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魚是甚麼來?

2007-06-17 2:52 am
魔鬼魚是甚麼來?

回答 (5)

2007-06-17 2:57 am
✔ 最佳答案
魔鬼魚是鱝科,是燕魟目中的一科,本科魚身體扁平,有兩個強大的胸鰭,在海中巡游,有時可飛出海面滑翔幾米,很少到海面下30米以下的地方,以甲殼類動物為食,有強有力的齒,可以咬碎甲殼,齒大似板狀,有1-7排。胸鰭前突起一個肉質葉,好象鴨子的嘴,尾部細長,可以和身體等長,尾尖有毒刺,一般體形不大,連尾部一起最大也不會超過兩米。英文所指的魔鬼魚,便是這屬於這一科的魟。儘管這一科科名為鱝,但所屬的魚類,中文仍常命名為魟,因此常令人誤會為魟科。

[編輯] 分類
鱝科下分7個屬,如下:

鷂鱝屬(Aetobatus)

無斑鷂鱝(Aetobatus flagellum)
納氏鷂鱝(Aetobatus narinari):又稱雪花鴨嘴燕魟。
睛斑鷂鱝(Aetobatus ocellatus)
網紋鷂鱝(Aetobatus reticulatus):又稱網紋鴨嘴燕魟。
無刺鱝屬(Aetomylaeus)

星點圓吻燕魟(Aetomylaeus maculatus):又稱花點無刺鱝。
鷹形圓吻燕魟(Aetomylaeus milvus):又稱鷹狀無刺鱝。
青帶圓吻燕魟(Aetomylaeus nichofii):又稱聶氏無刺鱝。
網紋圓吻燕魟(Aetomylaeus vespertilio):又稱蝠狀無刺鱝。
前口蝠鱝屬(Manta)

鬼蝠魟(Manta birostris):又稱雙吻前口蝠鱝。
埃氏前口蝠鱝(Manta ehrenbergii)
蝠鱝屬(Mobula)

柯氏蝠鱝(Mobula coilloti)
無刺蝠鱝(Mobula diabola):又稱姬蝠魟。
短尾蝠鱝(Mobula eregoodootenke)
台灣蝠魟(Mobula formosana):又稱台灣蝠鱝。
下口蝠鱝(Mobula hypostoma)
日本蝠魟(Mobula japanica):又稱日本蝠鱝。
姬蝠魟(Mobula mobular):又稱蝠鱝。
芒基蝠鱝(Mobula munkiana)
蘭氏鰏鱝(Mobula rancureli)
羅氏蝠鱝(Mobula robertsi)
羅切氏蝠鱝(Mobula rochebrunei)
褐背蝠鱝(Mobula tarapacana):又稱台灣蝠魟。
印度蝠鱝(Mobula thurstoni)
鱝屬(Myliobatis)

鱝(Myliobatis aquila)
澳大利亞鱝(Myliobatis australis)
加州鱝(Myliobatis californicus)
智利鱝(Myliobatis chilensis)
弗氏鱝(Myliobatis freminvillii)
古氏鱝(Myliobatis goodei)
哈氏鱝(Myliobatis hamlyni)
長吻鱝(Myliobatis longirostris)
秘魯鱝(Myliobatis peruvianus)
薄尾鱝(Myliobatis tenuicaudatus)
鳶鱝(Myliobatis tobijei):又稱燕魟。
前鰭鱝屬(Pteromylaeus)

糙前鰭鱝(Pteromylaeus asperrimus)
橫紋前鰭鱝(Pteromylaeus bovinus)
細斑前鰭鱝(Pteromylaeus punctatus)
牛鼻鱝屬(Rhinoptera)

野牛鼻鱝(Rhinoptera adspersa)
大西洋牛鼻鱝(Rhinoptera bonasus)
巴西牛鼻鱝(Rhinoptera brasiliensis)
海南牛鼻鱝(Rhinoptera hainanica)
爪哇牛鼻鱝(Rhinoptera javanica):又稱叉頭燕魟。
緣牛鼻鱝(Rhinoptera marginata)
遺牛鼻鱝(Rhinoptera neglecta)
佩氏牛鼻鱝(Rhinoptera peli)
斯氏牛鼻鱝(Rhinoptera steindachneri)

[編輯] 相關逸事

事件: 國際知名的動物節目主持人,澳大利亞人史帝夫·厄文在2006年9月4日被俗稱魔鬼魚的本科的魟魚刺中胸部致命。[1]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2%BC%E7%A7%91&variant=zh-tw"
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5/Spotted_eagle_ray.jpg/250px-Spotted_eagle_ray.jpg
2007-06-20 1:54 am
咩呀?唔識打來源呀?淨係識抄資料,又唔識抄來源.
2007-06-17 3:43 am
鲼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魔鬼魚)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編輯鰩目


加勒比海斑点鲼
分类
域: 真核域(Eukaryota)
界: 动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總目: 板鳃类(Elasmobranchii)
目: 燕魟目(Myliobatiformes)
科: 鱝科(Myliobatidae)


鲼科是燕魟目中的一科,本科鱼身体扁平,有两个强大的胸鳍,在海中巡游,有时可飞出海面滑翔几米,很少到海面下30米以下的地方,以甲壳类动物为食,有强有力的齿,可以咬碎甲壳,齿大似板状,有1-7排。胸鳍前突起一个肉质叶,好象鸭子的嘴,尾部细长,可以和身体等长,尾尖有毒刺,一般体形不大,连尾部一起最大也不会超过两米。英文所指的魔鬼魚,便是這屬於這一科的魟。儘管這一科科名為鲼,但所屬的魚類,中文仍常命名為魟,因此常令人誤會為魟科。


[编辑] 分類
鲼科下分7個屬,如下:

鷂鱝屬(Aetobatus)
無斑鷂鱝(Aetobatus flagellum)
納氏鷂鱝(Aetobatus narinari):又稱雪花鴨嘴燕魟。
睛斑鷂鱝(Aetobatus ocellatus)
網紋鷂鱝(Aetobatus reticulatus):又稱網紋鴨嘴燕魟。
無刺鱝屬(Aetomylaeus)
星點圓吻燕魟(Aetomylaeus maculatus):又稱花點無刺鱝。
鷹形圓吻燕魟(Aetomylaeus milvus):又稱鷹狀無刺鱝。
青帶圓吻燕魟(Aetomylaeus nichofii):又稱聶氏無刺鱝。
網紋圓吻燕魟(Aetomylaeus vespertilio):又稱蝠狀無刺鱝。
前口蝠鱝屬(Manta)
鬼蝠魟(Manta birostris):又稱雙吻前口蝠鱝。
埃氏前口蝠鱝(Manta ehrenbergii)
蝠鱝屬(Mobula)
柯氏蝠鱝(Mobula coilloti)
無刺蝠鱝(Mobula diabola):又稱姬蝠魟。
短尾蝠鱝(Mobula eregoodootenke)
台灣蝠魟(Mobula formosana):又稱台灣蝠鱝。
下口蝠鱝(Mobula hypostoma)
日本蝠魟(Mobula japanica):又稱日本蝠鱝。
姬蝠魟(Mobula mobular):又稱蝠鱝。
芒基蝠鱝(Mobula munkiana)
蘭氏鰏鱝(Mobula rancureli)
羅氏蝠鱝(Mobula robertsi)
羅切氏蝠鱝(Mobula rochebrunei)
褐背蝠鱝(Mobula tarapacana):又稱台灣蝠魟。
印度蝠鱝(Mobula thurstoni)
鱝屬(Myliobatis)
鱝(Myliobatis aquila)
澳大利亞鱝(Myliobatis australis)
加州鱝(Myliobatis californicus)
智利鱝(Myliobatis chilensis)
弗氏鱝(Myliobatis freminvillii)
古氏鱝(Myliobatis goodei)
哈氏鱝(Myliobatis hamlyni)
長吻鱝(Myliobatis longirostris)
秘魯鱝(Myliobatis peruvianus)
薄尾鱝(Myliobatis tenuicaudatus)
鳶鱝(Myliobatis tobijei):又稱燕魟。
前鰭鱝屬(Pteromylaeus)
糙前鰭鱝(Pteromylaeus asperrimus)
橫紋前鰭鱝(Pteromylaeus bovinus)
細斑前鰭鱝(Pteromylaeus punctatus)
牛鼻鱝屬(Rhinoptera)
野牛鼻鱝(Rhinoptera adspersa)
大西洋牛鼻鱝(Rhinoptera bonasus)
巴西牛鼻鱝(Rhinoptera brasiliensis)
海南牛鼻鱝(Rhinoptera hainanica)
爪哇牛鼻鱝(Rhinoptera javanica):又稱叉頭燕魟。
緣牛鼻鱝(Rhinoptera marginata)
遺牛鼻鱝(Rhinoptera neglecta)
佩氏牛鼻鱝(Rhinoptera peli)
斯氏牛鼻鱝(Rhinoptera steindachneri)
2007-06-17 2:58 am
魔鬼魚學名為魟魚,身體呈菱形,長有長尾,末端有毒刺,在香港沙灘海岸亦見蹤影,其性情溫馴,不會無故襲擊人類,只在受挑釁或受驚擾時,才以尾部刺人自。
   本港世界自然基金會環保主任朱炳盛指出,香港海域有十四至十五種魔鬼魚,牠們多在海沙底或石底出沒,一般不會襲擊人們,除非被人類不小心踏中,魔鬼魚才會作激烈反應,揮動尾部毒刺插人。由於刺尖含毒,可令受襲者傷口發炎,如治理不當,嚴重者會引起細菌感染。

   澳洲「鱷魚先生」今次不幸遭魔鬼魚刺死,令全球愛看他節目的觀眾傷心不已,不少人都會記得他的生前的名句,例如﹕「我不怕失去生命。如果我需要拯救一隻樹熊、一條鱷魚、一隻袋鼠或一條蛇,朋友,我都會救牠。」

   「很有趣的,朋友。你和鱷魚或響尾蛇打交道,比起和美高梅總部內的那些總裁、監製和大鱷打交道安全得多。」
2007-06-17 2:56 am
魔鬼魚,又名安康魚、黑魔鬼、黑鬼魚,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光背電鰻魚科。

體長30-40cm 。背部光滑呈弧線形。全身漆黑如膜,体形側扁。

腹鰭和臀鰭相連,呈波浪狀直達尾部,似一條黑色花邊勾勒出魚的的曲線圖。

頭尖,尾鰭延長似棒狀,尾鰭有兩個白色環。他靠体內的發電感覺水流、障礙物和食物等,造型奇特!

飼養水溫20-26℃,水質弱酸性軟水。餌料有水蚯蚓、紅虫等。在水族箱游姿特別,可隨意曲折游動!

安康魚的外貌醜陋,因此又有「魔鬼魚」的稱號(sea devil),據說牠會咳嗽,所以又被稱為「老頭魚」;安康魚的盛產期在冬季,肉質特別肥美、膠質油脂也比較多,最適合熱騰騰的火鍋,是冬天日式火鍋常見的材料之一。安康魚全身都可以食用,包括肉、鰓、皮、肝、鰭、卵巢及胃袋七個部位,被稱為是「傳說中的七種美味」,尤其是安康魚肝,更被日本人視為可媲美法國鵝肝的珍饈。
自古以來,章魚、魷魚之類被西洋人稱之為魔鬼魚(Devil fish),許多穿鑿附會的傳說,例如海洋中大章魚攻擊船舶、章魚與鯨魚大戰,鯨魚身體上被章魚腕上吸盤所傷害的痕跡大如面盆等,更加深西洋人對頭足類的厭惡與恐懼。嗜食頭足類的地區以東洋之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泰國等及部分義大利、西班牙之南歐人。全世界頭足類中又以魷魚為最重要,占頭足類60% 以上。


收錄日期: 2021-04-19 20:31: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6000051KK036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