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一語出自何處?所指為何?

2007-06-15 3:33 am
「慈悲喜捨」一語出自何處?所指為何?

回答 (4)

2007-06-16 6:14 am
✔ 最佳答案
慈悲喜捨,最早出自巴利聖典,就是距佛滅二百年的經典,相當於漢傳阿含經,但漢傳阿含經是佛滅五百年後,從梵文翻譯的經典。
慈是metta,巴利聖典中有一編經叫慈經,metta sutta,在南傳佛教國家,大部份修行人都要修慈經及慈心禪,以增長慈心,及發放慈心,使眾生歡喜。
悲是karuna, 其中有一編經文的一句是這樣的,聖潔的佛陀,悲心大似海。修慈心的人自然會有悲心,大乘佛教的大悲咒是悲心的另一種修持方法。
喜心是mudita,這個喜不是自己歡喜或自己有緣學法而生歡喜,不是這個心,而是隨喜他人快樂,隨喜他人佈施等的隨喜心。
捨心是upekha,捨心也即是平靜心。

慈悲喜捨,也叫四無量心,不是大乘佛教獨有,而是佛教的基石,早在巴利聖典已記載。在原始佛教或南傳佛教,是要去修的,也有方法去修,因此南傳佛教的國家大部份人民是佛教徒,對比中國自稱大乘佛教,佛教徒人口佔幾多?
現代佛教慈濟行八正道,行四無量心,實修實證,連基督徒、天主教徒及回教徒都護持慈濟,全球百萬慈濟菩薩,共行菩薩道,教富濟貧,拔苦與樂。
正正因為印順導師大力推廣阿含經。使慈悲喜捨能在大乘佛教落實到行動,而非得過講字。另一佛教團體是國際佛光山,也將慈悲喜捨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
六祖大師所言,見聞傳誦是小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阿彌陀佛
2007-06-15 7:08 am
慈、悲、喜、捨是佛教大乘菩薩的精神,稱為四無量心。慈是給人快樂;悲是拔人痛苦。

佛教以「慈悲」為懷。慈悲這名詞,幾乎人人皆知,但隨時間的流逝,人們理解便有了偏差,譬如某人做了壞事或傷害了人,必須接受懲罰,但有人為他求情而說:「慈悲他吧!」有一次曾聽到有人要湊腳打麻雀,人家講沒空,就說他不慈悲,如是將慈悲的涵義曲解了。更進一步,也有些人甚至誤解慈悲,把慈悲變成不問事情的黑白,總之不計較就是慈悲。慈悲是拔苦、予樂,慈是帶給娑婆世界所有的眾生溫暖和快樂,悲能拔一切眾生之苦。從佛教慈悲觀來講,可把它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 眾生緣慈悲,觀一切眾生尤如赤子,給予無私快樂;
二, 法緣慈悲,觀諸法由因緣生滅,對一切眾生,起悲愍之心,隨緣度化;
三, 無緣慈悲,觀眾生平等,無分別親疏,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希望大家對「慈悲」要理解,切勿誤解。掌握慈悲,要有原則,同時加上一份真心在其中。

喜是喜人行善、助人離苦;捨是能夠放下、不執著、對人對事平等無礙,或布施的意思。喜捨是大悲心的擴延,如對失落的人說一句鼓勵,對悲傷的人給予安慰,給心生恐懼的人一個信心。喜捨是「以無所得為方便,」無所得就是般若,方便就是做事的善巧,兩者關係是緊扣的。無所得的意思,是說我們做了很多利他之事,都不覺得自己做了事,有功可得。如果幫了人家,產生自傲感,覺得自己積了福,有點幸福感,只有這一念希有心,就是有所得。布施要有般若智慧,知道施者無實性,受施者也並無實性,所施之物亦非我實性所擁有,只不過是假借我手來施與他人而已。
2007-06-15 5:23 am
「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

修道人,一定要培養四無量心。有了四無量心,才能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修道人若無四無量心,就與道相違背,就是修了八萬大劫,離佛道尚有十萬八千里。

四無量心是修道人應具有的基本條件。何謂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無量就是沒有限量。不半途而廢,不中道自畫,得少為足,認為夠了。其實慈悲喜捨沒有夠的時候,越多越好。應把它推而廣之,擴而充之,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1)慈能予樂。我們是否給了眾生快樂?若是沒有,那就是沒有盡到慈心。應該朝向「無緣大慈」的目標邁進,不但同情人類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動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即時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這是佛教徒應該做的事。不要存著隔岸觀火的心理來觀賞,那樣就失去佛教的救世精神。佛教是慈悲為懷,方便為門的宗教。

(2)悲能拔苦。我們能不能拔出眾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沒有盡到悲心。應當有「同體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飢如己飢的精神,佛教以悲為宗旨,悲就是憐愍的心。與儒家所說的「悲天憫人」不謀而合。由此可知天下聖人的思想,同出一轍,沒有離開惻隱之心。佛教主張慈悲,儒家提倡忠恕。心心相同,這是宗教的骨髓,否則,乃是異說外道。

(3)喜是喜心。我們是不是歡喜學佛法?有沒有發憂愁起煩惱?或者鬧情緒?如果有的話,趕快糾正,不可任性發展,若有半點習氣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錯誤觀念。要知道這種觀念錯不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4)捨是捨心。我們有沒有捨心?如果有,是大還是小?是一時還是永遠?捨甚麼?就是發心給予眾生快樂,拔眾生的痛苦,扶人困危,會生起無限歡喜,但不可執著。做完之後,統統把它忘掉,不可留記心頭。如果執著不忘,那不是菩薩的願行。要有施恩不求報的胸襟,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收錄日期: 2021-04-25 17:42: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4000051KK037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