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是否一個好皇帝?

2007-06-12 2:25 am
漢武帝是否一個好皇帝?

回答 (7)

2007-06-12 9:02 pm
✔ 最佳答案
大部份朋友都贊漢武帝為好皇帝,其實只因近代中國貧弱,對曾為中國發疆僻土的漢武帝十分嚮往,但歷代史家並非十分認同漢武帝,甚至比喻漢武帝與秦始皇其實分別不大,甚至漢武帝未年與秦姑皇在位末期十分相似,漢武帝為了開疆辟土,耗盡文景二帝積蓄的國庫,更一步勞役人民,又與民爭利,以至民生困乏,盜賊四起,人口銳減,只不過漢武帝臨死前肯下詔罪已,終止苛政,西漢才不至在漢武帝死後出現如秦始皇死後的大型民變。
我覺得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漢武帝的評價較為中肯:
臣光曰:孝武(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參考: 資治通鑑
2007-06-13 1:51 am
漢武帝是一個好皇帝
2007-06-12 9:35 pm
漢武帝是一個好皇帝。
西漢
漢武帝

劉徹(前156─前87),幼名劉彘,是漢朝的第七代皇帝,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王娡。初封膠東王,七歲立為太子,景帝後元三年(前 141年)繼位,在位五十四年,廟號世宗。

武帝即位之初,漢朝經過六七十年休養生息,國力充厚,他憑藉父祖這份豐厚的遺產,做了一番事業:(1)對匈奴發動了十多次軍事進攻,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終卻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匈奴被迫遠徙漠北,無力再侵擾中原,此外又將所收復的河套地區設置朔方、五原兩郡,移民實邊;在河西地區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2)大規模經營西域,打通河西走廊,「斷匈奴之右臂」。太初以後,西域道上東西使者絡繹於途,溝通了漢帝國和西域各族的經濟文化。 (3)經略南方和西南,征服東甌、閩越、南越等少數民族政權,在南越地區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儋耳、珠崖、交趾、日南、九真共九郡。同時,又派使者赴夜郎、邛、笮等西南夷地區,說服它們歸附朝廷。(4)東征朝鮮,設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置博士弟子(即太學生,額定五十員,後續有增加)。(6)初建年號,改用《太初曆》。(7) 再度削弱封建勢力。元朔二年(前127年),採納主父偃的建議,下詔令諸侯分封子弟以地侯之,使諸侯國的土地不斷分割成許多小侯國,這就是所謂的推恩之令。後來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謀反,又制訂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嚴懲犯罪的諸侯官吏,禁朝臣與諸侯勾結,又限制諸侯結黨營私,諸侯只能衣食租稅,不准參與政治。(8)設十三州刺史,擴大對地方官吏的監察,加強對郡國的控制。 (9)推行新經濟政策:由於連年用兵、興造宮室和遊幸,不得不增加賦稅,鹽、酒、鐵官營,實行均輸和平準。他又令民入物補官,納粟贖罪,以錢買爵,這等於公開賣官鬻爵。

武帝為人迷信鬼神,以致發生「巫蠱之禍」,太子和皇后自殺。到了晚年,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爆發農民起事,加上遠征匈奴又失利,他深自懊悔,在拒絕桑弘羊建議屯田輪台(今新疆輪台東南)時,下詔表示要「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後元二年(前87年)臨終前立弗陵為太子,遺詔霍光等輔政。
2007-06-12 5:18 am
漢武帝絕對是一個有雄才大略,有承擔的好皇帝.
2007-06-12 2:46 am
漢武帝
漢武帝實施了很多措施,但我個人認為抗擊匈奴和獨尊儒術對中國影響最大,當然,抗擊匈奴很勞民傷財,但又令到中國邊疆有很長一段時間得到安寧

第一,漢武帝實施了一些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鞏固了西漢王朝的統一和發展。
漢武帝剛剛登上皇帝寶座時,由他的祖母竇太后掌握大權。西元前135年,竇太后死去,漢武帝開始把一切大權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首先打擊了外戚丞相田,然後加強了他身邊收轉文書的尚書、中書的地位,使丞相成爲有名無實的職位。自此,中書和尚書成了中央發號施令的機構。
爲了加強中央集權,徹底解決藩國問題,他命令藩王們不能把封地僅僅傳給繼承王位的長子,還必須劃出一部分來分封給其他幾個兒子,並且互不統屬。這樣一來,藩國的土地越來越小,勢力越來越弱,後來就無法與中央對抗了。這是漢武帝的聰明之舉。
漢武帝還加強了原有的監察制度,並建立了一套選用官吏的新制度。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命令各郡國每年舉孝、廉各一人,並用“公車上書”的辦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給皇帝建議國事,意見合乎治國要求的,就根據上書人的特長授給官職。
第二,漢武帝爲了加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對後來的歷史産生了長久的影響。
董仲舒認爲,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來管理人民的,上天給了他統治人民的權力,絕對不能違反。這種說法正好迎合了漢武帝的心意,漢武帝便採取這種思想來做統治思想和維護封建制度的工具。在舉行測試的時候,漢武帝對其他各派學說的人一概不取,獨取儒生。於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學說,士人都變成了儒生。
第三,漢武帝出兵抗擊匈奴,使西漢王朝的政權更加鞏固,國家更加統一,爲西漢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爲有利的條件。
從西元前133年到西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作戰,最後取得了抗擊匈奴的全面勝利,充分體現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漢武帝還用大量移民的辦法來充實邊防,發展生産。
第四,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西元前13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探險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大月氏共同防禦並打擊匈奴勢力。西元前119年,張騫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隨後,中亞、西域各國以朝貢爲名,經常到長安訪問和貿易。中國和西域各國之間的人員和貿易往來,從西漢開始,歷經東漢、魏晉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續了 1000多年。
第五,漢武帝開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和漢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漢武帝使越族三個部落歸屬漢室後,把他們遷移到長江、淮河、南海等地,與漢族人民長期共居,彼此逐漸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來沒有完成的“大統一”局面。漢武帝在開拓西南地區的過程中,把鐵制生産工具和較高的漢族文化傳到這些地區,或多或少地破除了這些地區的閉塞性,推動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第六、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産。
漢武帝在位時修建了漕渠、白渠、龍首渠,還在秦朝開成的鄭國渠旁邊開了6條輔渠,灌溉高地。西元前109年,漢武帝徵發數萬士兵堵住了黃河決口。經過這次治理,黃河下游大約有80年沒有鬧過大水災。
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屯圍、屯墾等發展農業的重大措施。他還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農具,大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楚漢相爭結束次年,匈奴單于大舉南侵。漢高祖率大軍討伐,在平城被包圍了七天,食盡援絕,後以陳平的計策得以逃脫。漢高祖不得已派遣劉敬到匈奴簽訂和約,以宗室之女當做公主做爲單于的妻子,每年呈上一定數量的食物、用品給匈奴,與匈奴結爲兄弟、高祖死後,匈奴對漢繼續保持優勢,呂後時代,單于曾給呂後侮辱的書信,呂後不敢與匈奴決裂,只好委屈回信。漢文帝漢景帝時代,國力仍未充沛,仍用屈辱的和親政策。
到了漢武帝時代,漢武帝即位,漢朝已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國力充沛,再加上祖母太后去世,這個青年皇帝便開始了他專制君主的行動,而最初的問題即是對匈奴的政策。元光元年,匈奴並出軍臣單于出兵馬邑,再由漢軍伏擊。第一年漢武帝派了三十萬大軍,採取了包圍馬邑的攻勢,不知此事的軍臣單于,率十萬騎兵南下,越過長城,靠近馬邑。隨著靠近馬邑,單于突然感到懷疑,一邊走著,在野外遇到畜牧羊群,但不見人影,他急速攻擊漢軍烽火臺,捕捉守衛尋問結果,才得知漢軍詐謀,立刻將軍隊帶回長城以北,漢軍緊急追擊單于,但已不見匈奴軍隊的影子。這就是所謂的「馬邑之役」。從此漢與匈奴決裂。漢武帝也非對匈奴作戰不可。衛青是漢武帝愛姬衛子夫的弟弟。他於元光六年第一次出擊以後,經七次出擊匈奴。第二次是在次年,亦即他的姐姐受封爲皇后那年。元朔元年衛青爲車騎將軍,率領三萬騎兵,從雁門關出擊斬首數千人。第三次在翌年元朔二年出擊雲中,壓制了河套地方,斬首數千,捕獲了牛羊百余萬頭,擊退匈奴的白羊王,而樓煩王也敗走。結果,在河套地方設立朔方郡,依其軍功,衛青封爲長平侯(三千八百戶)。
元朔五年(前一二四年)衛青率領六個將軍和十余萬騎兵,做第四次的出擊。目標是匈奴的右賢王。衛青的軍隊從河套地方深入塞外攻擊。其次在元朝六年(前一二三年)爲大將軍之衛青,同樣地率領六個將軍,十余萬騎的軍隊,做第五次及第六次兩回的出擊。第七次之出擊是在四年後之元守四年(前一一九年),但是此時,主角不是衛青,而是移到青年將軍的霍去病身上。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元守二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爲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餘從隴西方面向匈奴出擊,這個二十歲的青年將軍,渡過焉支山,再經前千餘裏西進,在此與匈奴會戰,斬了折蘭王、虜胡王,捕捉渾邪王之子及其高級官員,得其首級一萬八千餘級,更進而獲得休屠爲祭天之金人,得到遠超過漢武帝所期待的成果。
由於這次霍去病的大勝利,匈奴的西方防衛崩潰了單于負責備防守這方面的渾邪王,渾邪王爲恐被誅殺而投降漢朝。投降的渾邪王受封爲漯陰侯,給予封邑一萬戶,對於仰慕漢帝國皇帝的德望而歸順者,給予皇帝恩德的一種表示。   由於這位渾邪王的投降,減輕西北方面的防備,在隴西、北地、上郡三郡所展開的漢代前線部隊,減少了一半,對人民也減免了兵役上的負擔。而又在因這次的投降成爲漢帝國領域之渾邪王故地,後來設置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等所謂的河西四郡,成爲漢帝國出入西域方面的據點。元守四年,漢武帝命衛青及霍去病兩人,各自領五萬騎出擊單于根據地。對衛青而言,是第七次出擊,匈奴的單于,在此次戰敗結果,將根據地移到漠地。此後不久,在長城線附近見不到匈奴的影子。另一方面,在漢帝國方面,也因這次對匈奴戰爭戰死了十萬的軍士,軍馬沒有了,所積蓄的府庫之財地也消失了,加上爲了對南越、朝鮮開始用兵的關係,匈奴戰爭無法繼續維持。如此,漢武帝時代對匈奴之戰爭,於元守四年出擊以後,一度停止,而其再次始是在漢武帝時代的後半期。
而霍去病在此以後二年之元守六年(前117年)僅僅二十四歲就病死了。他真是位爲討伐匈奴而生的人物,匈奴退出漠北,漢的北邊一安定,他的生命就告終結。
參考: so總結嚟講,佢係一個好皇帝
2007-06-12 2:34 am
漢武帝是一個好皇帝呀!
參考: me
2007-06-12 2:30 am
漢武帝是中國歷代皇帝中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後繼續他父親的政策,削弱諸侯的勢力,頒佈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讓諸侯封他們的兒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被分裂。同時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級,用來對地方加強控制。在軍隊和經濟上他也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事物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他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集中於他的手中。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認為他利用儒學統一思想,同時採用法術、刑名以加強統治,即是所謂的「表儒法裡」。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比較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時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了皇權的神聖地位;再設置十三部刺史,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在經濟方面,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外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對匈奴他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脅,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消滅了夜郎、南越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並使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在東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朝鮮北部),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

漢武帝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晚期由於連年對匈奴和西域用兵,並由於舉行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稅增高,致使農民大量破產流亡。天漢二年(前99年),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均爆發了農民起義。漢武帝曾在輪台頒下《輪台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

公元前88年,漢武帝叫畫公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壯,為了防止太子的年輕母親鈎弋夫人重演呂后稱制的局面,漢武帝狠下心藉口處死了她。 公元前87年, 漢武帝駕崩,葬於茂陵,廟號是世宗。
是一個好皇帝呀!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8: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11000051KK033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