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的紅潮對人的身體有什麼影響﹖

2007-06-10 2:52 am
沙灘的紅潮對人的身體有什麼影響﹖

回答 (5)

2007-06-10 2:56 am
✔ 最佳答案
紅潮

世界各地對紅潮都十分重視,因為紅潮不單可引致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大量死亡,人類更會因吃了受污染的貝類而中毒 (最常見的是 ‘麻痺性貝類中毒’ )。由於紅潮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健康威脅十分嚴重,所以很多國家都推行廣泛的監察和控制計劃。

香港四周的海域 (尤其是吐露港) 有時會出現一種粉紅的顏色,這就是由紅潮造成的。紅潮是由一種或數種單細胞藻類密集而成,其中大多是渦鞭毛藻。香港最早有紅潮出現的紀錄是在一九五七年,自那時開始紀錄便不斷增加。 吐露港在一九八四、八五和八六年,分別有十五、十六和十七宗紅潮報告。在香港,迄今共有十八種藻類被鑑定可引起紅潮,其中十五種是渦鞭毛藻,最常見的包括夜光藻、裸甲藻和原甲藻 (後兩種可產生毒素)。附表顯示從一九七五到一九八四年間紅潮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次數,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紅潮多在春季 (三、四月) 出現。


一九七五到一九八四年間紅潮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次數

一般相信,將大量有機物質排進香港的沿岸水域 (即污染),會引發渦鞭藻劇烈增長﹔而春季氣溫上升、光度增強,上水體垂直混和較少,水面鹽分較低,即可觸發紅潮。在紅潮生物當中,產生毒素的品種可引致魚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死亡,其毒素更可積聚在貝類體內,以至人類吃了之後中毒,中毒的類型包括﹕麻痺性貝類中毒、毒害神經性貝類中毒,以及腹瀉性貝類中毒。紅潮更通常會導致海水脫氧,使魚類因缺氧或腮阻塞而死亡。

到目前為止,有毒紅潮對香港的主要影響只在於使海魚養殖業受損失。在一九八零和八四年之間,紅潮共造成十一宗養殖海魚死亡事件,損失魚類八十六公噸,總值四百二十萬港元。暫時沒有證據顯示紅潮對香港的貝類養殖業有影響,但由於有毒紅潮主要威脅到的不是貝類本身,而是吃貝類的人,所以漁農處一直對紅潮進行毒素測驗;他們的結論是,雖然迄今香港仍未發生過貝類中毒事件,但貝類積聚毒素的潛在危險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目前香港所採取的紅潮控制措施,主要是集中於水產養殖業。

紅潮也可輕度刺激游泳人仕的眼睛、皮膚和呼吸糸統,然而此類事件在香港並無生的紀錄﹔不過,游泳人士不把這些小毛病宣揚出來,以致沒有紀錄,也是不足為怪的。被紅潮殺死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可能被沖到岸上,腐爛發臭,降低海灘的康樂價值。在香港,這類事件只發生過一次,一九八零年,吐露港的西南岸被影響了數日。

正如本文較早前提及,漁農處推行的紅潮控制措施,要是關注到水產養殖業所受到的影響,但計劃亦包括貝類毒素測驗,以便監察紅潮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該等措施包括一項行動計劃﹕政府所有在沿岸海域進行例行工作的部門、市民、漁民和海產養殖人士,如見到紅潮,應立即向漁農處報告,以便他們進行調查,並向有關人士是出預防措施﹔此外,漁農處亦有一項支援計劃,其中包括對紅潮的研究和各種教育項目。雖然香港的海水污染日益嚴重,紅潮的發生似乎勢必增多,但我們仍然希望上述措施能有效地減少紅潮在香港造成的不良影響。
2007-06-10 3:00 am
紅潮其實係一D有細菌既藻類,會引起皮膚敏感,海裏既生物會缺乏空氣致死,人類食左D受污染既海產會中毒。
參考: me
2007-06-10 2:57 am
當海水裏的一些微型單細胞、浮游藻類暴發性地大量繁殖,藻類含有的色素引致海水變色,這一種自然生態現象便稱為“藻華”。因應不同的藻類色素,藻華可令海水變成粉紅色、紅色、褐色、褐紅色、深綠色或其他顏色。
大部份藻類不會對環境及人類構成威脅,相反它們是基層食物網的能源製造者。
每年大概有二、三十宗紅潮在香港水域之內發生。然而有害的藻華則並不是經常在本港出現及很少造成大規模的影響。
全世界可引發紅潮的生物大約有330種,而曾在香港引起紅潮的品種有70種。

在香港浮游植物類群裏,硅藻和甲藻是兩個最常見的組別,而多數引發紅潮的品種都屬於這兩個組別。而其他曾經在香港引發紅潮的浮游植物品種,則被列入為「其他品種」組別。

紅潮的起因
科學家還沒有找到紅潮發生的確切原因。一般相信它是自然發生的,並非人為所致。腰鞭毛蟲在特定的海水溫度、含鹽量和養份含量下會大量繁殖。一些科學家認為,氣溫高、少風浪、少雨量、含鹽量下降,以及的營養物增加是引起紅潮的原因。

對生物的影響
紅潮每年導致養魚業損失百萬元以上。紅潮殺死無數的海洋生物,這些海澡黏附在魚腮上,令魚類呼吸困難。同時,海藻會耗用水中大量的氧氣,令水中含氧含下降。而海藻的生命周期十分短,死了的海藻會被海洋中的細菌分解,這過程亦消耗大量的氧氣。以上種種因素令不少魚類因缺氧窒息而死。


一些腰鞭毛蟲還會分泌致命的 毒素,在紅潮發生時,蛤﹑貽貝﹑扇貝和牡蠣等的貝類動物都會染上這些毒素,人們若進食這些受感染的貝類食物,便容易中毒。一些吃海草的魚也會吃腰鞭毛蟲。它們最終會死於體內積累的毒素。其它魚吃了這些受感染的魚也會死亡。

科學家正在進行控制紅潮的研究。但在我們找到解決辦法前,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士應遠離紅潮發生的地方,如果你擔心被感染的話就不應在有紅潮出現的期間吃海鮮了。
2007-06-10 2:56 am
沙灘的紅潮對人的身體就冇咩影響
但對海洋ge生物就有好大影響
紅潮的出現會大量吸取水中ge氧
令海洋生物冇足夠ge氧
係晚上更為嚴重
2007-06-10 2:56 am
影響不大


紅潮

世界各地對紅潮都十分重視,因為紅潮不單可引致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大量死亡,人類更會因吃了受污染的貝類而中毒 (最常見的是 ‘麻痺性貝類中毒’ )。由於紅潮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健康威脅十分嚴重,所以很多國家都推行廣泛的監察和控制計劃。

香港四周的海域 (尤其是吐露港) 有時會出現一種粉紅的顏色,這就是由紅潮造成的。紅潮是由一種或數種單細胞藻類密集而成,其中大多是渦鞭毛藻。香港最早有紅潮出現的紀錄是在一九五七年,自那時開始紀錄便不斷增加。 吐露港在一九八四、八五和八六年,分別有十五、十六和十七宗紅潮報告。在香港,迄今共有十八種藻類被鑑定可引起紅潮,其中十五種是渦鞭毛藻,最常見的包括夜光藻、裸甲藻和原甲藻 (後兩種可產生毒素)。附表顯示從一九七五到一九八四年間紅潮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次數,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紅潮多在春季 (三、四月) 出現。


一九七五到一九八四年間紅潮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次數

一般相信,將大量有機物質排進香港的沿岸水域 (即污染),會引發渦鞭藻劇烈增長﹔而春季氣溫上升、光度增強,上水體垂直混和較少,水面鹽分較低,即可觸發紅潮。在紅潮生物當中,產生毒素的品種可引致魚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死亡,其毒素更可積聚在貝類體內,以至人類吃了之後中毒,中毒的類型包括﹕麻痺性貝類中毒、毒害神經性貝類中毒,以及腹瀉性貝類中毒。紅潮更通常會導致海水脫氧,使魚類因缺氧或腮阻塞而死亡。

到目前為止,有毒紅潮對香港的主要影響只在於使海魚養殖業受損失。在一九八零和八四年之間,紅潮共造成十一宗養殖海魚死亡事件,損失魚類八十六公噸,總值四百二十萬港元。暫時沒有證據顯示紅潮對香港的貝類養殖業有影響,但由於有毒紅潮主要威脅到的不是貝類本身,而是吃貝類的人,所以漁農處一直對紅潮進行毒素測驗;他們的結論是,雖然迄今香港仍未發生過貝類中毒事件,但貝類積聚毒素的潛在危險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目前香港所採取的紅潮控制措施,主要是集中於水產養殖業。

紅潮也可輕度刺激游泳人仕的眼睛、皮膚和呼吸糸統,然而此類事件在香港並無生的紀錄﹔不過,游泳人士不把這些小毛病宣揚出來,以致沒有紀錄,也是不足為怪的。被紅潮殺死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可能被沖到岸上,腐爛發臭,降低海灘的康樂價值。在香港,這類事件只發生過一次,一九八零年,吐露港的西南岸被影響了數日。

正如本文較早前提及,漁農處推行的紅潮控制措施,要是關注到水產養殖業所受到的影響,但計劃亦包括貝類毒素測驗,以便監察紅潮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該等措施包括一項行動計劃﹕政府所有在沿岸海域進行例行工作的部門、市民、漁民和海產養殖人士,如見到紅潮,應立即向漁農處報告,以便他們進行調查,並向有關人士是出預防措施﹔此外,漁農處亦有一項支援計劃,其中包括對紅潮的研究和各種教育項目。雖然香港的海水污染日益嚴重,紅潮的發生似乎勢必增多,但我們仍然希望上述措施能有效地減少紅潮在香港造成的不良影響。


收錄日期: 2021-04-13 01:02: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9000051KK038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