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475期
《法華經》在中國的流傳概述(3)
<<高振農>>
--------------------------------------------------------------------------------
(接上期)
四、《法華經》的註疏
《法華經》譯出以後,即在中國廣為流傳。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不少註疏,其中現存的有:
南朝宋竺道生撰《法華經疏》二卷;
南朝梁法雲撰《法華經義記》八卷;
隋智顗撰《法華玄義》二十卷、《法華文句》二十卷(一作十卷)。
隋吉藏撰《法華經玄論》十卷、《法華經義疏》十二卷;
唐窺基撰《法華經玄讚》十卷;
元徐行善撰《法華經科註》八卷;
明智旭撰《法華經會義》一卷;
清通理撰《法華經指掌疏》七卷;
新羅元曉撰《法華經宗要》一卷;
日本聖得太子撰《法華經義疏》四卷;
日本最澄撰《法華經大義》一卷;
日本日蓮撰《法華經註》十卷等。
在以上所有註疏中,以隋智顗的《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最為著名,影響也最大。智顗是天台宗的實際創立者,從他開始,天台宗即以《妙法蓮華經》為主要依據的經典。天台宗的一切重要思想,可以說都是從《法華經》中流出的。
五、《法華經》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思想
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共七卷(一作八卷)二十八品,為現行流通本,故一般學者均就此譯本論述其主要內容及重要思想,本文亦不例外。
《法華經》是一部篇幅中等的大乘佛教經典。該經的主要特點是,其中沒有深奧、繁瑣的理論說教,也沒有令人艱澀難懂的故弄玄虛。它主要以大量的譬喻以及想象豐富的故事來反覆說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和「一初眾生皆能成佛」等內容。全經主要思想為空無相的「空性說」和《般若經》相攝;究竟處的歸宿目標與《涅槃經》溝通。指歸淨土,宣揚濟世,兼說陀羅尼咒護等,集大乘佛教思想之大成。
《法華經》的大段分科,歷來主張不一。智顗在他所撰的《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中,將該經分為三分,即序分(《序品》)、正宗分(從《方便品》到《分別功德品》前半部分)、流通分(從《分別功德品》後半部分到最後《普賢勸發品》)。
有此學者則按《法華經》的具體內容,將全經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從《序品》起,到《授學無學人記品》止,前後共九品。其中心思想是,通過大乘佛教所主張的「開、示、悟、入」四字綱領,具體闡述了「三乘歸於一乘」的思想。同時,通過佛和弟子的問答、議論,運用了種種譬喻,如「三車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等等,反覆說明「會三歸一」的主題思想,論證了大乘佛教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最後,通過佛為舍利弗等五百弟子及學無學人授記,預言他們在來世當成佛,說明這些小乘佛教徒接受了大乘佛教的信仰,完成了從小乘到大乘的轉變過程。這是大乘佛教正式以自利、利他精神進行說教,表示了一種新的佛教思想的誕生。
第二部份:從《法師品》到《囑累品》,前後共十三品。這一部分主要是用各種神話故事來讚美《法華經》的功德。其中如《見寶塔品》中的釋迦和多寶對座說法,《持品》中龍女聽文殊講《法華經》而得道等等的神話故事,後來都在民間廣泛流傳,一些佛教藝術作品,也常常以此作為主題,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第三部份:從《藥王菩薩本事品》到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共有六品。主要記載了幾個菩薩的故事,通過他們來讚美《法華經》的特別殊勝。
《法華經》中出現了許多新的佛教大乘思想,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一)多佛的思想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間,對於佛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小乘佛教認為,世間祇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佛。佛祇是覺者、導師。大乘佛教則把佛看成是法力無邊和無所不能的。同時還認為,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十方(四方、四維、上下)有無數無量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國土裡教化眾生。《法華經》中已經開始出現了這種說法。如在《序品》中,有「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見東方八千世界,靡不周偏……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在《見寶塔品》中,亦有「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那恒河沙等國土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爾時東方釋迦牟尼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爾時一一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偏滿其中。」這都是說,有許許多多的世間,有許許多多的佛。
(二)佛身長久、永恒存在的思想
小乘佛教認為佛不過是覺者、導師,佛去世後,就應該「以法為師」進行修習。大乘佛教則不然,認為佛是無所不能的,因此佛的壽命也是無限的,佛的身體是永恒存在的。《法華經》的《如來壽量品》,集中論述了這一問題。其中談到,佛告諸弟子:「汝等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迦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如是我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常住不滅。」這裡是說,佛久遠以來,早已成佛,而所謂「出家」、「成道」等等,祇不過是為了小乘根機的眾生而作的方便說教。佛的壽命是無量的,佛身是常住不滅的。
(三)「人人都能成佛」的思想
大乘佛教以成佛為最高果位,因此成佛是大乘佛教的最終目的。但是,在大乘佛教中,關於是否人人都能成佛,也曾有過不同的看法。一開始,大乘佛教也認為有一種「一闡提」的人(即斷絕一切善根的人),畢竟不能成佛。《法華經》則主張人人都能成佛。在《常不輕菩薩品》中,講到了有一個名叫「常不輕」的菩薩,他「凡有聽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聽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這裡是說,這個菩薩不誦習經典,專門禮拜眾人,因為他認為這些眾生,將來都能成佛。
《法華經》中這些重要思想,都是大乘佛教形成後所顯示出來的新思想。(待續)■
2007-06-09 01:10:55 補充:
http://www_link.cyhg.gov.tw/chinese/cultural/Html/MHtml5.htm佛教在公元二世紀分裂為大乘和小乘兩派。小乘使用巴利文,以南印度和斯里蘭卡為中心,經由海路傳入緬甸、暹羅和南洋群島等東南亞等國家。 小乘佛教認為佛不是神,而是一位導師,明智地為民眾指出途徑,要信徒超脫塵俗,過一種簡單、平等的生活。由於小乘佛教不重視偶像崇拜,重視個人修練,認為只要通過坐禪和 行善,就可以得到自我解脫,因此十分適合生活貧窮,無力供養僧團、寺廟的民眾。東南亞佛教徹底地深入社會各方面,不只是一種宗教,更是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