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據在下所知,香港島是永久割了給英國的,英國可以不還,不過九龍和新界須於1997交還。如果在下記錯請指正。不過香港早己經和九龍新界組成一個殖民地,只還九龍新界而不還港島對誰都沒有利。
另外,據說鄧小平和戴卓爾夫人談判時曾說,談不成,叫娃娃拿回來。
順便從知識抄一篇文章來。
一句簡單的說話:「香港缺乏有豐富行政經驗的人」!
論據:
香港由一個小漁村演變到今天的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當中經歷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統治。在一九九七年之前,英國統治者最害怕的就是市民懂得政治,故此一直實行愚民教育,把“鴉片戰爭”改成“商貿戰爭”;到中國討回主權時才匆匆推出「代議政制」-把香港推上政治舞台。
香港回歸前,總督是英女皇選派,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全由總督一人控制;雖然後來代議政制實行後立法改為民選,但司法、行政仍操控在英廷手上,訴訟上訴最終由英國樞密院所掌握,立法會主席有相當時間仍由港督擔任;公務員隊伍中最重要的位置仍由英國人把持,其他崗位的公務員,包括司、局級官員只能聽命辦事,焉有「經驗」可言?
董建華在擔任行政局成員時,雖接觸到政府施政部分,但是與公務員隊伍完全沒有溝通,做的只是對政策的議論,也是集體負責制令一切都如霧裏看花般,沒有一點透明。
曾蔭權雖然在公務員隊伍中由一個“推銷員”爬上政務司長高位,雖然在金融風暴中曾帶領擊退國際大鱷,但在其任內也只任由陳方安生架空董建華,任由董建華民望低企,施政無方,陳方安生卻擔任“香港良心”,擁有“極高民望”-這也是曾蔭權無能的一種表現。
至於四十年公務員經驗,無論在港英管治下也好,後來的問責制也好,公務員的角色僅是執行者,從來都不扮演“決策者”-最明顯是行政局由三司十一局長官擔任,各司各局互相牽制,各不承擔,結果換來中央一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
因此,曾蔭權不能輔弼董建華,既有其私心,也有其內因-缺乏才能!
為甚麼“最叻”的人都不會出來選特首?
問得好!
香港本來是一片自由土地。沒民主,有自由是這片土地的特質。由於回歸前的殖民統治,因此,英國人是不希望這個地方有民主的土壤產生的;但是中英談判打破了英國殖民者的美夢-主權換治權,它失去了為它生金蛋的鵝,因此也露出了“狼外婆”的真面目-要將香港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政治城市”-扶殖了英美最為珍惜的“民主派”。
由1982年至今,英國人透過種種手段,令這個政治代理人確立了地位,成為今天主流“反對派”,也製造了紛亂的政治局面-公務員隊伍成為替罪羔羊!施政失誤成了“反對派”強而有力的助選本錢,只要政府有丁點的不當,“反對派”就如虎添翼-只要批評,不提建樹;只要攻擊,不予還手之力。這種政治局面令到有志入政府的人都心生害怕-誰願做第二個董建華?
最好的例證就是曾蔭權自己。董建華在任時,曾蔭權與陳方安生擁有“很高”的民望,也不去幫助董建華施政;到自己上任後,經驗不足和政治上的偏好也使曾蔭權的民望急跌,重複走上董建華之路。你看今天報章上的評論-把曾蔭權鎖定為“中央欽點”“中央祝福”的候選人-即是把中央視為香港的“敵人”!
事實上,抗拒回歸的心態在許多市民和政客心中,仍是影響香港政治生態的主要因素。昨天的董建華,今天的曾蔭權,明天的誰?這就是“最叻”的人不選特首的原因!如果是有腦的,寧願做人大代表,做政協,也不做特首-避開政治攻擊!因為中國崛起成為不可阻擋之勢,抱著抗拒中央態度的人當然難以為特首之選,即使有這樣能力的人,也毋須做特首都可以影響香港,何苦?!
中國人有句話:“破壞容易建設難”,故此,香港的政客都取易不取難,做其反對派!
作者叫 虚竹
所答問題是「董建華搞到一鑊泡時為什麼曾蔭權有40年公務員經驗都幫唔到他?」