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来源地、创始人....

2007-06-08 5:22 pm
1。风水最初来自中国那个省份?什么朝代开始有?
2。风水学说创始人姓名、背景?
3。风水源自那个宗教?

回答 (3)

2007-06-08 6:54 pm
✔ 最佳答案
風水學說於我國基礎源於黃帝時代, 再源遠流長, 經歷代兼容並蓄而成, 故並非創於一時一地或一人.
《葬書》雲:「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古稱堪輿,堪者,天道也,輿者,地道也,堪輿者,即天文地理之學也。
  風水,是古人在擇地建造居所之時,對各種條件,如氣候、地質、地形、環境、景觀等因素的綜合判斷,以及建築當中的種種禁忌的總稱。
  此種學說起源於黃帝時代,至商朝時,在甲骨文中已有大量關於建築的蔔辭,如作邑、宗廟、作宮室等,都是古人對選擇居所而進行「卜居」或「蔔地」的動作,當時已運用於皇宮建築之上。
  原始風水學說,是把陰宅與陽宅看成一體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古代天文學與地理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思想學術特別活躍,著作有《考工記》、《管子》、《周禮》等,學術氣氛濃厚,陰陽、五行、八卦、氣運諸學說方興未艾,開始總結建築經驗與選址理論,為後世風水理論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漢代以後,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觀念形成五行陰陽,四方、天干地支等概念。而各種術數如蔔筮、星占、相術、仙術等盛行一時,使風水學理論趨於成熟。當時的重要要著作有郭璞的《葬經》,南北朝王征的《黃帝宅經》,唐朝楊筠松的《撼龍經》、《疑龍經》、《青囊經》,均對後世發生極大的影響。
  到了唐朝以後,葬地選擇越來越受重視,不論陰宅陽居,對山川形勢,宅墓方位、坐向等已非常講究。宋元開始,己對太極與陰陽八卦圖和理論闡釋,羅經此時亦被廣泛運用。
  明清時期風水理論的運用幾達頂峰,當時的重要堪輿學著作,如《地理正宗》,徐善繼與徐善述的《地理人子須知》,蔣大鴻補撰《地理辨正》,葉九升的《地理大成》等。風水學說中對擇宅與選墓的理論,到了此時期經已分為兩個不同的系統,雖然其中仍然有許多共通的相關性。
  風水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深奧學科,集天文、地理、環境、建築、園林、預測、統計集成學於一體。經五千年歲月的檢驗、求證、實踐、應用,有它的一整套規律和理論,歷代列為方術和方技。
  風水學重視「生氣」,視「生氣」為生命(旺)之氣,即陰陽交感能生萬物之氣,亦可稱其為構成生命的要素,其在地上的一切皆本源於天且陰陽之氣在「地中」可展現「地氣」的特質,此生命之氣可從有機生命體演替現象中發現。《葬經》從喪葬角度提出「風水」的概念。它認為埋葬死者應該選擇有生氣的地穴,才能使之再生。同時,風水同時也提到「氣」的概念。氣是萬物之源,有聚有散,有行有止,聚則成行,散則化體。大自然中運行之氣因風與水的激盪與調和關係而凝於地穴,通過地形查看,認識風與水的特有關係,選擇地形,這就是「風水」。風水展現之地氣,視為生命之氣,可以從有機生命體演替現象中發現。所謂「大地」為萬物化生最明顯《葬書》裡:「夫土者氣之體也,有土斯有氣。」「五氣行地中,發而生乎晚物。」「經曰:『土形氣行,物因以生。』」說明瞭氣依附土的存在,運行於中發揮而生萬物,故大地亦可稱為萬物之母。《易經》坤卦篆辭:「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此意說明轉化成「有土斯有財」的觀念。
   風水大致可分為兩個派別:一是形勢(巒頭)派,另一個是理氣派。前者著重於山川大地的形勢與環境的選擇:主要有形勢派、形象派、形法派。後者偏重於方位座向與陰陽五行的應用:主要有八宅派、命理派、三合派、翻卦派、飛星派、五行派、玄空大卦派、八卦派、九星飛泊派、奇門派、陽宅三要派、廿四山頭派、星宿派、金鎖玉關派。其中又分有側重陰宅與陽宅之別。此種學說的理論是建立於古代中國人對「氣」的概念上。古人認為整個宇宙是由「氣」生成,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個「無」,天地乃由「無」中之元氣生成,輕的氣上升為天,濁的氣下降為地,這輕與濁的氣就是陰陽二氣。而傳統風水的看法,都是以此種陰陽二氣所講的「聚氣」原理推演而來的。
古云:「不知巒頭者,不可與言理氣;不知理氣者,不可與言巒頭。精於巒頭者,盡頭功夫理氣自合;精於理氣者,盡頭功夫巒頭自見。」
  風水可分陰宅和陽宅,陰宅與陽宅原理相同,禍福與影響力也同樣重要,分別只在效應之快慢。陰宅主靜,而效應較慢而長遠,陽宅主動,效應較快及短。陰宅對人的影響是間接、綿遠及緩慢的,陽宅對人的影響那麼直接迅速和見效快捷。故此現代人較重視陽宅風水,而較少留意陰宅風水。
  風水學說流傳了數千年,到今天還沒有一套完整統一的學理,由於它的學理過於深奧,早期的風水是以口授的方式授徒,而古今房屋結構變化甚大,故有些傳統的風水理論有的已失傳,有的已經與時代脫節,不合時宜了。
  但風水並不是萬能的,要不然所有有真材實學的風水堪輿師都變成世界巨富了。風水應用於最關鍵之處,僅能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極難能起死回生的。好的風水,僅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如果不努力,一樣白白浪費了大好風水。
2007-06-10 8:19 pm
真係幾好,好過另一個維基抄作.
2007-06-08 5:32 pm
風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術數。風水一詞早見於晉朝郭璞:「乘風則散,界水則止」。也叫堪輿之術。風水乃五術的一門,其基本構成,都是源自易經,易經涵蓋時空,宇宙的萬事萬物。風水也叫地相,地相就是古時的《堪輿術》,分為看門井灶的陽宅相法與看龍穴砂水向的陰宅相法,一般稱為風水術。其主要的流派有《三元法》、《三合法》、《九星法》等。

風水的歷史
風水的歷史相當久遠,有許多與風水相關的文獻被保留下來。由文獻中可知,古代的風水多用來觀看喪葬地形、村落選址、還有宮殿建設等。近代的風水則不限於此,大至高樓動土,小至小民搬家,都有可能請風水師前來堪輿。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這是詩經里的一章,說的是周人的先祖公劉相土嘗水,觀察山川的陰陽向背,選擇居外營建住房,和軍民一起治理田地,種植莊稼。山坡上建築櫛次鄰枇,田野豐收在望,好一派悠哉悠哉的田園風光。
這說明至少在周代就有了相土嘗水之術。在漢代形成了初步的風水理論,在唐宋時逐步趨於成熟,明清時日臻完善。
在古代,風水盛行於中華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發展到現代社會中,風水術的運用主要已成為一種商業行為。據說,風水術如今在國外也很有市場,成為一種開業謀利的職業。這與人們內心的趨利避害的「求吉」心理有關,而今更演變為一種流行的做法。而實質上,古代的風水術早已失傳,現今所謂的風水與古代風水術在內容上已有很大差別。風水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從民俗學及建築學的角度均有研究的價值。
欲詳細了解風水的歷史,可詳見蔡達峰教授《歷史上的風水術》,專論風水歷史。
風水的理論背景
風水的理論主要建基於中國傳統的天地陰陽玄學系統。風水作為中國玄學系統的一部份,在其漫長的歷史活動中,亦深受社會諸學問、諸因素的影響。影響風水理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易(即易經、以周易為主體,這是我國最早的充滿哲學思想的偉大著作,儒家經典著作),儒(主張天不變,地不變,道也不變)、道(主張形神合一,以神守形,以形養神)、釋(主張因果報應和輪迴思想)、巫(主張神靈對人運的影響)、占星(主張星宿對人的影響),風水的產生早於周易的產生,易的發展促進了風水的發展。
天地生萬物,即人和一切生命體均是天地交互作用的產物。「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重疊成六十四卦」。太極即原始狀態,兩儀即天地,四象即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八卦即八個方位,這是樸素的哲理,即宇宙萬事萬物,信息同源,程序相同,節奏相應。即宇宙統一場。這就是天地人合一。
簡單來說,風水理論主要是以玄學的陰陽消長理論,配合天(宇宙、太陽等)與地(地球、地理環境)及人(人之居所、所卜葬之地)與時(天地之元運盛衰、萬物之生老病死),探討各種克應,祈求最後達致最理想效果的一門玄學術數。

古代風水研究者

黃石公
郭璞
僧一行(唐一行)
楊筠松(楊救貧)
曾文辿(曾文迪)
賴文俊(賴布衣)
蔣大鴻(蔣平階)
姜垚
章仲山
沈竹礽(沈紹勳)
古代風水文獻

《葬書》
《撼龍經》
《疑龍經》
《天玉經》
《青囊序》
《青囊奧語》
《都天寶照經》
《重校正地理新書》
《玉髓真經》張子微著
《地理鐵案》宋 司馬頭陀著
《地理金水兩案》宋 司馬頭陀著
《理氣心印》宋 吳景鑾著
《撥砂經》
《楊公開門放水經》
《玄空秘旨》目講禪師
《地理原真》孔聞星
《地理五訣》趙九峰
《地理辨正》
《地學仁孝必讀》周梅梁編著
《地理冰海》
《玄空本義》談養吾著
《玉函通秘》
《地理辨正揭隱》
《陽宅十書》
《陽宅大全》
《八宅明鏡》
《陽宅地理風水全集》
外部鏈接

福山堂
陰宅風水大揭秘 - 馬來西亞易經網
白鶴鳴風水玄學硏究院
椗光堂風水學會
風水命理網
魚缸與風水(英)
羅盤東定
天機易學論壇
陳永林風水相學硏究院
簡易風水指南(英)
風水哲學 Feng Shui Philosophy

目錄[隐藏]

1 風水名稱由來
2 風水的歷史
3 風水的理論背景
4 風水探討範疇

4.1 陽宅風水
4.2 陰宅風水
5 風水流派

5.1 形勢派的原理
5.2 理氣派(又稱屋宅派或三元理氣派)
6 風水用語
7 有關風水的討論

7.1 風水是不是科學
7.2 中國士人對待風水的態度
8 風水相關人物

8.1 古代風水研究者
8.2 當代風水研究者
9 風水文獻

9.1 古代風水文獻
9.2 現代風水研究文獻
10 相關條目
11 外部鏈接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47: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8000051KK006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