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宗教改革期間,為何英國會支持新教?

2007-06-14 3:20 am
在歐洲宗教改革期間,為何英國會支持新教?
請說明一下天主教與新教在英國的發展及後來英國如何成為新教的信仰領土。

回答 (2)

2007-06-14 3:30 am
✔ 最佳答案
有關宗教改革
1376年英國 的勒得倭得教區長兼英王皇家神學顧問約翰・威克裡夫(John Wycliff,主後1320-1384年) ,眼見教宗生活奢靡,教會因爭競逐財而腐化,便在牛津公開指責教會的主決者。世俗事務由神派政府管理,教宗不應干涉。他獲得英國朝野的擁護,為被教宗捉辦,繼續推動改革,1377年又宣稱聖經是信仰唯一根據,教會唯一律法。接著他將《聖經》譯成白話英文 (1384年完成,1388年修訂) ,結果銷路意外廣大。他又主張「平民主權」即教會應以平信徒為中心,而非教宗;但可有一人遵照聖經總攬相關事務,否則便是敵基督者。並要二人一組出外傳道,但非終身職。英國黑死病流行時,他被保守派歸咎拿辦。他的追隨者被稱為羅拉德派(Lollards),後受英王亨利四世,五世摧毀殆盡,倖因查理二世娶波希米亞公主而再傳入波希米亞。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97%E6%95%99%E6%94%B9%E9%9D%A9&variant=zh-hk
有關享利八世
亨利八世(Henry VIII)(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這時英國已經逐漸從一個歐洲偏遠蠻荒的小國發展成為有影響的大國,他的父親亨利七世在位時,執行睦鄰友好政策,將兩個女兒分別嫁給蘇格蘭和法國的王儲,為自己長子娶西班牙公主凱瑟琳為妻。但婚後不久他的長子因病去世,當時西班牙和法國不和,他為了維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圖挽留長媳,經向教宗請示,(根據天主教教規夫妻結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許離婚再嫁娶,喪偶再嫁也需要教宗批准。)教宗批准可以再嫁他的次子,當時只有12歲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8歲即位並娶寡嫂凱瑟琳,但他妻子只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瑪麗(後來的瑪麗一世)以後幾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此前英國尚未有過女王,而且有迷信說法說弟娶兄嫂不吉,他又和女侍官產生了婚外情,他讓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宗申請離婚,因為他這次婚姻是教宗親自批准的,這為教宗出了一個難題,因為當時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強大勢力的西班牙。教廷遲遲不能批准他離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經懷孕。他著急採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職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納教稅,最後直至沒收教會財產,迫使教宗開除他的教籍。在當時受宗教改革思潮影響者的鼓吹下,他宣佈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任英國教會最高權威。從此英國教會成為聖公會,基督新教的一個單獨教派。聖公會是新教中改革最不徹底的一個教派,因為它和天主教沒有任何理論原則的分歧,只是不承認教宗的權威,以及只有部份禮儀簡化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8%E5%88%A9%E5%85%AB%E4%B8%96
2007-06-18 3:12 am
基督教最初由羅馬人引入不列顛(不列顛是指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所在的島嶼,而羅馬人佔領了的只有英格蘭和威爾斯,蘇格蘭並沒有包括在內),而在羅馬人退出後大部份羅馬化不列顛人仍然是基督徒。但撒克遜人入侵後基督教勢力大幅減退,原因是居民改變信仰或是遭到種族清洗還未有定論。總而言之,在七世紀的撒克遜英格蘭大部份都是異教徒。

另一邊,羅馬人退出英格蘭後,在羅馬化不列顛傳教士,特別是聖博德的活動下,大批愛爾蘭人皈依基督教。愛爾蘭的基督教是一種清修式的信仰。後來傳教士們,特別是聖哥倫巴將這種信仰傳到蘇格蘭,後來又到了英格蘭的諾森伯亞王國。

而教宗額我俄一世就英格蘭的情況派聖奧古斯汀,即後來第一位坎特伯里大主教,先從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王國開始,建立一些聽命於羅馬的教會。

公元664年,在諾森伯亞舉行的宗教會議試圖調停來自愛爾蘭和羅馬教會在教義實踐上的分歧。結果是以卡夫伯特為首的愛爾蘭教會接受了坎特伯里大主教和羅馬教會的立場。在8世紀,甚至有撒克遜傳教士到歐洲大陸傳教呢!

直到宗教改革前,雖然偶爾有些人企圖挑戰羅馬教會的主導地位,但島上的教會普遍都聽從羅馬來的指示。

1376年英國的勒得倭得教區長兼英王皇家神學顧問約翰・威克裡夫,眼見教宗生活奢靡,教會因爭競逐財而腐化,便在牛津公開指責教會的主決者。世俗事務由神派政府管理,教宗不應干涉。他獲得英國朝野的擁護,為被教宗捉辦,繼續推動改革,1377年又宣稱聖經是信仰唯一根據,教會唯一律法。接著他將聖經譯成白話英文,結果銷路意外廣大。他又主張「平民主權」即教會應以平民信徒為中心,而非教宗;但可有一人遵照聖經總攬相關事務,否則便是敵基督者。並要二人一組出外傳道,但非終身職。英國黑死病流行時,他被保守派歸咎拿辦。他的追隨者被稱為羅拉德派,後受英王亨利四世,五世摧毀殆盡,倖因查理二世娶波希米亞公主而再傳入波希米亞。

到亨利八世時原本反對馬丁路德和新教,後為要與王后離婚,受拒於羅馬皇帝,因此1534年與新教合作並共同通過「最高治權法案」,宣佈創立英國國教,又稱聖公會,與羅馬舊教的教義儀式並無二致,只是英國國王代替羅馬教宗成為政教權威。

英國在宗教改革後的國教還帶著不少舊教色彩,許多受加爾文派影響而被稱為清教徒的人,想再加以改革,使成更合乎聖經的信仰,卻受到欲恢復舊教的國王查理一世逼迫殘害,於是許多人逃至新大陸,即後來獨立的美國 ,並爆發1640 -1649年的內戰,史稱「清教徒改革」。清教徒獲勝後,新教團體獲相當自由的發展,直到1685年國王姆士二世又想恢復舊教及專制政治,人心大憤,再經1688年沒有流血的「光榮革命」,終於使英國新教徒在此年獲得歐洲第一個獲大量信仰自由的結局。
參考: 維基


收錄日期: 2021-05-01 00:18: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3000051KK036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