣漁船接近釣魚台水域。1996年 7月14日,日本右翼份子在釣魚台的北小島設置一座燈塔,企圖借燈塔之名,讓國際社會承認釣魚台是日本領土。


1996年 8月18日,日本右翼份子又在釣魚台上豎起“太陽旗”,和紀念死者字樣的牌子。同時,日本政府也聲稱釣魚台是日本領土,並要日本海上保安廳隨時準備用武力排除外來干擾,此舉引起中國的強烈抗議。


與此同時,華裔保釣份子也不甘示弱,展開一波又一波的保釣活動和集會,最為轟動的是1996年 9月22日,全球保釣人士乘貨輪前往釣魚台,但是在途中卻發生召集人陳毓祥在釣魚台水域溺斃的慘禍。


這起事件,為保釣行動添上一抹悲傷色彩。


中日爭釣魚台美國收漁人之利


在亞太區域,中國不僅與日本有領土利益上的糾紛,實際上,還和美國有著無可避免的戰略摩擦。日本向來對美國馬首是瞻,在美國暗中操縱下,釣魚台問題恐怕不僅是中日之間的問題,更有可能是國際間強國的一場拉鋸戰。


1972年,美國將沖繩島歸還給日本時,不顧中國的反對,連帶把釣魚台一同併入歸還予日本,為中日交惡的關係埋下導火線。


除此之外,釣魚台問題也凸顯了中日在東亞地位消長的時勢。中日釣魚台之爭,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當然希望兩敗俱傷,使山姆大叔可坐收漁人之利。


而中國方面,一旦順應民意采取強硬舉措,在釣魚台上迴旋餘地必將大大減少,中日的軍事衝突則可能大大增加。對于這種后果,美日也十分清楚,所以現在就開始高喊中國軍事威脅。


所以,美國的如意算盤其實不難理解,日本要抗衡中國,必須得到美國的大力支持,但是美國非到最后關頭,絕不輕言表態。


以此來看,釣魚台之事雖小,但背后的政治卻錯綜複雜。


目前的中日形勢,與上世紀30年代相近,日本感到中國實力增長的壓力而必須趕緊行動,中國則恰恰處于差一步羽翼即將豐滿的關鍵時刻;中國具有時間,而日本掌握主動。


所以,勝負之判,不僅在于兩國的國內行動,更在于兩國對政治的結合運用。


港“保釣”行動悲劇收場掀怒火


日本霸佔釣魚台,激起了華族有識之士的憤慨,進而展開“保釣”行動。


全球華人保釣召集人陳毓祥在1996年 9月22日,乘坐保釣號前往釣魚台宣示主權,但這卻是他的不歸路。


當時,保釣號載著17名隊員及42名記者,匆匆出發。26日凌晨,保釣號航行至離釣魚台12海里的水域,立即受到 8艘日本軍艦監視。


不久,保釣號前行至3海里的範圍,攔截的日本軍艦增加至10艘,在釣魚台附近海岸防衛的也有15艘。


基于當時風浪太大,保釣號船長魏立志與陳毓祥商量后,決定取消搶灘,而陳毓祥與另外 4名隊員決定以繩索繫腰,跳入海中暢泳以宣示主權。


保釣號繼續在海上行駛,他們 5人則身在釣魚台 2海里處,當時風高浪急,5人在水中險象環生。


之后,3名隊員僥倖回到船上,但是陳毓祥和另一名隊員方裕源卻不幸遇溺。方裕源被送往日本石垣急救,數日后康復回港;陳毓祥則搶救無效,以死亡走完他的保釣之路。


陳毓祥的死訊公佈,激起成千上萬中華子民的怒火,示威群眾蜂擁前往日本領事館,香港保釣聯合會更火速決定以“愛國不分先后,保釣不分左中右”為口號,29日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悼念陳毓祥燭光晚會。


日本覬覦島嶼含豐富經濟資源


釣魚台列島位于台灣與日本之間,距離台灣基隆港102海里,距離日本沖繩島240海里,面積只有6.3平方公里,最大的一個島只有3.6平方公里。


釣魚台列島是由釣魚島、飛瀨島、北小島、南小島、大北小島、大南小島、黃尾嶼以及赤尾嶼 8個小島所組成,當中又以釣魚島面積最大。


中國政府對釣魚台問題,由始至今都採取明確態度,不會將釣魚台割讓給日本。


中國的消息指出,他們不會再有李鴻章,李鴻章的時代已不復存在,所以不可能會讓出釣魚台給日本當局。


中國軍方表示,他們在1949開始,先后爆發了 4場與鄰近國家的戰爭,而當中有三場是與邊界領土糾紛有關,但是他們未曾退讓,而且都寸土未失。


與此同時,綜觀日本與鄰國存在爭議的領土,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嶼。這些島嶼都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北方四島、釣魚台就分別位于俄羅斯和中國進入太平洋的戰略要衝,獨島則臨近並直面對馬海峽。


如果日本擁有這些島嶼的主權,其本身的領土加上水域將從現在的約38萬平方公里,擴展到447萬平方公里。


如此巨大的海洋空間和豐富的資源利益,自然令日本人響往。在這前提之下,日本政府認為這些島嶼的存在,可以為日本帶來數十萬平方海里的專屬經濟區。


這也是為什么,日本政府連漲潮時只能蹲下幾隻海鷗的沖之島也不放過,投上過億美元加以維護。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26: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6000051KK044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