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明太祖推行君主集權的動機: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建立明朝後,採取一系列加強君主集權的措施。以下為明太祖推行君主集權的動機:
1. 借鑑歷史
太祖鑑於宋室孤弱而敗亡,元朝權臣勢大,王綱不振,於是厲行君主集權,提高皇權,重行封建,以固帝業。
2. 性格猜忌
太祖出身寒微,學識淺薄,加上性格猜忌多疑,常恐功臣奪權篡位,尤其太子早死,太孫幼弱無能,深恐國祚不長,遂集權於君,鞏固朱姓基業。
明太祖實行君主集權政策,大大加強了明王室的統治力量,鞏固國家的統一,但極端的君主集權,卻為明朝的滅亡埋下遠因。
~~~~~~~~~~~~~~~~~~~~~~~~~~~~~~~~~~~~~~~~~~~
2. 明太祖君主集權的措施:
1. 廢除宰相
洪武13年,太祖深慮相權太大難以控制,以左丞相胡惟庸意欲謀反,廢中書省和罷相,全國政事由六部分理,直接向皇帝負責。
2. 恢復封建
為屏藩皇室,自洪武3年起的15年間,太祖分封了25位兒孫為王,鎮撫全國軍事要地,各擁3000至19000兵,但不能干預封地內的事務,以防藩主勢大。
3. 控制地方
太祖劃分全國為13個承宣布政使司,在每一承宣布政使司分由三司出任,布政使司掌財政和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法,都指揮使掌軍事,三權分立,各不相屬,直隸中央,鞏固君權。
4. 分割軍權
明太祖以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共管軍事。五軍都督府負責統兵,但無調兵之權;兵部掌管軍官之選拔與士卒之訓練,但無統兵之權。戰時皇帝命將出征,戰罷兵歸於朝,以防將帥擁兵。
5. 加強監察
太祖設都察院彈劾朝臣,六科給事中稽查六部,監察御使巡視地方官,限制百官權力,提高皇權;又設錦衣衛和檢校偵查臣民,由太祖直轄,
6. 殺辱大臣
太祖恐功臣恃功專橫,藉口誅殺如徐達﹑李善長等功臣;又屢興獄如胡惟庸案﹑藍玉案,株連數萬人。此外,為提高君威,規定朝臣進見須跪對,並隨時廷杖大臣,打擊大臣尊嚴。
~~~~~~~~~~~~~~~~~~~~~~~~~~~~~~~~~~~~~~~~~~~
3. 明太祖君主集權措施的影響:
1. 廢除宰相,釀成宦禍
太祖廢相,令軍國大權集於帝王一身。自明宣宗後,君主多昏庸,且輔弼乏人,遂予宦官擅權之機。
2. 恢復封建,宗室相殘
太祖恢復封建,宗室諸王擁兵自重,終引起內訌,發生靖難之變及日後骨肉相殘的禍亂(如高煦之亂﹑寊鐇之亂﹑宸濠之亂)。
3. 刻薄寡恩,政風因循
太祖誅殺功臣,折辱臣下,設錦衣衛,大興文字獄,種種刻薄措施,造成君臣離心,人才凋零,朝臣萎靡苟且,政局日壞。
胡惟庸(?—1380年),安徽定遠人。
龍鳳元年(1355年)投朱元璋。歷任主簿、知縣、通判、僉事等。洪武六年(1373年)升右丞相,後進左丞相。
由於胡惟庸的性格一向積極、勇於任事,但因此容易與權力慾極大又好猜忌、急躁難安的明太祖產生政見與取賢上的分歧,所以不被劉基等人看好。但太祖不介意,認為劉基多慮、有偏見,仍晉用胡惟庸為左丞相。
在胡惟庸拜相後的一段時間內,太祖與胡惟庸之間君臣相安無事,但胡惟庸任久熟練之後,即開始與太祖產生歧見甚而引發衝突。洪武十三年,兩者的恩怨日積月累,太祖在盛怒之下,以謀逆罪,處死胡惟庸,同時藉辭窮追其友好,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大批元勳宿將皆受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
太祖對文武功臣、官員展開殺戒時,為免去君權被丞相架空的可能性,亦一併廢除了中書省和相職,此舉造成日後明代皇帝的權力達到顛峰,甚至在萬曆年間造成「斷頭政治」。
2007-06-11 18:57:53 補充:
揾得好辛.苦..............請匆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