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這首七絕屬即景抒情的小品。主線在描寫初夏晨光怡人之處,園藝事描作為襯托。整體來說,寫得還可以,《初夏晨光》之題亦屬恰可。但是「景深」不夠,因此「境」就模糊了,讀者較難從詩句中得著「身歷其境」的感受。要做到將讀者帶入「境中」這點,而且能做得好,並不容易,在下也同樣是處於學習階段。李白寫景入神,王昌齡言情造極,一意氣飛揚,一神態自若,正是各有特色,故並無定式可循,無成法可依。
回看這首七絕,若將主題分析,或會問,到底「初夏的晨光」,有些甚麼特點,通過適當的組合後,可以讓讀者得著一幅鮮明的圖像呢?而這些景物的組合,又應如何加上適當的色彩、情調,讓它們可以構成詩人心中特定的「境」呢?就以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為例,僅僅五句二十八字(剛好與一首七絕字數相等),頭三句單單將九個不同的景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有機的連綴一起,就已經構成了一幅蕭瑟蒼涼的秋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結尾,就點出了游子鄉思之情。兩相結合,已繪畫出一幅深有詩情的畫面和觸動人心的「意境」。言雖有盡,而意卻無窮。雖然詩與散曲筆法有別,但在營造意境方面,也頗堪借鏡。《天淨沙》是哀曲,調子沉鬱,以靜景為主。現《初夏晨光》情感基調是愉悅的,宜用較活潑、明亮、開朗的字詞,節奏可以是輕快的,也可以選擇悠揚的,或兩者雙配。初夏的黎明,晨光煦煦,而未覺太熱,猶帶爽氣,溫涼恰可,令人舒暢。花間透和風,更有微香,沁人心脾,這些細節,都可考慮入詩,以營造詩境。
原作中的結語句略感突兀,令人不太明白它與全詩的聯繫所在。尾句拓開一筆,以出遠神,本是常用的筆法,但通常要在前文有適當舖排。例如王維《酬張少府》,尾聯「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結語就是一拓開句,表面上與前句的問語毫不相干,實是前文已有充足的描寫,尾句故意不正面作答,反淡淡勾出一幅畫面,以總結全詩,含蓄而有「言外之旨」,發人心省。回看本詩的第三句,是一詠嘆句,當中有「日光正好」之語,但到底好在那裡?前文中均找不到答案,也找不著相關的提示。而這懸空之句,結語又未作呼應,變成詩的尾段失去了凝聚,前後也失去呼應,有點像不了了之的樣子。詩的每句都有著串連整合的作用,某處接合得不理想,整首詩就氣脈不通,甚至影響到整個結構的傾倒。故此,縱使每句每字,都寫得好,寫得亮麗,也並不表示整首詩是成功的,有佳句不一定有好詩。寫或是欣賞詩歌,既要看局部,也要看整全。
現將原題,試用另一種方式表達重寫,以供參考:
《初夏晨光》
曙色分明初夏爽,孜孜園內蒔澆忙。
晨光最是堪懷抱,人自陶陶花自香。
首句點出時序,寫初夏清晨,曙色明亮怡人。「爽」,一字兩意,扣「昧爽」一詞以表天剛亮,也含氣爽之意。次句點明地點,人物的精神面貌(此處改用孜孜一詞,以呼應句尾「忙」字,取其孜孜不倦,雖忙而自得其樂之意),「蒔澆」是省略語法,代指園藝勞動。第三句是轉句,在一、二的景物描寫後,接上詠嘆初夏晨光之語,「晨光」是既指朝暉,亦指晨間風光。末句以景結情,既是景語,也是情語,亦間接解說了何以有轉句之詠嘆,是為合題。結語所描寫的狀況,既是因也是果,有這樣的感受,才會有第三句之詠,但反過來,也正因「晨光堪懷抱」,才生出末句的感受。(陶陶:喜樂的樣子)
純屬個人意見以供參考,如有謬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