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d最好的修詞

2007-06-15 7:36 am
我就快EXAM了
我想用那些最好的句子來溫書
可以給我嗎
要排比句、擬人法、比喻句等等
最好有我講果3句
thx

回答 (1)

2007-06-15 7:53 am
✔ 最佳答案
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並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

例如在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雨是最尋常的 ......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都是排比的例子。

用排比來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收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之效。




擬人

把事物當成人來寫,賦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動。

例子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例子2: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來表示確定的意思,叫反問。通常是否定句表達肯定意,肯定句表達否定意。

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把意思表達得更強烈。


例子1:孔子能夠成為百代景仰的聖人,難道真是天生成的?

--《發問的精神》啟凡

例子2:你不就是以前坐在我旁邊的陳大明嗎?



誇張


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

誇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強烈共鳴。

例子1:力拔山兮氣蓋世。
--《垓下歌》項羽

例子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杜甫

例子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李白

例子4:他種的瓜很甜,幾十里外就聞到瓜香了。

例子5:敵人處處挨打,寸步難行。




疊詞

為了模擬聲音、加強語意和形象,重疊使用同一個字,就是疊詞。

例子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聲聲慢》李清照

例子2: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   
--《荷塘月色》朱自清




反覆

為了強調某種思想、突出某種感情,重複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就是反復。

例子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春》朱自清

例子2:我一定要出去,一定要出去!        
--《水的希望》 呂夢周

例子3: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

.........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論語.顏淵十二》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用比喻法描寫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比喻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 (被比喻的事物)、喻詞 (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 和喻體 (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為明喻、隱喻(暗喻) 及借喻三類。

 


明 喻

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

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彿等。

例子:他 動也不動,彷如 石像。

   (本體) (喻詞)(喻體)

 


隱 喻 ﹝暗 喻﹞

本體、喻體同時出現,但用「是」、「成」、「成為」、「變為」等繫詞代替「像」一類的喻詞。

例子:母親啊!你 是 荷葉, 我 是 紅蓮。

    (本體)(喻體)(本體)(喻體)

 


借 喻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

例子:天上張著灰色的幔。

        (喻體)

(「灰色的幔」是喻體。本體是「黑雲」,但不寫出來。)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係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體,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化,喚起讀者的聯想。

 

例子(1):
巾幗不讓鬚眉。

(以「巾幗」借代女人、「鬚眉」借代男人。)

 

例子(2):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

(以「朱門」借代富貴之家、「死骨」借代屍體。)

 
例子(3): 過盡千帆皆不是。 《夢江南》.其二 溫庭筠

(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桃花源記》陶潛

(以「黃髮」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例子(5): 她希望長大後當白衣天使。

(以「白衣天使」借代護士。)




借代的本體和借體之間有固定的關係,借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只具有相似點。

借代是指一件事物換個說法,借喻則是指比方和被比方兩件事物。

借代的本體和借體之間不能加「像」字,借喻的本體和喻體間可以加「像」字。

2007-06-14 23:56:24 補充:
頂 真 (聯 珠) 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後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的修辭法,叫做頂真 (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例子1: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檳榔;檳榔香,買子薑;子薑辣,......--《月光光》(童謠) 例子2: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列子.愚公移山》例子3: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子路十三》

2007-06-15 11:08:17 補充:
設問目的:提示下文,引起人們的注意。利用語氣上的變化來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形式:採取自問自答的方式,首先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再自己把答案提出來例子一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設問句與疑問句的不同疑問句: 有疑而問,希望得到答案設問句: 無疑而問,心中早有答案,不用對方回 答,只是想增強修辭效果。
參考: 我曾經答過!!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27: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4000051KK051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