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期權 (Options)
期權是一種有期限的投資工具,屬於衍生工具的一種。期權的持有人可以在一段期限內,行使其權利去購買或沽出期權所代表的投資物品。在香港股票市場買賣的期權產品,有恆生指數期權合約。
簡單來說,期權可分為兩類:(1)認購期權(call options)及(2)認沽期權(put options)。以恆生指數期權為例,如果投資者看好後市,認為恆生指數會上升,可以買入恆指認購期權;相反,如果投資者看淡後市,他可以買入恆指認沽期權,以對沖手上股票的下跌風險。
恆指期權合約屬於香港期貨交易所的產品,通常一些大經紀行只要是香港期貨交易所的會員,都可以買賣。恆指期權合約也是一種槓桿投資工具,只需用小量資本,便能操控較本金大十數倍的資產。例如恆生指數為15,000點,假設投資者看好後市,購入一張15,000點行使價的恆指認購期權,期權金為200點。以每點港幣50元來計算,200點期權金等於1萬元。一張恆指期權合約,以15,000點來計算,等於75萬元。換句話說,即是以1萬元本金,便可操控大七十五倍的資產。如果後市恆生指數升上16,000點,扣除本金200點,投資者便可賺取800點,約4萬元。假若恆生指數跌破15,000點,投資者最多只損失期權金200點,即1萬元。
認股証 (Warrant)
被市場人士泛稱為“窩輪”,屬於衍生工具的一種,由所代表的資產衍生而成。備兌證與認股證最大的分別,在於認股證是由上市公司本身發行,而備兌證是由第三者(商人銀行或大經紀行)發行。凡持有備兌證者均有權根據條款的行使價(strike price),在指定時間內認購或認沽指定資產或與其相等金額的現金。所謂“備兌”之義,是指發行商手上要備有充足的股票以供備兌證持有人去兌換。
與認股證一樣,備兌證的好處在於每手成本低,全日波幅往往較正股為高。同時,投資者可藉著備兌證的槓桿比率(或稱控股比率)去放大投資金額。例如槓桿比率為二十倍,即是凡持有二十份備兌證,等同控制一份正股價值。換句話說,以二十分之一的正股價錢便可以間接持有一股正股;這種“以小控大”的方式,可令投資者的投資金額間接放大二十倍。
備兌證的弊處,在於風險極大,因價格波幅很大,而時間亦有限制(各備兌證均有年期),所以不利於持倉過久。備兌證的價格是會隨尚餘日數減少而下跌,其中以“末日輪”(即年期不足一個月的備兌證)尤甚。至到期日時,如果投資者仍未行使權利認購或認沽指定產品,持有該等備兌證便等於持有廢紙,因屆時備兌證的價值會全失。此外,備兌證還另有一缺點,就是持有者並非有關公司的股東,其身分僅屬投資者,所以他們並無權收取股息,或是分享其他股東權益。
隨著市況轉變,發行商已不再只局限於發行備兌認股證(即看好指定資產走勢的備兌證),他們也發行備兌認沽證(即看淡指定資產走勢的備兌證),而備兌認沽證在市場上亦同樣很流行。
至於備兌證的指定資產,並無限制,主要因應市場需要,除個別藍籌股外,還包括恆生指數、日經指數、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倫敦金、日圓等。
由於備兌證種類繁多,所以受投資者歡迎的程度,較認股證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