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 甚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是極其嚴重的疾病,患者會拒絕進食,繼而體重驟降超過一成以上,女性月經中斷最少三個週期(男性則是喪失性能力及興趣),情緒起伏不定,性格亦會變得孤僻,執著及暴躁。
圖片參考:
http://www.hedc.med.cuhk.edu.hk/images/top.gif
2. 厭食症有甚麼病徵?
從外觀上看,當然是日漸消瘦的體形,體重下降超過一成或以上,雖消瘦但仍可能極度怕肥。進食方面來說,患者可能會以無胃口、胃脹、缺乏飢餓感或其他原因來拒絕進食或甚至缺席於飯桌上。若家人強逼其進食,則會顯得十分抗拒或大發雷霆。亦會衍生出一些怪異的進食習慣,如將食物切碎才吃,進食十分緩慢,避吃肉類,或只進食蔬果或低卡路里之食物。行為上來說,患者可能會進行劇烈運動,終日走來走去,濫用瀉藥、利尿藥或減肥藥等等。受到情緒及進食習慣改變的影響,避開與其他人一起進膳或聚會,社交亦會大受影響,變得越來越孤獨。生理方面,女性會停經,男性則喪失性能力。
圖片參考:
http://www.hedc.med.cuhk.edu.hk/images/top.gif
3. 厭食症患者是否全都像雜誌封面一樣,瘦到只剩下骨頭般?
當然不是。瘦到只剩下皮包骨的已是嚴重及極端的厭食症個案,厭食症亦會有程度上的差異。當然亦要注意最嚴重的個案亦是從輕微的演變出來,正如一些病人形容此症如「搭錯車」的情況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圖片參考:
http://www.hedc.med.cuhk.edu.hk/images/top.gif
4. 厭食症的患者真的是「厭食」,完全對食物失去興趣嗎?
實際厭食症患者很多只是基於恐懼食物而不敢進食,或是忍著肚皮來刻意不進食,所以精神上會變成對食物很敏感,滿腦子都可能想著食物或是與食物有關的東西;有些則可能會發展出一些怪異的進食行為如只准許自己吃光酥餅,餅乾,水果或果仁等等。有些亦會變成很喜歡看關於飲食的書藉或愛上烹調,為家人預備食物而自己卻一滴不沾,有些甚至會為家人安排進食的食物或甚至是強逼家人進食,試過有個病人強逼弟弟喝放滿了糖的汽水,導致弟弟體重標升。亦有些病人會變成喜好收藏食物,完全不喜歡其他人觸碰,移動或干預其收藏食物的習慣。
圖片參考:
http://www.hedc.med.cuhk.edu.hk/images/top.gif
http://www.hedc.med.cuhk.edu.hk/faq.htm#a201
厭食症又叫 精神性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 ,是一種身心官能失調的疾病, 即生理及心理上的疾病。
表面上厭食意譯為無胃口,實則初期患者胃口如常,由於病人對身體形象的認知有所偏差,於是刻意控制自己的食量,來使用其他方法如瀉藥、劇烈運動等來控制其身體體重。久而久之,患者的飲食行為開始失調產生厭食症。
厭食症患者約九成為十多歲至三十歲的女性, 男性患者不足一成。 家庭背景大部分是中產、專業與管理階層。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thin1.gif
厭食症的徵兆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怕肥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selfimage.gif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不滿自己身形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短期內體重降至標準的75%-85%以下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強迫自己減少或不進食、過度劇烈運動、服用瀉藥及利尿劑、自我催吐等
厭食症的後遺症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thin9.gif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thin6.jpg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thin2.gif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中文大學醫學院指出,逾半厭食患者發病九年後仍未能完全康復,並會演變成暴食症或出現其他進食失調。 七成以上患者曾有抑鬱症,而近二成患者則在研究時被診斷患有焦慮病,曾有此病症者則逾二成。超過半數 (53.8%)患者曾作出傷害自己或自殺的行為。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易患骨質疏鬆: 曾患厭食症的少女,由於營養攝取不足,導致三十歲已出現跟七十歲老婆婆一樣的脆弱骨質。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妨礙正常發育: 在來經前患厭食症,會妨礙正常發育,就算治好了厭食症,日後也只得四呎二至三吋高。
圖片參考: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images/circle.gif
容易導致死亡: 長期下來, 厭食症會造成腸胃功能衰竭, 於是一吃便吐, 無法進食;若未及時治療, 可能會 (死亡率達5%)。
http://newmedia.cityu.edu.hk/02beauty/anor.cfm
因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又稱為神經性厭食症,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發病之原因常伴隨著壓力事件,例如突然接下重任、離家念大學、準備聯考等。心因性厭食症的病程與結果相當不一致,有的在單次發作之後完全康復,有的在體重恢復正常之後又再度發病。長期之死亡率大於一成以上,死因多半為飢餓、自殺、或者電解質不平衡等。
[編輯] 診斷特質
在國際疾病分類系統(ICD)中,肥胖被當作一般性醫學症狀,但是並未確立肥胖與心理、行為之間的關係。所以在DSM-IV並沒有將肥胖收錄在內。然而,若某些證據顯示特殊的肥胖個案之心理因素對其病程發展影響甚鉅,則可以使用「影響醫學狀況之心理因素」加以討論,包含心因性厭食症、心因性暴食症以及其他飲食疾患等。
心因性厭食症(以下簡稱A.N.)之基本特質為「患者拒絕維持正常之體重下限」,強烈害怕體重增加,並伴隨著對自己身材和體重的知覺障礙。已經開始行經的女性可能會伴隨著停經或無月經症。可以根據以下三項準則來判斷之:
(1) 體重就年齡與身高而言低於正常水準 (發育中的兒童或青少年的判定標準可以訂為「未增加預期之體重」)
BMI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2) 患者本身強烈地恐懼體重的增加或肥胖。
(3) 常常伴隨著對自身身材與體重的看待方式扭曲。
A.N. 患者之自尊心受到其身材與體重影響極深,能夠成功減輕體重被視為自律的表徵,而變胖或者體重增加則被認為是一種恥辱和無法接受的自我控制失敗。有些患者也會承認自己是瘦的,但否認體重持續減少帶來的嚴重合併症。已經行經的婦女會有停經的表現,也常被視為是判斷 A.N. 的準則之一。由於腦下垂體 FSH 分泌不足,導致 LH 減少,動情激素異常降低而造成停經的現象。
[編輯] 亞型
A.N. 患者可以根據「有無規律暴食或清除行為」分為下列兩種亞型:
(1) 禁食型:體重下降是來自於節食、禁食、或者過度運動。
(2) 暴食型:或稱為清除型,本型患者多數每一星期至少從事一次暴食與清除行為,但並無最低限度。有的沒有暴食行為,但在少量進食之後即行催吐、灌腸、瀉藥等方式來排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