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的起源?筆的分類?筆的結構和相關資料

2007-06-13 7:11 am
筆的資料。

回答 (2)

2007-06-13 7:18 am
✔ 最佳答案
筆的起源

「筆」 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正確稱為「毛筆」。相傳毛筆是秦代大將蒙恬創造的。晉人張華的《博物志》上就有"蒙恬造筆"的記載;南朝周興嗣《千字文》中也有"恬筆倫紙"之說,都把蒙恬作為製造毛筆的始祖。

近幾十年,隨著考古新發現,毛筆的產生,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古居延地區的漢筆等都有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1954年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的一座戰國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筆,筆身套在一支小竹管內,筆桿竹制長18.5釐米,徑0.4釐米,筆毛長2.5釐米,是極佳的野兔箭毛所制,極宜書寫簡牘。還有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支毛筆,其形制和戰國筆大致相同,並在此基礎上有所改良。該筆在竹管的端部鑿成腔,以 納筆頭。整枝毛筆納入一個和毛筆等長的細竹筒中,竹筒中間的二側,鏤有8.5釐米的長方形空糟,以便取用毛筆,竹筒髹以黑漆,並繪有朱色線條。蒙恬時代的筆,製作已非常精良考究。蒙恬創筆未曾見諸正式的史書,據《史記》記載,他在做大將之前,"嘗書獄典文字"。唐韓愈《毛穎傳》中說蒙將軍南伐楚國,曾獵山兔而制筆,獻於始皇。毛筆因此有了"管城子"和"中書君"的別稱。由此,我們可以推想,蒙將軍是一位制筆專家,在工藝改革上負有盛名。

2007-06-12 23:21:00 補充:
「筆」的分類廣為使用的原子筆 鉛筆 鋼筆 簽字筆 螢光筆 粉筆 白板筆 [编辑] 藝術使用粉彩筆 蠟筆 炭筆 水彩筆 油畫筆 麥克筆 毛筆:又分為大楷、中楷、小楷。 針筆 代用針筆 油漆筆 [编辑] 特殊使用雷射筆 紋身筆 隱形墨水筆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D%86”

2007-06-12 23:24:52 補充:
筆的結構毛筆的結構很簡單,主要由筆管、筆頭、筆帽三部分構成,其中筆頭最為重要,而筆帽屬毛筆的附件。尖:指筆鋒要尖,尤其是毛鋒尖端外透明發亮的部分,中國書法界稱之為錐穎,日本書法界稱作命毛。鋒穎長則耐久好用,便於書寫。齊:指毛鋒散開要齊,如刀切一般。因為毛鋒若參差不齊,在書寫時就會影響筆頭吸墨效果,吐墨也不均勻。圓:指筆頭要圓,要緊密。毛鋒上部的毫毛部分飽滿、渾圓、密實,沒有凹凸之處,才能保証筆鋒的尖和齊,不至於因筆尖分叉、吐墨不勻而影響書寫。健:指筆頭要有彈性,要柔中有剛,剛柔相濟。書寫者在運筆、提筆、挑筆、頓筆、轉筆時容易把握,利於顯示筆力。
2007-06-19 7:16 pm
筆的起源

考古發掘中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屬戰國時代。1954年,在長沙左家公山舊戰國木槨墓的發掘中出土了毛筆。根據發掘報告講,“毛筆,在竹筐內,全身套在一枝小竹管內,杆長18.5釐米,徑口0.4釐米,毛長2.5釐米。據制筆的老技工觀察,認為毛筆是用上好的兔箭毫做成的,做法與現在的有些不同,不是筆毛插在筆桿內,而是將筆毛圍在杆的一端,然後用絲線纏住,外面塗漆。與筆放在一起的還有銅削、竹片、小竹筒三件,據推測,可能是當時寫字的整套工具。竹片的作用相當於後世的紙,銅削是刮削竹片用的,小竹筒可能是貯墨一類物質的。
先秦文獻中用筆的記載屢見不鮮,但缺少對筆形制的具體描述。據考古發現提供的直觀材料,從早期筆的形制上看,筆尾部削尖,合乎記載中的“簪筆”說法,便於別在頭髮或冠巾上。這種用法到了漢代即演變為“簪白筆”制度; 白筆指未蘸過墨的新筆,以新筆作簪用,漢代時很多見。秦筆較之戰國筆在技術上有一定的改良,即筆頭鏤成腔狀納人筆毫。它的優點是筆頭可以保持渾圓的狀態,更利於吸墨和書寫,且更具穩定性。這種模式至今仍在沿用,可以說是制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新。
兩代時期的毛筆,繼承了戰國及秦的遺制,筆的粗細、長短都差不多。東漢人蔡邕在他的的《筆賦》中,對當時毛筆的形制進行了較為具體的描述:“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悍,體遄迅以騁步。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形調摶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文中對毛筆的筆桿、筆毫及纏束方法都有詳細的說明,考古所發現的實物與這一記載也基本相似。
魏晉時期,隨著制筆工藝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對制筆進行總結的著述,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筆經》及“韋誕制筆法”。
唐時,安徽的宣州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這裏所產的毛筆,稱為“宣筆”。宣筆以兔毫為原料,精選勁挺毫毛,稱為紫毫。這種筆,精緻絕倫,在選料及製作技藝上都有著極高的水平。當時最為流行是鋒短形如雞距的“雞距筆”,毫芒犀利勁健,如劍如戟,使書寫者的筆力得以施展。現日本奈良正倉院收藏的中國唐筆,就多為這種類型的,有斑竹管、斑竹管鑲象牙、金管象牙等,工料精緻,極為講究。
到了宋代,宣州制筆名工輩出。制筆技術不斷提高,宣筆聲譽日隆。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種新式的毛筆——散卓筆,這種筆逐漸趨向軟熟、散毫、虛鋒,改變了晉代以前的舊制。散卓筆“無心”,顯然不是兼毫,可能是單用羊毫製成的較軟的長鋒筆。過去的筆則用較硬的筆毫,如兔毫、鹿毫作心,僅以羊毛作副,由於兔毫偏硬,在書寫楷書、行書時還可以,但作草書時就不適應了。在這方面無心散卓筆卻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散卓筆在宋代頗為流行,有專家研究認為,無心散卓筆的出現與適應卓椅上懸肘懸腕書寫的需要有密切關係,看來是有一定的道理。
宋代著名的制筆家是諸葛氏一家,有諸葛高、諸葛漸、諸葛豐、諸葛方等,其中最為出眾者為諸葛高。諸葛筆甲於天下,在歙州一帶,當時還相繼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制筆工匠。如:
呂道人,歙州人。其制筆在繼承宣筆工藝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名揚一時。
呂大淵,黟縣(今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人。
汪伯立,新安(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南宋理宗時,徽州知府謝暨以汪伯立筆、澄心堂紙、李廷珪墨、羊鬥嶺硯(今龍尾硯)稱為“新安四寶”,一併列為進獻的貢品。
南宋以後,朝廷偏安一隅,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隨之南移。到了元代,浙江吳興(今湖州)的制筆業異軍突起,漸漸取代了宣筆的地位。湖筆雖採用紫毫、狼毫、雞毫、羊毫,但它主要是以羊毫制筆,因為羊毫價廉易得,其價值只有兔毫的二十分之一,所以為湖筆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湖筆的羊毫主要採用“嘉興路”的山羊毛,這裏的山羊毛,毛細、鋒嫩、色白、質淨。筆管出自余杭縣文山,非此則不中筆材。湖筆選料考究,工藝精絕,從選擇原料到製成筆,要經地近百道工序,製成的筆具有鋒穎尖銳,修削整齊,豐碩圓潤,勁健有力的特點,即所謂“四德”,被譽為“毛穎之技甲天下”。元代許多著名的制筆家都是出自吳興的筆工,如馮應科、張進中、吳升、姚愷、楊茂林、沈秀榮、潘又新等。吳興的筆工也大量向外輸出,使湖筆在江蘇、浙江各處普遍製作,馳名于東南各地。吳興筆工的技藝受到了極高的讚譽,如《歸安縣誌》載:“元馮應科制筆妙絕天下,時稱趙子昂字、錢舜舉畫、馮應科筆為吳興三絕。”仇遠在他的詩中亦贊道:“浙間筆工麻粟多,精工唯推馮應科。
到了明清時期,制筆在工藝上不但講究實用,且更注意裝飾。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作為工具的毛筆製作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筆頭的選毫極精,多捆紮出竹筍式、香盤式、蘭花式、葫蘆式等多種形式。當時用毫有羊毫、紫毫、狼毫、貂毫、豬鬃等不同性質的毛,兼毫制筆多被採用,使筆毫軟而圓健,強勁有力,剛柔適中,經久耐用。根據書法、繪畫的要求,還新創了摣筆、鬥筆、聯筆、提筆等寫特大字的大型筆,而且在筆管的製作形式上也創制了許多精巧的工藝,有金管、銀管、瓷管、斑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琉璃管、綠沉漆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琺瑯管,等等,還加上雕刻、鑲嵌,大體以吉祥圖案為主,形成了一種特製的工藝品。現今各博物館所陳列的那些富麗堂皇的筆,多為明清遺物。
除了以上所介紹的宣、湖兩大筆派之外,尚有江西、鎮江、湖南諸派。江西派,原宗宣州派,歷史較早,現在漢口的鄒紫光閣筆莊,即江西派的嫡傳。鎮江派,以專制水筆知名,精緻耐用,銷行各地。湖南派原宗江西,不過百餘年的歷史,以制羊毫及雞毫筆有名,但工料遠不及湖州派,其勢力在西南諸省,然售價低廉,頗為一般人樂用。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15: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2000051KK050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