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由來

2007-06-09 12:17 am
清明既由來

回答 (3)

2007-06-09 12:20 am
✔ 最佳答案
 中國曆法中有二十四節氣 ,每一個節氣表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具體位置。清明,是24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在春分後十五日,大約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
  《帝京歲記勝》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凈明潔,故謂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歲時百問》也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說明清明時節,冬去春來,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天清氣朗,草木繁茂,天地間一派生機。

  "清明"只是一個節氣,後來加入了寒食禁火、踏青、掃墓的習俗後,才形成了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同寒食節就有著一定的淵源。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是冬至後第105天,與清明相距不過一兩天而已。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

  寒食節的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取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因季換火之俗。每次換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 秋官 司渲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這說明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專管取火的司渲氏在仲春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以免天干物燥發生火災,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乾糧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在往後因為吃一個月的寒食,不利於健康,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

  在宋朝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習俗中的一個次要日。它的重要性,甚至比不上另一個陰曆三月上旬的上巳節。而清明節掃墓,更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但是由於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重疊,漸漸地不再有明顯的劃分,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

  關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由來,還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被迫逃離晉國。

  一日,公子重耳迷路在山中,好幾天沒有食物。當時大臣介子推護駕跟隨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充饑。

  重耳在流亡19年後,返國即位,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一一加封跟隨他流亡的大臣,因為由於介子推還鄉探母,晉文公便忘了封賞他。後經他人提醒,他才想起舊事,心中愧疚。便親自到介子推的老家綿山探訪,卻找不到介子推的蹤影。

  由於介子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有人獻計說,如果放火燒山,介子推為了母親,一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火燒綿山,直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卻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看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併發現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十分傷心,即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這一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次年寒食節,晉文公到介山祭介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支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子也紛紛仿傚他折柳插頭。於是,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這就是清明"折柳插頭"習俗的由來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俗演為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習俗後,二者合二為一,形成了清明節。因此,清明節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二是指節日。

  清明節起源

  清明是中國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一個節氣都表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具體位置。清明節正好在十五至三十度的區間。每一個節氣開始的位置叫"交節日"。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新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固謂之清明。"因為清明節氣在"春分"後十五天,"穀雨"之前,因此不是固定在四月五日,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冬至後106天有大風暴雨,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已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而清明節掃墓,則是宋代以後普及的。因此,清明節成為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

  挂紙   

  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培墓   

  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準備一些牲禮、酒、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品有韭菜、雞蛋、魷魚、甜飯、芋、筍等。

  另外,相關的習俗還包括:

  賜火   

  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春天取榆,稱柳之火;夏天取棗,稱杏之火;秋天取柞,稱楢之火;冬天取槐,稱檀之火。也就是說,換季之時,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節的火就叫做"舊火"。因為寒食節全國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火賜給群臣,以示寵愛。

  踏青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遊。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盪鞦千(韆鞦)   

  鞦韆最初叫做韆鞦,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北征山戎時,把鞦韆帶入中原。到了漢武帝時,因韆鞦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所以把韆鞦改為鞦韆;到唐代,盪鞦千已經十分普遍,並且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甚至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
2007-06-09 12:23 am
中國曆法中有二十四節氣 ,每一個節氣表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具體位置。清明,是24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在春分後十五日,大約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
  《帝京歲記勝》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凈明潔,故謂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歲時百問》也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說明清明時節,冬去春來,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天清氣朗,草木繁茂,天地間一派生機。

  "清明"只是一個節氣,後來加入了寒食禁火、踏青、掃墓的習俗後,才形成了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同寒食節就有著一定的淵源。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是冬至後第105天,與清明相距不過一兩天而已。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

  寒食節的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取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因季換火之俗。每次換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 秋官 司渲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這說明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專管取火的司渲氏在仲春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以免天干物燥發生火災,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乾糧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在往後因為吃一個月的寒食,不利於健康,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

  在宋朝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習俗中的一個次要日。它的重要性,甚至比不上另一個陰曆三月上旬的上巳節。而清明節掃墓,更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但是由於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重疊,漸漸地不再有明顯的劃分,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

  關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由來,還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被迫逃離晉國。

  一日,公子重耳迷路在山中,好幾天沒有食物。當時大臣介子推護駕跟隨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充饑。

  重耳在流亡19年後,返國即位,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一一加封跟隨他流亡的大臣,因為由於介子推還鄉探母,晉文公便忘了封賞他。後經他人提醒,他才想起舊事,心中愧疚。便親自到介子推的老家綿山探訪,卻找不到介子推的蹤影。

  由於介子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有人獻計說,如果放火燒山,介子推為了母親,一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火燒綿山,直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卻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看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併發現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十分傷心,即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這一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次年寒食節,晉文公到介山祭介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支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子也紛紛仿傚他折柳插頭。於是,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這就是清明"折柳插頭"習俗的由來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俗演為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習俗後,二者合二為一,形成了清明節。因此,清明節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二是指節日。

  清明節起源

  清明是中國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一個節氣都表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具體位置。清明節正好在十五至三十度的區間。每一個節氣開始的位置叫"交節日"。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新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固謂之清明。"因為清明節氣在"春分"後十五天,"穀雨"之前,因此不是固定在四月五日,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冬至後106天有大風暴雨,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已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而清明節掃墓,則是宋代以後普及的。因此,清明節成為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

  挂紙   

  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培墓   

  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準備一些牲禮、酒、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品有韭菜、雞蛋、魷魚、甜飯、芋、筍等。

  另外,相關的習俗還包括:

  賜火   

  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春天取榆,稱柳之火;夏天取棗,稱杏之火;秋天取柞,稱楢之火;冬天取槐,稱檀之火。也就是說,換季之時,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節的火就叫做"舊火"。因為寒食節全國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火賜給群臣,以示寵愛。

  踏青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遊。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盪鞦千(韆鞦)   

  鞦韆最初叫做韆鞦,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北征山戎時,把鞦韆帶入中原。到了漢武帝時,因韆鞦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所以把韆鞦改為鞦韆;到唐代,盪鞦千已經十分普遍,並且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甚至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
2007-06-09 12:23 am
有關清明節的由來: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於取得天下。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娘在天有靈,現在風刮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二、相關習俗
清明節是國曆四月五日或六日,因為它是定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後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國曆四月五日,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是民國廿四年由政府明定的國定假日。中國祭祀祖先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上古時代就有帝王、諸侯祭祀宗廟的儀式,到春秋時代孔子的墓祭,這些都屬於貴族所特有的。到了秦漢以後,貴族制度末落,才有一般民眾到祖先墳墓去祭祀的習俗。

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

(一)掛紙

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二)培墓

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準備一些牲禮、酒、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品有韭菜、雞蛋、魷魚、甜飯、芋、筍等。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43: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8000051KK021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