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詩、

2007-06-14 7:28 am
有一首蘇軾的詩、詩名已忘記、只記得其中的兩句、希能得到全首詩的名和全詩。謝謝、其中兩句好像是不知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回答 (2)

2007-06-17 1:48 am
✔ 最佳答案
題西林壁1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5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二背景資料

元豐七年(公元1084)蘇軾由黃州(今湖南省黃岡縣)改貶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他動身時先南下九江,遊覽了廬山。他在廬山所作的詩共有七首,這一首《題西林壁》是他遊遍廬山之後,對廬山全貌所作的總結性題詠。

廬山,又名匡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風景奇秀,其中瀑布更是名傳天下。不少詩人都曾遊覽廬山,並留下吟詠廬山的作品,著名的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此詩也非常著名,決不在李白之下。


三賞析重點

蘇軾遊覽廬山十餘天,遊程所至達全山十分之五六,在他遊覽了廬山勝景之後,總結經驗,寫下了這首寓哲理於景物之中的詩歌。

廬山美景,千姿百態。詩人從正面看,覺得它是起伏綿延的山嶺;從側面看,又覺得它是陡峭峻拔的山峰。隨 距離的遠近,視線的高低等不同角度去欣賞,廬山在詩人面前呈視了不同的風貌,讓他有目不暇給之感。但他卻慨嘆自己不能認識廬山的全貌,只因為身處山中,所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而已。

第一、二句寫詩人遊廬山時所見的景象。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廬山,步移景換,寫出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第一句由「橫看」和「側看」兩個角度作對比,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成嶺,一成峰,讓讀者一開始便能感受到廬山面目變化之大。第二句「高」、「低」、「遠」、「近」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既然詩人曾經從各個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賞廬山,該對它十分認識,可是詩人卻在第三句說:「不識廬山直面目」,使讀者大為錯愕。其實,這才是詩人高妙的地方。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到廬山遊覽之後,有人問他:「你對廬山認識有多深?」他會答道:「當然十分清楚,我親自去過的呢!」這樣回答好像沒有錯,但他所見的其實只是在某些角度下所見廬山的面貌而已。

詩人經過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對廬山各個局部片斷都了然於胸,但他卻慨嘆總是不能把握廬山的整體面貌。正因為他身處其中,只能從一個角度來看它,所以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看到廬山的全景。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陷入迷惘,而是作了進一步的思索:人的認識是相對的,有局限的。通過對廬山面貌的探索,他認識到「當局者迷」的道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對人們有深刻的啟發,成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認識事物的全貌。

這首詩沒有用一個難字、僻字,更沒有運用典故,但其中又蘊含哲理,寓意深刻而又不故作高深,故能雅俗供賞,贏得了歷代讀者的喜愛。「不識廬山真面目」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熟語。
2007-06-14 7:33 am
題西林壁
圖片參考:http://hk.yimg.com/i/icon/16/9.gif

作者: 蘇 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收錄日期: 2021-04-19 13:41: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3000051KK051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