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首先假設人性存在,具體地說即人具有並共有一些本質條件,而該些條件能有效劃分人與其他任何他者。
本國論此題,始於孟荀,兩者分別有被後人稱為「性善論」及「性惡論」的論述。儘管樓主說明不要引經據典,但我認為要對此題有深入瞭解及導論出個人意見,不得不先解以上兩者。正如學習哲學的人,不應閉門造車,而應先瞭解既有的名家哲學論述一樣。
孟子的所謂性善論時常被誤解,其實孟子本身並沒有相信自然意義的人性是善的。孟子只指出了人有四端,而這四端是人的本性。
《孟子.公孫丑上》:「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由這句孟子語,足見孟子應為四端都是人的本質條件。缺乏這些條件的,就不是人了;只有具有該些條件的,才可以是人。即四端為人「本來具有」之條件。
以上四端都屬於價值自覺的範疇,故我們可稱孟子以此論證人本身存在價值自覺。
荀子所謂的性惡論,其實直指人生來而有的非價值自覺特質。那些特質其實都環繞著一般被稱為「動物之性」者。《荀子.性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孟荀有沒有互相否定對方的傾向,我未敢斷定。但從哲學意義而言,兩者說的根本沒有衝突。然而,荀子論性惡時,他已有一種哲學性假定,即該些「動物之性」屬「惡」。為何「動物之性」屬「惡」呢?荀子沒有指出。
事實上,將「動物之性」歸類為「惡」,本身就理據不足。西方哲學作家Marquis de Sade被描繪為將人的動物性盡現於作品中,人本身有一種與非人生物二分的意識欲望,因此方將性、排泄物等被視為具有動物之性的象徵之物賦予一種對立性意義。
除了所謂動物之性外,有些人性一般被歸類為惡的,例如暴力的欲望。然而這與性欲等同屬社會性歸類,該些歸類並無哲學性理據可言。
明乎此,「醜惡」並無本質性,而是由後天的政治或社會論述所建構。論證了這點,就毋須論人性本身是否醜惡,因為醜惡本身並無本質。
既然「醜惡」並無本質性,則孰善孰惡的討論亦無意義。
到了這一步,其實已回答了問題。最後想大家反思一下的是,人性本身是否存在也是一個哲學界的論辯議題。舉例而言,其中現代哲學家Michel Foucault曾就此與另一位學者辯論,另一位學者認為有生物/物理(bio-physical)結構內在於人這一物種共同體中,Michel Foucault則認為人性的存在與否無足輕重。此論辯既與本題無關,在此不冗。
───────────────────────────────────
《聲明》
按香港法律第五百二十八章,本篇屬版權法下受保護作品。
───────────────────────────────────
參考書目
〔一〕《荀子》
〔二〕《孟子》
〔三〕勞思光:《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四〕奧塔維歐.帕茲:《雙重火焰:愛情與欲望的幾何學》
〔五〕Michel Foucault. The Foucault Reader. (edit. Paul Rabinow)
───────────────────────────────────
附言
樓上tonyyeung0319(HA00309841)抄襲他人刊於以下網頁之作品,本人已檢舉。
http://asiafriendfinder.com/blog/YatFung23/58/
2007-06-15 18:48:50 補充:
若樓主不滿拙答,望要求移除,免損貴問之雅。 若投票人或任何看者不滿拙答,望於投票期結束後來信賜正,全知識交流之真義。感激。
2007-06-15 19:02:29 補充:
答案補充: 樓上答者idaho1913(HA00711245)君道出《老子》,推崇箇中對善惡看法。 就我所見,自成一完整哲學系統的道家思想固然有批判德性我之價值,但未有論及人性之善惡。道家哲學既否定其價值,則是善是惡亦無足輕重。 更多關於本人對道家思想的見解,可參看以下問題。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51401905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531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