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倉頡輸入法,是由人於1976年所創製的,最初只有版本,原名「形意檢字法」,用以解決輸入的問題。1978年由前國防部長將軍重新定名為「輸入法」。
朱先生公開倉頡輸入法,不收分文,使電腦漢化得到很大的進展。現今大部份皆附有倉頡輸入法。它是繁體中文使用地區最常用的形碼輸入法。
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五代。待推出的第六代,設計為十萬字庫使用。
版本演進
1977年 在台灣發表第一代倉頡,根據一萬二千字的《》所設計。
1980年 發表第二代倉頡,僅將第一代倉頡略作調整。
1982年 發表第三代倉頡,是以《》為範圍,選取其中四萬字,將第二代加以改良的結果。
1985年 在美國發表了第五代輸入法及字形產生器,共收集了約六萬字,同時增加一些輔助字形及修正了少許的取碼。在朱邦復工作室網站上的《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一書中提供了第三代、第五代改碼字的字碼對照表。
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是第三代倉頡。 95/98/Me/2000/XP等作業系統中內建的倉頡輸入法是第三代倉頡的改進版(修改了一些異體字及加入了部份香港字,但有錯碼)。而倉頡之友所製作的倉頡第五代通用版、國際版與香港版則是採用了第五代倉頡。由「面」、「非」兩字即可辨別是第三代或第五代倉頡:
三代:「面」字取碼 MWYL;「非」字取碼 LMYYY
五代:「面」字取碼 MWSL;「非」字取碼 LMSY
最初的倉頡輸入法不單用來輸入,更是一個整合的中文系統,文字以倉頡碼編碼,漢字字形產生器根據倉頡碼自動產生字形。這樣可以免卻儲存每一個字的字形,大大減少所需記憶空間,亦不需受字元集如和的收字限制。
[編輯]
取碼原則
中文字根據「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由外而內」等原則分拆成字型結構,再以字碼拼出。鍵盤上A至Y鍵各代表一字碼(X鍵用於特殊字,Z鍵通常不用),例如A是「日」、N是「弓」。字碼分表代表不同的中文字字型結構。取碼分字首及字身,一個中文字最少用一碼輸入,最長則為五碼。例如:
「理」字 -(分拆)-> 一+土+田+土 -(對應字母)-> M+G+W+G
「哈」字 -(分拆)-> 口+人+一+口 -(對應字母)-> R+O+M+R
[編輯]
字碼分類
「倉頡字碼」分為五大類,共26個倉頡字母,括號文字為相對鍵及讀音:
五行類(哲理類):日(A)、月(B)、金(C)、木(D)、水(E)、火(F)、土(G)
筆劃類:竹(H,音斜)、戈(I,音點)、十(J,音交)、大(K,音叉)、中(L,音縱)、一(M,音橫)、弓(N,音勾)
人體類:人(O)、心(P)、手(Q)、口(R)
字型類:尸(S,音則)、廿(T,音並)、山(U,音仰)、女(V,音紐)、田(W,音方)、卜(Y)
複合類: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最多取首尾兩碼,包括:鬼(HI)、虍(YP)、鬥(LN)、目(BU)、門(AN)、阝(NL)、幾(VI,不包括左下角的人)、隹(OG)、吂(YR)
特殊類:難(X),用於特定的筆劃,包括:臼(HX),卍(NX)等約十一種筆劃;重(Z)(在第三代中不再使用,被一些自製倉頡當作特殊鍵)
首24個倉頡字母還可再變化、衍生出「輔助字形」來辨別所有的中文字。例如:「叉」字拆解為「又+丶」,對應字母為 E+I,其中這個「又」就是「水」這個倉頡字母的輔助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