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日本四大島得名的由來
本州(ほんしゅう):
原名是叫大倭豐秋津島,傳說中為日本天神所生之子,名為「天御虛空豐秋津根別」。這可見於日本古代史書:
《古事記/上卷》:「次生、大倭豐秋津嶋。亦名謂『天御虚空豐秋津根別』。」
《日本書紀》:「二神合為夫婦。先以淡路洲、淡洲為胞,生大日本豐秋津州。」
《古事紀》乃日本日本和銅四年(711年)9月18日,元明天皇命太安萬侶編篆日本古代史。而《日本書紀》是日本留傳至今最早之正史,原名《日本紀》。為舎人親王等人所撰、於西元720年(養老4年)完成。
當然有關以上的神話,當然不可靠;但從以上兩書中記載,及兩書的著作年份,可知道公元八世紀時的日本人仍稱本州為『大倭豐秋津島』。
至於後來改名為本州的意思,其實就和稱中國為大陸的意思差不多;本州全名叫本州島,在日本語的意思就是日本本島,因為本州為最大、最主要的島嶼,故在英文中亦翻譯為Mainland。另外本州為日本最早發展之地區,國都如奈良及京都等都建於本州,亦出現了所謂的奈良文化、京都文化。因此本州為日本文化之鄉,本州正意味著其為日本文化最初發展之地。
**********************
九州(きゅうしゅう)
原名為“筑紫島”(つくししま)。《古事紀》云:「又生,築紫島。此島亦身一而有面四,各面有名。故築紫國謂『白日別』,豐國謂『豐日別』,肥國謂『建日向日豐久士比泥別』,熊曾國謂『建日別』。」
《古事紀》中正指出,日本筑紫島地方原有四國,分別為築紫國、豐國、肥國、熊曾國;但其後在公元七世紀左右,這四國分成築前、築後(原築紫國),豐前、豐後(原豐國),肥前、肥後(原肥國),及日向、大隅、薩摩(原熊曾國)
以下就是該九國的資料:
(1)豐前國(ぶぜん):屬西海道,俗稱豐前、豐州。石高約14萬石(慶長時)。現在福岡縣及大分縣之一部。古代與豐後國合稱豐國,文武天皇分為豊前、豊後兩國,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編三藩為小倉、中津、新田三縣;最後統合為小倉縣。同九年分別編入東部之大分縣及西部之福岡縣。
(2)豐後國(ぶんご):屬西海道,俗稱豐後、豐州。石高約42萬石(慶長時)。現在大分縣之大部分。古代與豐後國合稱豐國,文武天皇分為豊前、豊後兩國,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為臼杵、杵築等七縣;同九年統合為大分縣。
(3)築前國(ちくぜん):屬西海道,俗稱築前,古稱築紫前。石高約33萬石(慶長時)。現在福岡縣西北部。古代築紫國(つくし,Tsukushi)之一部,古代大陸文化流入、國防上之要地。文武天皇二年(698)把築紫國兩分後,自成一國;同時乃管轄西海道諸國之大宰府設置之地。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黑田、秋月兩縣,同年合併為福岡縣。
(4)築後國(ちくご):屬西海道,俗稱築後,古稱築紫後。石高約27萬石(慶長時)。現在福岡縣南部。古代築紫國之一部,文武天皇二年(698)把築紫國兩分後,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久留米、柳川、三池三縣,曾改名三瀦縣,同九年編入福岡縣之一部。
(5)肥後國(ひご):屬西海道,俗稱肥後,石高約34萬石(慶長
時)。現在之熊本縣全境,古代火(肥)國之一部。大化改新後(有說持統天皇十年(696)),分為肥前國、肥後國兩國後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熊本、人吉兩縣,明治九年合為熊本縣。
(6)肥前國(ひぜん):屬西海道,俗稱肥前,石高約22萬石(慶長時)。現在之佐賀縣及長崎縣全境,古代火(肥)國之一部。大化改新後(有說持統天皇十年(696)),分為肥前國、肥後國兩國後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佐賀、長崎兩縣。
(7)日向國(ひゅうが):屬西海道,俗稱日州、向州,石高約1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宮崎縣全境。古代襲國之一部分,佔九州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和銅六年(713)分設大隅國後立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美津、都城兩縣,明治六年合為宮崎縣。
(8)大隅國(おおすみ):屬西海道,俗稱隅州,石高約1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鹿兒島縣東部。和銅六年(713)擁日向國肝杯、贈於、大隈、姶羅四郡為一國。天長元年(824)併合多襼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併入鹿兒島縣。
(9)薩摩國(さつま):屬西海道,俗稱薩州,石高約2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鹿兒島縣西部。九州南部、鹿兒島縣西半部之舊國名,九州隼人族之居地。大寶二年(702),從日向分出唱更國(唱更意即「守邊境」之意),數字後唱更國改名為薩麻國,八世紀末正名為薩摩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併入鹿兒島縣。
(其實從名份上九州還有壹岐國及對馬國,連同以上九國,十一國古稱為西海道地方;但由於此兩國均屬於外島地方,即本不連接於九州,故不算在內;所以九州本地只有九國)
這九國直到明治四年(1871年)廢藩置縣後,方不再有;故其實這九國共有1,200多年的長時間,稱該地其為九州,就是想表達這九國在該地的悠長歷史。另州在日語中正為區域之意。
**********************
四國(しこくちほう)
原名為伊豫之二名島。《古事紀》:「次生、伊豫之二名嶋。此嶋者、身一而有面四、毎面有名。故、伊豫國謂『愛(上)比賣』。讚岐國謂『飯依比古』。粟國謂『大宜都比賣』。土左國謂『建依別』。 」
(1)阿波國(あわ):屬南海道,俗稱阿州。石高約1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德島縣。古代與淡路國合稱栗國;和銅六年(713)正稱阿波。後因江戶德島藩而於廢藩置縣後分置德島縣、名東縣,後來統稱德島縣。
(2)讚崎國(さぬき):屬南海道,俗稱讚州。石高約12萬6000石(慶長時)。現在之香川縣。大化改新後自立一國,外加盬飽、小豆、直島諸島,江戶時代時,小豆、直島諸島劃為備前國領。廢藩置縣後曾改稱香川、名東、愛媛,後正稱香川縣。
(3)伊予國(いよ):屬南海道,俗稱予州。石高約36萬6000石(慶長時)。現在之愛媛縣。大化改新後自立一國,廢藩置縣後成為愛媛縣。
(4)土佐國(とさ):屬南海道,俗稱土州。石高約10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高知縣。古名土左;古代都佐、波多兩國在大化改新(公元7世紀中)後合併為一國。廢藩置縣後成為高知縣。
可見四國原有阿波國(原粟國)、讚崎國、伊予國、土佐國這四個分國。但後來同樣在明治天皇時(19世紀),廢藩置縣後方除名。但因這四國也有1,200多年歷史,稱該地方為四國,就是想表達這四國在該地的悠長歷史。
**********************
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所謂「道」,其實是日本古時劃分行政區域的方法;這方法是源自中國,其後被引進日韓兩國,如韓國的濟州島也被稱為濟州道,就是表達其為一個行政區域。
從奈良時代開始,日本就劃分為「五畿七道」,古時的「七道」為以下:
(1)東山道--陸奧、出羽、上野、下野、甲斐、信濃、飛驒、美濃、近江、伊賀
(2)東海道--常陸、上總、下總、武藏、安房、相模、伊豆、駿河、遠江、三河、尾張、伊勢、志摩、
(3)北陸道--越後、佐渡、越中、能登、加賀、越前、若狹
(4)南海道--紀伊、淡路、讚岐、阿波、伊予、土佐
(5)山陰道--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長門、隱岐
(6)山陽道--播磨、備前、備中、備後、安芸、周防
(7)西海道--豐前、豐後、筑前、筑後、肥前、肥後、日向、大隅、薩摩、琉球、壹岐
以上有東、南及西海道,但唯獨是沒有北海道。
其後於1869年左右,日本新政府佔領當時抵抗新政、處於蝦夷島的蝦夷共和國,將其納入領土後,就把它劃分為一個行政區域。同時由於其處於北方位置,故順理成章地把蝦夷改稱北海道。這時出現了「五畿八道」。
1889年時,日本政府先後廢除其「七道」,只保留北海道。
還有請參看此圖,就可看出舊時日本劃分的情況,真的可看出九州及四國:
http://baike.baidu.com/pic/93/117748139482122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