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法華經中記載了「浪子回頭」的故事,故事內容是怎樣的?

2007-06-08 12:40 am
聽聞法華經中記載了「浪子回頭」的故事,故事內容是怎樣的?

回答 (2)

2007-07-05 12:17 am
祁勳的回答也很不錯啊!
『用主耶穌寶血就能洗淨罪過』,其實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浪子回頭金不換』同理。
佛家修行,基督徒靈修,形式上不同,但各自也要更新自己。只是基督徒有聖靈引導,而佛家靠自我修行和與智者論道。
從祁勳所引「富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困難」便了解到作基督徒的代價,因為俗世的綑綁(財富、權力和慾望),富人要放棄的比窮人多。
按:『針眼』是當地一道窄門的名稱,駱駝進門時先要放下所有貨物才能進入。
2007-06-08 12:47 am
《法華經》裡有一個故事「長者窮子的比愈」,說到一位大富翁,他的獨生子於幼年時失散留落在外,淪為乞丐,流浪乞討到自己的故鄉,來到不認識的父親家門口,窺見內部的豪華,心生怯意轉身而去。然而,父親一眼瞧見就認出他的身份,吩咐僕人將他追回,他難以置信,並因此心慌而昏倒路旁。
於是,富翁指示僕人將他安置為自己工廠裡的工人,等他慢慢適應,表現良好,升任為課長後,自覺性提高,才告訴他真相,他就會感謝地接受。
《聖經》裡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浪子回頭」。將出自兩種不同宗教經典的故事對照,我們可以體悟這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啟示,顯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之驕子」,都擁有一位尊貴富裕的天父,凡祂所有的,都是我們可以享用的。問題是,我們有無足夠的「自覺性」,自覺擁有天父之子的地位,自覺有承受天父賜予財富的權利?還是僅依自己現有的貧乏條件,像《法華經》故事裡的年輕乞丐一般,在富貴的父親面前自慚形穢,以致落慌而逃?
為此,對於宗教界有些神職人員,習於教導信徒要「嫌富愛貧」的傳統,我們不妨提出質疑。事實上,佛教界所謂的「戒貪」,並不等於是「戒財」,不能將擁有財富就視為「貪」。而《聖經》裡所講的「富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困難」,不應斷章取義為所有的富人都進不了天國,而是指心高氣傲的富有者,或為富不仁的人。有道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應該是我們對於財富所應持有的正確心態,以是否合乎「道」作為應否取財的評量標準。


收錄日期: 2021-05-03 21:10: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7000051KK022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